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资料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共四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表达式及抒情手法。2.能准确对诗歌进行表达式面的鉴赏。概念解读:表达技巧也可称为表现手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包括表达式、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第一课时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表达式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式,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楼》:“昔闻洞庭水,今上楼。”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雀东南飞》中对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丹。”主要的描写手法: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诗画结合、渲染衬托、对比烘托等。(会有专题讲解,这里从略)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Word资料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之抒情手法一.考查点:鉴赏诗歌的抒情手段1.设题角度:一般考查式是指出诗人是如抒发情感的以及有表达效果。2.知识储备:抒情手法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技巧,是用来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的。二、知识解读:【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手法解析】(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式比较直观。例如:登幽州台歌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析】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二)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1.借景抒情(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式。作用: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例如:送元二使安西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Word资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2.情景交融这种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作用: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例如:绝句二首(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日是归年。【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牛刀小试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黄鹤楼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不同。(4分)(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4分).Word资料答案(1)【答案解析】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1分)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心的孤独感。(1分)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1分)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心的失落与惆怅。(1分)解析:①审题目——明确鉴赏对象;②审诗句——明确鉴赏对象的特点,“空”是形容词,在诗句中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是这句诗的“诗眼”。(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4分)【答案解析】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2分)尾联情景水乳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2分)解析:鉴赏表现手法的题目,一要注重容写了什么,二要体会有着怎样的作用。①审题干——明确鉴赏点是在“情景关系”;②审鉴赏对象——“汉阳树”与“鹦鹉洲”、“处是”与“使人愁”。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抒情手法。2.能准确对诗歌进行抒情手法面的鉴赏。一、【手法解析】(接上课时)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作用: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例如: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4.借古讽今(喻今、伤今).Word资料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作用是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例如: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起居临政的地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5.用典抒情: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例:勃《滕阁序》:唐易老、广难封,贾谊、梁鸿等。杜牧《泊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6.叙事抒情: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如杜甫《兵车行》、白居易的《卖炭翁》等。二、【区别几组概念】(一)、“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在的思想感情。.Word资料(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二)、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三、规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抒情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特别提示:答题时要区分“一”“些”“主要”等关键词。如问“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只答一种即可。如问“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至少两种以上。如问“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可答一两种即可。四、牛刀小试【语文卷•2015届省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唐多令惜别文英①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注】①文英,号梦窗,唐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②漫:空,徒劳。1.“燕辞归、客尚淹留”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5分).Word资料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6分)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1、答案和解析】答案:对比。(2分)以秋深燕归与自身仍在外飘泊作对比。(1分)表达了客居他乡不得归的无奈、伤感之情。(2分)(也可以答“反衬”)解析:解答这类题先明确手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燕辞归、客尚淹留”,通过写秋深燕归,来与写自身;这是一种反衬。【思路点拨】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需要注意: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面考虑:表达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2、【答案和解析】答案:秋景凄清;离人相别;功业无望;羁旅漂泊。解析:理解诗歌大意,尚缺写凄清的景,下阕写离人相别;功业无望;羁旅漂泊。【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