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讲义(萧松华) (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货币银行学》讲课提纲暨南大学金融系萧松华参考书目1、、《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与指南》(第四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萧松华、朱芳:《货币金融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83、见考试指南所附参考书目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第第一一节节货货币币需需求求一、货币需求的概念1、从货币需求主体的角度来看,货币需求可分为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微观货币需求:个人、家庭或企业(或称各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从自己的利益、动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考虑保持多少货币在手边昀合算或称放用昀大(即机会成本昀小,所得效用昀大)。可见,这是研究微观主体的行为及其对货币持有量的影响,故也有将其称之为个人货币需求的。宏观货币需求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要求考虑的货币需要量。可见,这是研究宏观主体的行为。也有人将其称之为社会货币需求。2、名义货币需求与实质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NominalMoneyDemand)与实质货币需求(RealMoneyDemand)是西方经济学家(主要是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在说明货币数量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过程时使用的一对概念。名义货币需求:个人、家庭或企业等经济单位或整个国家或地区对名义货币数量的需求,即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持有量即Md。实质货币需求:对名义货币数量除以物价水平的货币数量的需求,即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名义货币量(Md)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余额,即Md/P。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非常强调这个货币需求。由上可见,名义货币需求与实质货币需求主要是从微观主体上来研究货币需求。二、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从微观上依据货币需求的动机、影响因素及其与货币需求的关系、货币需求稳定性的思路进行。(一)传统货币数量说的货币需求理论1、费雪的现金交易说:MV=PT方程式的基本含义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必然与流通中的商品交易总额相等,因为人们手上不论有多少货币,都用于支付,购买商品和劳务。故货币支出量与商品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这个方程表明,P的值取决于M、V、T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即影响P的因素有此三变量。但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即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次数,它取决于社会支付制度、技术发展或交通条件、社会习惯、工业结构、金融制度等长期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即使在长期也变动非常缓慢,也不受M的影响,因此,可将V视为常数;T取决于自然条件和技术因素,2尤其在充分就业条件下,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变动极微,也不受M的增减影响。因此,T也可视为常数。这样,就只剩下M与P的关系,且十分重要,P特别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便是:在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交易量不变的条件下,物价水平是随流通中的货币量成正比例变动的。2、剑桥的现金余额说:M=Kpy式中,Md表示货币需求量,即现金余额,Y表示真实收入,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K表示全部名义收入(PY)中几分之几是人们想要用货币形式来保持的,即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比例。根据整个经济的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会自动趋于均衡的假设,货币供给无论大于或小于货币需求,都会自动得到调整。为了恢复均衡,就要求K或P发生变动。由于剑桥学派的分析仍然是在充分就业的假设下进行的,即Y在短期内不变。如果K也不变,则P将与M作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动。可见,剑桥学派得出的结论与现金交易说的结论没有什么不同。余额说的贡献:开创了新的货币需求分析方法,把货币需求看做是一种资产选择,因此而隐含利率对货币需求有影响。(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三种动机:(1)交易动机:收入的递增函数,(2)预防动机:收入的递增函数M1=L1(Y)(3)投机动机:是当前利率的递减函数,M2=L2(r)两种情形:一种是“标准”的形式,另一种是“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的形式。L2OrL2L2(r)图1货币投机需求的标准式3rrLOBAL2L22L图2货币投机需求的流动性陷阱形式所谓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实际利率(市场利率)水平还是正数,但按照历史标准来看,已经达到某个低水平(下限)(比如2%)时,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就有增无减(即增加的货币完全被L2所吸收)。在图中,流动性陷阱表现为L2L2曲线上A点右边的平坦部分。从图可看出,当利率降低到rL水平时,新增加的货币数量全部被社会公众所贮存,因而不能使利率进一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的弹性就变成无限大。货币总需求函数:M=M1+M2=L1(Y)+L2(r)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贡献:(1)在分析方法上,注重对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的分析。(2)重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发现“流动性陷阱”。解释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和大萧条,并为其政策主张奠定了理论基础。(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1、鲍莫尔——托宾模型:平方根定律发展了交易动机理论方法:运用管理科学中昀适量存货控制技术,既考虑便利,又考虑成本;具体分析两种支付方式。以按半月支付为多见。0.00.51.01.52.02.53.006001200货币货币货币货币货币货币证券证券证券月份持有货币或证券图3交易余额:按半月支付持有交易余额的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设整个收入间隔期内的交易总额为T,每时段开始时所持现金即每次套现金额为C,且每次套现以后是以稳定的速度平均使用此款项,则从第一次套现到下一次套现期内,其所持有的平均货币余额为C/2,在此收入间隔期内的平均货币余额即为C/2,又设市场利率为4i,即以货币形式持有交易余额而放弃的以债券形式持有交易余额可能得到的收益。持币的机会成本=市场利率×平均每日持有额=i·C/2交易成本假设在期初将其全部的收入(亦即将要支出的交易量)T以债券形式持有,每次套现金额为C,则在此收入间隔期内的套现次数为T/C。又设每次套现费用为b,则在此收入间隔期内的证券交易费用便是b·T/C。如以X代表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总成本,则x=iC/2+bT/C货币需求者要将第二种方式下的成本减至昀低限度,就必须做到:即每个时段开始时持币额须为:亦即每次变现的金额为时,持有现金存货的总成本昀小。