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的护理概念:贫血(anemia)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最低值的一种病理状态。病因: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致使组织发生缺氧变化。临床表现: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最突出的体征,尤以面色苍白最为常见,临床常以指(趾)甲、口唇黏膜和睑结膜等处苍白情况作为诊断依据。贫血诊断标准Hb(g/L)RBCHCT成年男性1204.5×1012/L0.42成年女性1104.0×1012/L0.37妊娠女性1003.5×1012/L0.30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造血干细胞异常:再障、白血病▲造血微环境受损:骨髓纤维化、骨髓炎、肿瘤骨转移▲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自身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红细胞外部异常: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败血症、大面积烧伤等。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大血管破坏等▲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按血红蛋白浓度分类贫血程度HB(g/L)临床表现轻度90症状轻微中度60-90活动后气促、心悸重度30-59休息时仍气促、心悸极重度30常并发贫血性心脏病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分类HB体积MCV/(fl)HB浓度MCHC/(%)HB量MCH/(pg)临床类型大细胞性贫血10032-3532巨幼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80-10032-3526-32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3226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体内用于正常血红蛋白合成需贮存铁缺乏)是体内贮存铁耗尽,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相关的缺铁异常,是一种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是最常见婴幼儿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缺铁性贫血缺铁为什么会引起Hb减少?衰老红细胞铁食物来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肉类、肝、蛋黄、豆类、紫菜、香菇及海带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原卟啉幼红c线粒体血红素珠蛋白+铁代谢铁的来源正常人每天造血需20~25mg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释放的铁(占95%)而维持体内铁平衡,需每天从食物中摄铁1~1.5mg(占5%)孕妇、乳妇每天需从食物中摄铁2~4mg铁的吸收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动物食物铁吸收率高,可达20%植物中食物铁吸收率低(1%~7%)食物铁状态、胃肠功能、体内铁贮量、骨髓造血状态和某些药物都会影响铁的吸收小肠上皮细胞根据体内铁的贮存及红细胞生成状态调节铁的吸收。铁的转运当大量口服铁剂时,铁可被动地弥散进入肠粘膜细胞吸收入血的二价铁,经铜蓝蛋白氧化成三价铁后,与转铁蛋白结合后转运到组织或通过幼红细胞膜转运铁蛋白受体入细胞内,再与铁蛋白分离并还原成二价铁,参与形成血红蛋白。铁的排泄组织中的铁主要是以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形式存在,极少量的铁构成人体必需的酶。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铁的排泄量不超过1mg,主要随肠粘膜脱落细胞从粪便中排出,少数由尿、汗液排出。哺乳期妇女每天从乳汁中排出铁约1mg多余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缺铁性贫血病因任何原因使体内铁缺乏,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失血铁吸收障碍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是成人缺铁贫最多见、最重要的病因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婴幼儿需铁量较大,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较高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缺铁。妊娠妇女铁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等均可引起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贫最多见、最重要的病因。消化道出血如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钩虫病、痔出血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女性月经过多、血红蛋白尿和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均可引起铁丢失过多而引起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消化道溃疡、肿瘤月经量过多、痔疮发病机制:缺铁贫分为三个阶段:1.缺铁潜伏期贮存铁减少,血清铁不降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正常,无贫血表现。2.缺铁性贫血早期贮存铁消耗,血清铁下降,铁饱和度降至15%以下时,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出现轻度贫血症状。3.重度缺铁性贫血血清铁显著降低,铁饱和度降至10%时,骨髓中红细胞代偿性增生,临床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的中、重度缺铁性贫血。护理评估健康史评估有无慢性胃肠道疾病、寄生虫等引起慢性失血的病史和胃肠手术史;女性患者应重点评估有无月经过多史。询问有无铁需要量增加、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和偏食等发病因素。了解患者目前的状况,如体重、食欲、睡眠、排便习惯等。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溃疡型结肠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粘膜下子宫肌瘤和钩虫病等疾病的表现。疲乏、困倦无力,皮肤粘膜苍白及头晕、头痛、心悸、活动后气短、耳鸣等;体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1缺铁原发病表现2缺铁原发病表现临床表现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无光泽、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称匙状甲。舌乳头萎缩,舌苔光红,舌有烧灼感,口腔黏膜变薄,上皮细胞角化,口腔炎,舌炎,唇炎,口角皲裂等,严重者可引起吞咽困难或咽下梗阻感。3组织粘膜缺铁表现反甲(匙状甲)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某些缺铁患者有异食癖,如嗜食泥土、煤球、冰块、粉笔等。(2)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嗳气、便秘,少数有轻度脾肿大。(3)心血管系统严重贫血时心率加快,心脏扩大,发生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出现心力衰竭。4各系统表现异食癖发育迟缓食卫生纸临床表现严重贫血时可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常出现焦虑、失望和抑郁、孤独心理,也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5心理状态1.