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电影史第一章1905-1920年襁褓中创造第一从1905年到1920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最后一个王朝被写进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而襁褓中的中国电影,像所有新生儿一样,在不经意间创造了众多个第一次···《定军山》(1905年)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在中国的丰泰照相馆诞生(摄影为相馆照相技师刘仲伦),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段,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中放映,万人空巷。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拍摄现场第一家影院虹口活动影戏院第一间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在短短的15年内,中国电影在懵懂中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使电影由西方传到东方,从戏园搬进影院,从记录转向叙事。最关键的是,电影由新鲜玩意儿演化成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消遣方式,看电影成了一种时髦。第二章1920-1929年迅速发育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人自己开设的电影公司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经营状况令人满意,甚至还引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商战,电影开始越来越像一门“正经”的生意。电影明星应运而生张织云、杨耐梅、王汉伦、宣景琳被列为四大电影皇后,风光一时。《火烧红莲寺》(1928年)由张石川、郑正秋拍摄的《火烧红莲寺》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热,“武侠”两字自此片后便成了中国电影军械库中的常规兵器。摄影师董克毅第三章1930-1939年被腰斩的黄金年代经历过飞速发展的20年代,30年代的中国电影进入了全面的繁荣与成熟。据统计,当时上海的电影杂志就有上百种,而一般综合类刊物中也都有专门的电影版面,影星的照片或电影海报也常被当作封面。由此可见,当时上海“东方好莱坞”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电影文化已完全渗透到整个城市文化的体系当中。然而,战争却使中国电影的发展势头被拦腰截断,黄金年代也就此止住了高速的步伐,在踌躇与无奈中停滞下来。胡蝶(1908—1989)原名胡瑞华,1908年生于上海,曾主演《白云塔》、《啼笑因缘》等影片。后主演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片《歌女红牡丹》,以及《狂流》、《脂粉市场》等左翼影片。1933年在有声片《姊妹花》中兼饰一对性格迥异的孪生姐妹。八一三事变后去香港,主演《胭脂泪》、《绝代佳人》等影片。1989年胡蝶在加拿大温哥华安然长逝。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蝴蝶要飞走了。”阮玲玉(1910——1935)中国早期影星,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1910年4月26日出生于上海。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她与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三者之间的恋爱关系,使她倍感苦恼,亦成为市民和新闻界关注的对象。1935年3月8日,阮玲玉在遗书上写满“人言可畏”,而后服毒自尽。阮玲玉扮演的形象中,有女工、村妇、教员、舞女、妓女、艺人、作家等。人物大多身世悲惨,经历坎坷,屡遭磨难而一直奋斗不息,虽然最终都是以自杀、出家、入狱、惨死为结局,但都能保持善良正直的天性和纯洁美好的心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神女》(1934年)《神女》导演吴永刚曾用“感光最快的胶片”作比喻,给予她高度赞誉。阮玲玉在片中以精湛的演技,把一个品格崇高的母亲与一个地位卑微的妓女奇迹般地融合为一体,出神入化,令人心灵为之震动。影片《阮玲玉》是香港导演关锦鹏在1992年推出的力作,因其视角的独特,套层结构的熟稔运用,触及问题的深锐,故此片一出,就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关锦鹏的《阮玲玉》并非纪录片,却格外成功地还原了真实。这与这部电影的套层结构有关,《阮玲玉》一片从整体上来分,有两个大的套层:一是阮玲玉生平,一是扮演阮玲玉的演员(张曼玉)在片场,我们称之为关锦鹏摄制组的纪实表现,这样在表演和老影片之间交织,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阮玲玉。张曼玉也因为这部电影成功甩掉“花瓶”称号。《马路天使》(1937年)《马路天使》在20世纪曾被评为“中国电影90年优秀影片”之一周璇本人则荣获中国电影世纪奖。《渔光曲》(1934年)1934年6月在上海公映后,连映3个月,创当时影片卖座最高纪录,造成轰动效应。主题歌《渔光曲》十几万张唱片一抢而空。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从而使本片编导蔡楚生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电影艺术家。第四章1940-1949年在废墟中歌唱抗战八年,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阶段。在抗战胜利后的几年间,上海再度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30年代的创作规模。昆仑、文华等电影公司兴起,费穆、史东山、蔡楚生、桑弧、沈浮等导演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张爱玲、黄佐临等文学、戏剧界名流开始参与电影的编剧、拍摄工作,陶金、刘琼、石挥、白杨、秦怡、上官云珠等人的演出也在续写30年代的明星神话。蔡楚生(1906—1965)走过的是一条现实主义、电影民族化的艺术创造道路。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呼唤黎明解放的到来。蔡楚生的代表作是《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郑君里合导)郑君里(1911—1969)一位演员出身的导演,被同行称为“电影候补皇帝”。四十年代其代表作除了与蔡楚生合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最为出色的便是《乌鸦与麻雀》。该片的故事发生在一幢弄堂房子里,内景特别多,空间异常狭窄,导演在场面调度、镜头运用上尤其显得灵活而有表现力。《乌鸦与麻雀》剧照《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拍摄于1947年,影片连映3个多月,创下解放前国产片的最高上座纪录。分为《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长达三个小时。将抗日战争前后十多年的历史浓缩在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里,通过这个家庭破碎的生活和情感的悲欢离合细腻地刻画出当时的社会景况。