4第四章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第一节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分类第二节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过程第三节几种典型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第四节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创新引导案例•中国航天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创新在中国全面跟随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加速器,中国航天计划的一个重要步骤,神七飞船宇航员首次进行太空漫步,这是奥运会后,鼓舞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又一个两点。几十年前的美国及苏联,在当时的综合工程、电子控制等技术条件下,创造了至今都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类太空探索先行者伟绩。中国加入太空探索行列后,在现代的综合国力与技术条件下,在漫长的探空岁月里,加上先行者成功的指引,终于拉开了开发星空的重要手段:太空漫步的序幕,虽然很是有很多的跟随技术,但中国航天人是在自己的创新中开路;虽然发展比美苏争霸时的速度慢,但中国航天技术体系更先进、更严谨。中国航天通道开启后,中国航天事业的关键性原创技术将层出不穷。我国航天技术已经成果丰硕,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导弹装备强军壮国。我国从仿制地方、防空、海防导弹起步,到1980年项南太平洋海域发射洲际导弹,1999年新型远程导弹发射成功,独立研制和发射成功数十种地地战略战术、地空、海防导弹,形成了完整配套的导弹装备系列,而且在许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导弹武器实现更新换代,装备陆、海、空三军,为国家的领土、领海、领空筑起了坚固的钢铁屏障,有力地增强了保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空间技术全面提升我国从1970年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遨游,到2009年4月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遥感6号卫星成功,仅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就研制14种,发射117次,包括33次国际商务发射服务。特别是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75次发射成功,共80多颗国产卫星入轨运行。火箭运载能力近地轨道达9.5吨,太阳同步轨道达2.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达5.1吨,在可靠性、适应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载人航天重大突破1992年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从1999~2008年圆满完成神舟飞船4次不载人试验飞行和3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从1人1天试验飞行到多人多天开展空间实验活动,从载人舱内活动到进行太空行走的重大技术突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和掌握航天员出舱技术的国家。深空探测成功起步2004年启动嫦娥月球探测工程,三年后的2007年即实现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绕月飞行,对月球进行了初步探测并拍摄发回月球表面照片,迈出了深空探测技术的第一步。我国航天创业初始,就确定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20世纪50年代末,即使争取到了苏联的有限援助,也不依赖别人,而是作为增强自力更生的手段,从仿制中学习本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走上自行设计、独立研制的道路。一、企业战略二、技术创新战略分析三、企业技术创新定位四、技术创新战略类型五、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意义第一节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分析一、企业战略•企业战略:企业总目标的表现形式,它涉及到一定时期内带动全局的方针,主要政策与任务的运筹计划,它决定着一个企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经营活动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水平。•企业战略是指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适合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差异化在竞争中取胜,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随之而来的国际竞争的加剧,对企业战略的要求愈来愈高。•企业战略是设立远景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轨迹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属宏观管理范畴,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六大主要特征。•二、技术创新战略分析•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在正确地分析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企业技术创新总体目标部署,以及为实现创新目标而做出的谋划和根本对策。技术创新战略决定和统率企业创新的具体行为。二、技术创新战略分析•技术创新战略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全局性技术创新战略规定的是对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全局有影响的目标和措施。–(2)长期性技术创新战略的着眼点不是当前,它规定的是较长时期内关系企业未来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3)层次性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不仅包括企业总体的技术发展规划,还必须包括与技术相关的具体规划。–(4)风险性由于技术创新战略的长期性,技术发展和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了技术创新战略面临的环境是变化的,这就导致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风险性的特征。–(5)协调性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与企业的经营战略、市场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技术创新战略必须与企业其他的重要决策相互协调起来。二、技术创新战略分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正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战略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战略的性质、方向和成败。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主要是从宏观上解决三类问题:(1)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是进攻型,或是防卫型;(2)研究开发何种技术;(3)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当然,在不同层次的经济单元之间,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是有所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也因市场、顾客、技术成熟程度、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在同一层次的经济单元之间各不相同。