血常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MCHC,MCH减少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减低。辅助检查2.骨髓象红细胞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细胞体积小、核染色质致密、胞浆少、边缘不整齐,血红蛋白形成不良(“核老浆幼”现象);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骨髓铁染色反应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的贮存铁,可作为诊断缺铁的金标准。辅助检查3.铁代谢检查血清铁↓(8.95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12μg/L(反应贮存铁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准确清高、敏感性强),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转铁蛋白受体,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用于缺铁性贫血与慢性贫血的鉴别。骨髓涂片用亚铁氰化钾染色,骨髓小粒中无深蓝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幼红细胞内铁小粒减少或消失。辅助检查正常时铁缺乏时治疗要点病因治疗补铁治疗输血疗法病因治疗——纠正贫血、防止复发的关键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应改变不合理饮食方式,预防性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如月经过多者应查明和去除病因。寄生虫感染者应进行驱虫治疗恶性肿瘤者应手术或进行放疗、化疗。消化性溃疡引起者应进行相应治疗等。擒贼先擒王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措施,在补充血液及组织中铁的基础上,必须补足贮存铁,不能中途停药。口服铁剂首选方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常用琥珀酸亚铁0.1g/次、其他可选用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补铁治疗肌内注射铁剂注射铁剂副作用较多且严重,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口服铁剂后胃肠道反应严重而无法耐受、消化道疾病导致铁吸收障碍、病情要求迅速纠正贫血的患者,可选用注射铁剂治疗。计算公式:注射铁剂总量=【150-Hb(g/L)】x0.33常用药物:右旋糖酐铁注射液,首次注射前必须用0.5ml试验剂量,1h后无变态反应给予常规剂量,即每次50mg,深部肌内注射,如无不适,次日起每次100mg,每周2~3次,直至完成总量。补铁治疗输血疗法输血用于抢救极危重的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在30g/L以下者应紧急输血。血红蛋白在50~60g/L以上的患者,若一般情况良好且无严重合并症者,不必输血。对于极重度的贫血患者,如合并感染或手术前,可输浓集红细胞,按每千克体重每次2~3mL,可提高血红蛋白10g/L。主要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器官缺氧有关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缺乏有关2潜在并发症:铁剂治疗不良反应等5有感染的危险:与贫血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焦虑:与贫血导致学习,生活能力下降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与贫血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3护理措施休息与活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注射铁剂口服铁剂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一般护理休息和活动轻度贫血者可正常工作,适当活动,以不敢疲劳为度;重度贫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同时给予氧气吸入;若有心衰应半卧位;血红蛋白上升至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护理措施饮食护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指导均衡膳食给予富含铁的食物:多吃富含高蛋白质、VB、VC、瘦肉、动物血、肝、蛋黄、黑木耳、苹果、大枣、香蕉等合理饮食搭配:注意荤素搭配,避免进餐后立即食用或饮用使减少铁剂吸收的食物或饮料。口腔炎或舌炎影响食欲者,避免进食过热、过辣食物,进食前后给予口腔护理。护理措施心理护理解释贫血的原因,阐明客服不良饮食习惯,全面补充营养,配合铁剂治疗,贫血可以完全治愈,接触患者思想顾虑,减轻和消除焦虑情绪,乐于配合治疗及护理。口服铁剂护理▲按时按量服用铁剂:既保证补足贮存铁,又要防止用量过大引起铁中毒▲指导口服铁剂的正确方法:服药时应将药物放在舌面上,直接用水冲饮下肚,不要咀嚼药物;口服液体铁时需用吸管,避免牙染黑。▲告知口服铁剂会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应避免空腹服用,在餐中或餐后服用。▲同时服用果汁或维C:可促进铁的吸收,避免与茶、咖啡、牛奶等同服▲注意观察服药后的疗效:网织红上升为铁剂治疗有效的指标,1周左右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10天左右达高峰,2周左右血红蛋白开始升高,1~2个月血红蛋白正常。当血红蛋白正常后,需再服用3~6个月,以补足贮存铁,或在血清铁蛋白超过50ug/g后停药。▲预防铁中毒:急性铁中毒多发生在儿童,常因误服或超量引起。;慢性中毒多发生在45岁以上中老年人,以男性居多。注射铁剂护理▲注射前应做过敏试验:过1h后无变态反应时刻给予常规剂量行深部肌内注射。首次注射不超过50mg,若无不良反应,次日按常规剂量注射。▲防止硬结形成:选择柔软、丰厚的肌肉,用8~9号针头深部注射,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注射速度要慢。必要时局部干热敷,促进铁的吸收。▲避免皮肤染色:注射宜深,不在皮肤暴露部位注射,抽取药液后更换针头,采用“Z”形注射法。病情观察加强病情监测,关注患者自觉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评估患者活动耐力,了解有关检查结果,判断患者贫血程度及治疗效果。健康教育1.向患者介绍缺铁性贫血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针对病因进行防治,如预防钩虫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治疗慢性贫血、慢性胃肠炎。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和含铁丰富的食物,避免偏食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生长期儿童应强调平衡膳食,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2.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铁剂,避免同时服用影响铁剂吸收的物质,定期血常规检查。告诫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切勿自行加大服药剂量,或一次大剂量服药,严防儿童误服,以防发生铁中毒缺铁性贫血主要是贮存铁缺乏,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特点,是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临床表现有贫血的共有表现、本病特征性表现、精神行为表现等。骨髓铁染色阴性,铁代谢生化检查异常。病因治疗是根治缺铁性贫血的关键。补充铁剂主要通过饮食、口服铁剂、注射铁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