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垢净光-水莲—因果启示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水莲——因果启示录时间:2009-09-26来源:未知作者:佛缘总编辑无垢净光总目录:自序——水莲缘起第一章、言语的启示第二章、怒的火山第三章、不道德的隐性杀人第四章、听不见的哀号第五章、无情因果有情天第六章、怨恨的海第七章、宽容第八章、忏悔的甘露附录——水莲斋主小访记水莲一本难忘的因果启示录。期望每一个人,都能身心清净,如水莲,出污泥而不染!·水自序——水莲缘起和水莲斋主的认识,纯粹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缘起。偶然,是因为这样的会面,没有预期,纯是偶然。缘起,是因为这样的会面,开启了本书的缘起!一九九五年,在某个仲夏的午后,因为某种机缘,和水莲斋主不期而遇,之前,我俩并不相识,但在短暂的晤谈里,她隐约的提起某些神秘而且幽微的“因果”现象,并认为,如果能够形诸于文字,将有助于人们对人生里所发生的一些遭遇或现象,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警惕。她的谈吐,真诚坦率,并且有着远超过其年龄的悟性和修养,这种内在的涵养,明显的反应在她自在、坦然、澄静的举止上。坦白说,任何人都很难想像,能够将这样一个知性、自信的现代都会女子形象,和“怪力乱神”的灵异现象扯在一起,或画上等号。但或许,这种“不相容”,并不是现象上本有的不相容,而是我们认识上的不足,或心灵认知的不相容!水莲斋主,素有悲愿和异能,而这些都和她累世中的修行和宿愿有关。但她从不执着在这些异能上,也不以这些异能来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只是随缘的把它当做一种善用,以一个无住心和悲悯心来行事,就如她所认为的,她深刻的了解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所以她从来不执着于这些现象,只是将她所“观察”到的现象,客观的、实际的呈现出来,拿来当做一种参考和善用!所以,本书所提及有关水莲斋主的一些事迹,并不在显现某种的“异能”,而在它背后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当在和水莲斋主做过多次的访谈后,我被她人格上所散发出来的某种特质所感动,那不单单只是一种真诚,而是更像是一种——由无私的奉献和悲悯的襟怀,所散发出来的光芒!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种行走在菩萨道上的典范,因为她总是默默的、不为名利报偿的、尽其所能的在协助“苦难”的人们,走出他们心灵痛苦的困境。所以,“水莲”,只是一个化名、比喻,就像是希望在这五浊恶世里,每一个人,都能身心清净,如出污泥而不染的水莲!对作者来说,本书的写作,也只是怀着和水莲斋主一样的,一种单纯的小小发心和期望,期望现时仍在恩爱情仇里挣扎、折磨、痛苦的苦难心灵,或即将在恩爱情仇里挣扎、折磨、痛苦的苦难心灵,都能因为这本书,而能得到某些启示和激励,因而步上宽容、和谐的人生坦途!最后,要特别感谢水莲斋主,如果没有她多方的慈悲协助,也就没有本书的出现和完成。再一次的感谢她!无垢净光一九九六年二月第一章、言语的启示人——可以说是唯一具有优越丰富语言沟通能力的动物,但也可能是唯一会因言语而肇祸的唯一动物。语言是中性的,至于会让语言成为善、恶、好、坏的负面或正面,那全是因为人的“心灵”使然!我们的言语,只是我们内在心灵某种意念的外在化,外在的言语,就是我们内心某种意念的反射!所以,我们要表达善意的语言的话,首要义务,就要从净化自己的心灵开始,有净化的心灵,就会有净化的意念,有净化的意念,才能说出善良、美好的语言。好坏、善恶的语言都是由人的嘴巴说出来的。至于我们,要选择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说话呢?●言语是意念的反射●只要是人,只要是一个有正常说话能力的人,每天都要说出许多的话语,而在这许多说出的话语中,总有一些说出的话语,足以令别人怨恨,而令自己悔恨。一个人所说的话,可以说,大多是他内心某种情绪、某种态度或某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反应,因此可以说,我们的“言语”,就是我们内在某种“意念”的“外在化”,外在的言语,就是我们内心某种“意念”的反射。