二、技术创新战略分析•一般而言,选择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必须以工艺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降低成本和扩大规模方面的流程改善问题;•选择别具一格战略的企业,则要以产品创新为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目标,积极开发新产品,使产品系列化、多样化;•而选择集中一点战略的企业,其技术创新战略的重点是针对目标市场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或产品专利。(一)技术因素(二)企业实力(三)产业竞争态势(四)国家政策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方向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技术因素•决定企业创新选择方向的基本技术因素有四个:(1)企业技术积累;(2)外部技术供给;(3)用户对技术特性的要求;(4)竞争对手的技术态势。企业雄厚的技术积累,不仅有助于在既定的外部技术供给条件下实现有效的创新,而且有助于拓宽技术供给来源,以更有利的条件获得外部技术供给。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方向的影响因素分析若创新企业在创新选择过程中涉及新技术域的进入问题,则还要考虑“技术转换成本”的问题。技术转换成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新技术与企业原有技术域之间的“匹配成本”;二是企业采用新技术的生产调整成本;三是由新技术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成本。案例:我国与日本炼钢技术发展比较奥地利1952年发明了顶吹纯氧转炉炼钢技术后,正在大规模扩张钢铁生产能力的日本于1955年只花了126万美元就引进了该项技术,结果跳过了平炉技术,在新建炼钢能力中普遍采用了新技术,使总炼钢量的75%以上应用了顶吹纯氧技术。同时期,美国钢铁生产能力已经饱和,其主体技术是平炉技术,由于受已投资建成的巨大资产沉淀的拖累,转换成本太高,以致长期不能更新平炉而采用新技术,结果导致其竞争力下降、产业衰落,被后起的日本超过。50年代正在扩建、新建钢铁厂的我国,本来具有与日本相似的机会,但却将送上门的机会拒之门外。50年代中期奥地利曾派人到中国推销新技术,但我国未采纳,后来却又于60年代花了2000万美元引进2套顶吹纯氧炼钢设备,由于文革的耽搁,到70年代才安装起来。决策的失误失去了利用转换成本优势的良机,使我国炼钢技术进步速度延缓了数十年。技术生命周期与技术替代事实表明,当某项技术接近其自然极限时,即使是极小的性能改进也需要作重大的投资,即在S曲线的末端(接近极限)时同样的投资其回报率将是非常小的,相反,在S曲线的低端(接近起始点),其投资效益是很高的。企业的研究与发展投资应投放在新技术的这种阶段,而不要过多地投放于现行的成熟技术。另一方面,要借助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来分辨大部分技术的自然极限。在企业的一项技术发展过程中,当它趋近自然极限时,将会出现种种信号。首次引入161284性能指数0751501001255025累计R&D投入(百万美元)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聚酯纤维图轮胎帘子布的技术发展高级人造丝军用尼龙引入商业尼龙引入第二代高级人造丝第三代高级人造丝第二代尼龙第三代尼龙人造丝尼龙棉技术替代的迹象·研究与发展部门的效率明显下降;·研究与发展部门中某一部分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趋向;·趋向于改进工艺而不是改进产品;·竞争对手的出现,他们采用迥然不同的技术方案;·不同竞争对手间,虽然其技术投入相去甚远,但其产品性能无甚差别。一个明显的例子是20世纪初的造船业,传统技术的商用帆船为了同采用蒸汽机的轮船相抗衡,以防范其威胁,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以期改善帆船的性能。但其效果甚微,原因在于蒸汽推进器具有巨大的技术潜力,而帆船的技术已到了自然极限,其潜力已到了尽头。如从上述的技术的发展阶段来说,帆船已在其发展的第三阶段,而蒸汽推进器还仅开始,处于初生的第一阶段,充其量是第二阶段的初期。(二)企业实力•企业实力是指企业拥有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资源配置能力的大小。一般而言,企业实力越大,技术创新能力越强,有利于选择主导型技术创新战略或独立研究开发型技术创新战略。在不同的产业,企业实力对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是不尽一致的。一般而言,在高新技术产业面前,企业面临着相同的机会,故都可以选择主导型或自主型技术创新战略,而选择模仿型或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战略的风险反而比较大。在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实力与企业规模一般成正比。在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力不一定与企业规模相关。而与人员素质以及对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相关,故其对企业技术的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比较复杂。(三)产业竞争态势•技术创新需要由市场需求来拉动或由市场竞争来推动,这些都与产业竞争态势有关,波特教授提出的产业竞争分析框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波特认为,一个产业的竞争状态是由五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这五个因素是产业的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供应方的谈判能力和需求方的谈判能力。(波特五力模型)(四)国家政策•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政府政策主要是为现代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起到引导和鼓励作用。美国政府一向注意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故美国企业在自主创新和主导型创新方面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因此,大多数发明、专利都由美国企业创造也就不足为怪。日本政府过去一直重视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二次创新”,所以日本企业在制造技术的工艺创新方面一直傲视全球,但在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却无法超越美国。三、企业技术创新定位(一)行业定位技术选择的行业定位是指所选择的技术用于什么行业或在什么行业选择技术。企业的技术选择行业定位有两种基本选择:一是企业现在所处的行业,一是新行业。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行业也存在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即经历一定的行业周期。由于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周期的长度会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说来,行业周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初期发展阶段、迅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行业周期及特征行业定位的基本选择是:保留在原行业中;退出原行业;进入新行业。(1)进入如前所述,产业周期的4个阶段。从原则上说,在行业前3个阶段,企业都可以进入。就进入有利性来说,各阶段也有所不同。在第1阶段进入,进入者属早期进入者,负有行业创业的使命,技术、市场均不成熟,要进行技术和市场的基本创新,有较大的风险,但竞争不激烈。在第2阶段,行业处于最活跃的时期,技术尚不定型,变化和进步快,市场已有了初步开拓但仍在迅速扩张阶段。由于此阶段的技术、市场及行业的不稳定性,提供的机会最多,但同时风险也较大,技术有迅速被更替的可能,市场地位也容易易主。在第3阶段,行业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此时后进入者已很难取代行业主导企业地位,但在行业发展空间较大的情况下,仍可取得一定的地位。(2)退出在行业发展的4个阶段中都可以退出,但一般说来,在前3个阶段退出往往是由于竞争失利而采取的被动行为;在第4阶段退出是有计划的主动撤退。(3)保留在已进入的情况下,在行业发展的前3个阶段中

1 / 1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