•该片融合了经典大片所具备的一切成功元素:宏大的历史背景,曲折的人物命运,深刻的人性洞悉,严密的叙事结构,强大的演员阵容……《一江春水向东流》剧照《一江春水向东流》诞生的台前幕后在旧中国电影史上,没有哪一部影片象《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在拍摄过程中经历了哪么多的磨难,并且一经放映便成为当时最叫好、最卖座的影片。蔡楚生于1946年夏创作完成的这部影片也源于他本人在抗战时期的一段亲身经历。经过两年多的辛勤劳动,1946年夏,蔡楚生完成了剧本《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写作。在创作视角上,蔡楚生选择了一个具体家庭作为载体来表现和描述中国抗日战争前后的历史进程,并通过这个家庭的升沉变迁来浓缩和汇聚社会的巨大变化。剧本在叙事跨度上贯通战前、战时与战后三个时期。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演员的选择至关重。蔡楚生所在的昆仑影业公司当时汇聚了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吴茵等一批知名演员,这为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拍摄提供了很好的演员条件。《一江春水向东流》摄影师朱今明回忆:“昆仑影业公司设备的破旧当年在电影界是出了名的,拍摄这部影片时,只有一架‘独眼龙’式的照相机,几十盏灯和一个破旧不堪的录音机,摄影棚也是四面透风,用的电影胶片不仅是过期好几年的,而且还是三本五本地从商人手里买来的。摄制工作也常常处于等米下锅的境地,工作人员的生活更是没有保障,几个月发不出薪水……”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创作成本激增和器材严重匮乏情况下,成为忠实纪录时代履痕的一部经典之作,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民族电影的成熟风采。剧作家田汉看了影片后曾经感概地说:“在中国电影今天这样贫弱简陋的物质条件下,而有这样的成就,算尽了电影工作者最高的成就了。”导演是影片的“灵魂”,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蔡楚生、郑君里那非凡的编导功底。影片脉络清楚,层次分明,首尾呼应默契,时空转换不露痕迹,这不能不说与蔡楚生与郑君里娴熟地运用我国传统艺术表现技巧,特别是吸收章回小说及戏曲展开情节手法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在旧中国最卖座的四部影片中,蔡楚生拍摄的影片就占了其中的三部,即《都会的早晨》《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另一部是蔡楚生的恩师郑正秋拍摄的《秭妹花》)。《姊妹花》郑正秋(1889-1935)周璇一代歌后,号称“金嗓子”,一生共出演了40多部影片,并主唱过电影主题曲和插曲100多首,代表作有《马路天使》、《忆江南》等。1957年周璇在拍戏时旧病复发,被送入精神病医院,最后,在挣扎中因脑炎而离开了人世,享年39岁。周璇扮演者张柏芝吴倩莲叶璇李香兰本名山口淑子,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祖籍日本,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代表作有《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第五章1950-1959年从头再来分开旅行5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电影开始出现明显的地域分野。同其他企业一样,内地旧有的电影公司开始经历从公私合营到完全国有的转变,整个电影的市场运营机制也随之改变,国有的收购包销取代了以往的票房回收。电影产业随着革命的年代开始翻天覆地,作品的视野、内容连同创作者一起发生改变。谢晋(1923—2008)1923年出生在浙江上虞县一个书香门第。其从影50年来的二十多部作品几近一本五十年代以来社会起落的大事记。现实主义电影的集大成者,被归为“第三代”。1951年执导了第一部作品《控诉》,1957年执导了在海内外反响巨大的《女篮五号》。1986年的《芙蓉镇》成为谢晋导演生涯最重要的作品。《女篮五号》(1957年)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体育题材彩色故事片。影片围绕篮球运动员田振华一生的经历和林洁、林小洁母女的不同境遇,揭示了解放前后体育运动员的不同命运。不但题材新颖,角度也有独到之处,已经显露出后来谢晋电影中一贯的“个人命运和大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特点。于1957年获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1960年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芙蓉镇》(1986年)表现了各式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发出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美好感情的讴歌。本片于1987年获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1988年先后获第二十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和第三十三届西班牙瓦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表彰奖和观众奖;1989年获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捷克斯洛伐克第四十届劳动人民电影节荣誉奖。第六章1960-1969年急刹车与快起步进入60年代,内地的电影制片厂制度已经完全确立,机制成熟,运转正常。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批新电影人,开始发挥各自的能力,一批既符合当时需要,又具备创作风格的影片自然产生。《刘三姐》、《李双双》、《小兵张嘎》、《地道战》、《冰山上的来客》、《大闹天宫》等作品的出现,证明了60年代内地电影也不乏娱乐性因素以及创作者的个人色彩。当人们期待着更多具备水准的电影问世的时候,一场浩大的政治运动却让一切化为泡影。《刘三姐》(1960年)导演苏里影片取材于广西民间传说,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片中悦耳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桂林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黄婉秋饰演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导演赵心水是中国电影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冰山上的雪莲》、《帕米尔的雄鹰》等插曲久唱不衰。这部影片既有一般反特片的特点,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将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唯美结合,在侦察与反侦察、围剿与反围剿之外,留给观众最深印象的应该是在冰山上培植的那朵爱情的雪莲。该片曾获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小百花奖”的最佳导演奖。《小兵张嘎》(1963年)导演:崔嵬、欧阳红樱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军事题材影片。它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张嘎及片中其他几个纯朴儿童的形象,整整影响了一代小观众。本片导演手法纯熟,画面流畅而富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