如果说,脸相是一个人内心的“镜子”,反映着我们内在的素质,那么,言语就是一个人内心的“信使”,传达着我们内在的意念!而常常有许多人,因内在净化程度的不够,内心总被嫉妒、傲慢、偏见、?恨等负面的情绪所充满,因而常常说出一些无建设性的负面言语。而在这些负面的言语当中,最常被我们所忽视,但是也最不该被我们所忽视的,就是那些轻视、嘲笑、中伤、挑拨、毁谤的言语。这些负面的言语,就像是支双向发射的毒箭,一经说出,一端虽射向别人,但另一端也指向了自己,这些负面的情绪语言,虽然暂时、短暂的畅快了一己狭隘的心灵,但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的性灵,和被自己所伤害的无辜可怜的人们。而这些“轻视、嘲笑、中伤、挑拨、毁谤”的恶质性言语,其所形成的伤害力,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身上来!●堕落为猿猴的比丘●曾经,在佛经上有个故事,说在久远以前,有一位年轻的比丘,因为曾经恶意的嘲笑另一位年老的比丘,说他跳过小溪的姿势有如猿猴一般,结果,造了如此恶意的口业后,等因缘聚会,在五百世后,这位年轻的比丘终于也堕落为一只猿猴。曾经嘲笑别人像只猿猴,想不到自己也成为了被自己所嘲笑的对象,这个故事所显示的,不止是一种讽刺,更是一种悲哀,深沉的悲哀。难怪有句话说得好:“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或一个有智慧的人)因深知因果的可怕和丝毫不爽,所以谨言慎行,战战兢兢,深怕自己堕入因果恶性的泥淖中,而一般众生,因对因果的愚昧无知,不知慎因,等造了恶因,受了恶果,才来反悔莫及!大体说来,这个嘲笑别人为猿猴,自己堕落为猿猴的故事,极符合因果律的“公正性”,如是因,如是果,有怎样的因,就会产生怎样的果,甲造的因,由甲自己承受结果,不会落到乙身上,甲乙两人的因果关系,由甲乙两人承受,不会变成甲丙的因果关系。因果律是如此地准确而严密,不会有任何的谬误和疏失,也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失去效力,更不会因为空间的转移而有所遗漏,就如同一首偈子所说的: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虽然在经过了五百世那么长远的时间,但当“因缘会遇时”,看似轻微的嘲笑果报,最终还是报到自己身上来,让自己堕落为猿猴之身。这个故事,也极其符合因果律的另一项重要的法则,那就是因果律的回向性:“你常怎么做,你就会如你所做的那样。”也可以将之延伸为:“你常怎么说,你就会如你所说的那样。”因此,根据这个佛陀所说的故事,我们也可以说,如果“你常嘲笑别人成什么,你就会成为你所嘲笑的那样。”虽然,因果律,可以几个大原则来解释,但因果现象,毕竟是极其错综复杂,绝对不是可以用单因单果来含摄的。因为以这个故事来说,这位年轻的比丘,当然不太可能只因为单纯的一次嘲笑,就得到了堕落为猿猴的报应,因为,由他恶意嘲笑别人的姿势像猿猴这一行为看来,我们可以说,在他的人格特质里,早就存有嘲笑轻视别人的倾向,而他当然的,也习惯性的常常这么做。我们甚至可以想像,一个有这种内在倾向或特质的人,当在嘲笑别人时,是如何的“享受”在自己嘲笑别人的行为里,而有一点,不能予以忽视的是,如果他的身分,不是应守清净戒律的比丘,而那个被他恶意嘲笑的对象,也不是一个有德性的老比丘的话,那么,报应应当不至如此严重。从以上的分析知道,这位年轻的比丘,因为平素即有轻视嘲笑别人的习惯,而被他嘲笑的对象竟是个有德性的老比丘,且他的嘲笑是恶意的,因此,虽然在某个时空场合,不经意的造作了这么一个,看似无伤大雅的“业”,但当“因缘会遇时”,果报成熟了,他的嘲笑,终于“回向”他自己,让他也尝到了身受嘲笑的滋味!●一个不好好说话的人●有时,一个人可以说话,且可以好好的说话,顺意的说出他想说的话,从某个角度来看,毋宁是一种福气,因为对一个已经丧失说话能力,或说话困难痛苦的人来说,能够畅意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无异是一种奢求,这一点,对“身在福中”而能够正常开口说话的人来说,除非“用心”,不然是难以体会这种“福气”的。水莲斋主,告诉我们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天,一个五十多岁的传统妇人,经人介绍而来。