由于人们的平均手持现金余额是C/2,那么昀适量的现金持有额为,即现金余额(用M表示)为:它表明:“当交易量(T)和佣金(b)增加时,昀适度的现金(存货)余额就将增加,而当利率上升时,这一现金余额就会下降。但存货分析表明,这种变化又不是成比例的。例如,昀适度的现金余额只能作为交易量的平方根,随着后者的上升而上升——即在企业的昀适度现金余额的决定中,有着规模经济的规律在起作用”。2、托宾模型:资产选择理论发展了投机动机理论基于投资者{三种类型:风险喜爱者、风险中立者、风险趋避者(为多数),资产选择理论以后者为分析对象}对风险的考虑、风险与收益的补偿机制,分析在利率的不确定性下,为了收益昀大化所做的资产选择或调整行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3、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三类七动机分析中,公共权力动机是其独创。(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1、货币需求函数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四个:第一,总财富。第二,财富构成。第三,持有货币和持有其它资产的预期收益。第四,影响货币需求函数的其它因素。货币需求函数式:ldpM=f(P,rm,rb,re,——;W;Y;U)Pdt若将上式两边都除以P,就可得到如下的实际货币需求函数:Mldp——=f(rm,rb,re,——;W;y;U)PPdt2、特点和意义特点:三类因素(收入或财富、持币的机会成本、持币的效用)中,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是恒5久性收入;货币需求函数稳定且可测。意义:也就是说,既然货币需求函数高度稳定,且不受政府的金融政策等影响货币供给因素的影响,那么名义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变动就主要是由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引起的。中央银行应专门致力于研究货币供给管理和货币供给的变化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此为主张“单一规则”的理论基础。(五)发展脉络1、研究对象:货币从贵金属→M1甚至M2等;2、考察角度:宏观→微观→对货币的职能的认识拓宽;3、货币需求函数:f(Y)→f(Y,r……)三、中国的货币需求研究(一)从微观经济主体及其动机对Md的影响进行分析(二)分层次考察中国的Md特征1、现金货币需求2、存款货币需求(三)货币需求的粗略估算用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之和。第第二二节节货货币币的的供供给给一、货币的定义及统计1、定义质(内涵):什么是货币?量(外延):货币是什么?货币定义的政策含义:直接关系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2、货币供给量的层次划分与统计货币供给量(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层次划分主要依据:流动性IMF:通货、货币、准货币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货币层次及其内容都有所不同。3、中国的货币层次M0=流通中现金;(通货)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狭义货币供应量)(货币)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广义货币供应量;货币与准货币)+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2011.10—)二、信用货币的创造过程(一)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通过存款货币的创造(派生存款)实现的。参见教材。(二)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61、主要通过调整、控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及行为实现其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的货币供给是一种基础货币。2、掌握现金发行的权力三、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型(一)基础货币的决定B由中央银行提供,主要由央行的资产规模决定。1、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与B量:同增同减2、对财政的债权规模与B量:同增同减3、黄金、外汇占款规模与B量:同增同减B是中央银行政策的产物,但取决于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财政收支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二)m1的决定反映出B之外的其他因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1、货币乘数的推导2、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c'、t、e、rd、rt其中,c'、t取决于居民、企业的持币行为;e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rd、rt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该模型表明:在货币供给量决定中,银行起主要作用外,非银行部门的行为对货币供给也有很大作用,主要在货币乘数中反映出来;M1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一)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涵义内生性与外生性在考察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时,经济学家一般用“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来判断。“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涵义:货币供给并不是由实际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的涵义:货币供给的变动,中央银行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二)货币供给理论货币理论中较新的发展方向之一,它是研究货币供给量由哪些因素所决定、怎样形成、货币当局如何控制,即货币供给量的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调控机制的理论。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主要依据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和如何决定的思路展开。1、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给论认为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理由:货币供给(生产)弹性几乎等于0。并认为公开市场业务是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办法。2、新剑桥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基本观点: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并不完全由中央银行自主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货币需求的结果。亦即对现有货币供应量发生决定性影响的主要是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大小又取决于经济的盛衰与人们的预期。3、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内生货币供给论基本观点:货币供给量主要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所决定,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7于经济体系内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地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更不可能支配他们的行动。因此,货币供应量主要是内生的,从而,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就不可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