“你很难想像,竟然有人连说话都那么痛苦吃力!”水莲斋主感叹的说道,话语中流露着一种悲悯。她说,当这妇人开口说话时,声音好像“哽”在喉咙里,话语要出却出不来的样子,往往一句话要很辛苦很吃力的才能说出来,而当在说话时,不只呼吸急促的喘动着,而且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她脸上痛苦扭动的表情。当这妇人费力的、断断续续的从喉间“挤”出发音扭曲的叙述后,才知道,原来,她罹患说话困难的症状,已经有两三年之久了,开始时较轻微,到后来愈来愈严重,严重到不止话说不大出来,而且说话时也因严重的气喘,而带动着胸腹中一种被挤压而连带全身的痛苦,虽然看遍中西医,仍然找不出真正的病因。我们可以想像,当一个人有话想说,却挣扎的难以说出口的苦楚,而这种痛苦,却是生理的不能,而不是心理的不愿。我们也可以想像,她对能够自由说话的渴望。曾经,她也和一般人一样,能够尽情的说她想说的话,只是,我们无法知道,当万一有一天,她终于可以恢复她自由说话的能力时,她是否仍会尽情的说她想说的话,还是,她会记起能够说话是一种“福气”,因而,从此谨慎的说话,好好的说话?水莲斋主说,这妇人罹患说话困难的症状,肇因于前世“不好好说话”的业报。在前世,这妇人是一男子,但口德极差,稍不如意即破口骂人,而且喜欢在背后说人是非,至于挑拨离间更是能事,终其一生,以?恨、嫉妒的心胸,善说话的嘴巴,不知造下多少的“口业”,更甚的是,竭尽阻碍别人在佛教上提升心灵之能事。至于这妇人,为何刚好在这段时间,而不是在其它时间遭受口业之“果报”的问题,水莲斋主说,一项“果报”的成熟,极其错综复杂,只能以“因缘际会”来解释,因为一项“果报”是否成熟,牵涉到极其广泛复杂的因素,大体上,和所造业力的大小,对别人影响的程度,或是当事人今生的心态、习性或所谓的福报等各项因素都有关联,并没有一定的定则。由以上故事,其因与果间的相关性质,我们可以归纳得知,因果律还有一重要的法则,那就是因果律的同质性:“因和果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因的性质和果的性质在属性上是相同的,广泛的来说,种“善”因就会得“善”果,善因和善果在属性上都是“善”的、正面的,因此因和果在性质上是相同的。种“恶”因就会得“恶”果,恶因和恶果在属性上都是“恶”的、负面的,因此因和果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因此,以因果律的“同质性”来看,凡是和“言语”有关的“口业”,如一个人以“中伤、挑拨、毁谤、辱骂”等负面的情绪言语,造作了相关的业因后,其所受的果报,也就常常的显现在和“口”或“言语”有关的疾病上,或是同等的,也被“中伤、挑拨、毁谤、辱骂”等负面的情绪言语所伤害或困扰。当然,如果有人在前世造了和这位中年妇女相同的口业,并不一定会在今世得到相同的症状,但大体来说,皆会显现在和“口”或“言语”相关的疾病上,或是常常会陷入被“中伤、挑拨、毁谤、辱骂”等等的人际关系困境中。●佛陀的业报●因果律可以说是宇宙间一种最佳的“道德公正律”,不止一般人无法逃离因果的大罗网,连解脱的圣者如佛陀也无法逃离因果的业报。当有一天,佛陀在精舍中,正为弟子说法开示时,突然从精舍外走进一位怀孕的少女,她走到佛陀的面前,直指着佛陀说道:“沙门!你害得我好苦啊!你让我怀孕,却恶意的离弃我,我到处找你都找不着,原来你却躲在这里逍遥享福,现在,你总算给我找着了,你说,你将要如何安置我呢?”原来,这少女是由外道差遣而来,并未真正怀孕,她只是将脸盆绑在肚子上,伪装有孕在身,以此来毁谤佛陀,破坏佛陀的名誉,当然,后来还是被佛陀的弟子发现,揭穿了她的伎俩。诸弟子在疑惶中见此情形,才转疑为安,但仍然升起了一个疑问,为何解脱的圣者如佛陀,仍会遭受此果报?因此舍利弗就代表诸弟子请示佛陀,是何因缘,致使此女来毁谤佛陀?佛陀告诉诸弟子说,在非常久远以前,在一个王城中,有一位贤德的妇女,名叫“善幻女”,她对修行者非常的尊敬,时常予以供养,尤其常常供养两位法师,一位叫“无胜”,一位叫“常观”,无胜法师修行非常的精进,德行也很高,因此颇受大家的敬重,至于常观法师,虽然是一个修行者,但世俗的习气仍很重。虽然善幻女每日都以相等的供养品,来供养两位法师,但在态度上,免不了的仍有一般人的分别心,以致对常观法师的恭敬,就比不上对无胜法师的周到。日子一久,身受差别待遇的常观法师,因世俗习气甚重,无法体会平常心的道理,因此一股强烈的嫉妒之火不禁油然而生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