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人造卫星与飞船教学内容:人造卫星与飞船。主备人:李红群教材简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银河系的相关知识,还学习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对宇宙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一课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人类探索宇宙方面的情况,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是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了解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种类和用途,了解和关注我国的空间技术的最新成果。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银河系的相关知识,还学习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对宇宙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人造地球卫星方面的知识,就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航天技术的杰出成就,通过查阅资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更多地球卫星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探索地球卫星运动规律和原理的兴趣。模拟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思维能力,体会地球的引力导致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原理。学生这一课有一定的困难。教学目标:1、知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是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2、通过搜集资料、学习资料,了解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的种类和用途3、通过开科学讨论会,培养同学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习惯、兴趣和能力4、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5、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知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是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学习难点:通过搜集资料、学习资料,了解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的种类和用途。教学用具:教师:搜集人造卫星和飞船的资料、邮票和图片。学生:搜集人造卫星和飞船的资料、邮票和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入题预习上次课要求同学们在家里搜集有关人造卫星与飞船的资料,现在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检查一下。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1、组织学生召开科学讨论会。(1)教师谈话: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知道的人造卫星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请代表在全班交流。(2)小组交流,并且每组组长做好纪录,将本组搜集的资料可以贴在大纸上。教师巡视。(3)每一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将本组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同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看法,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讨论。当一组发言,讨论完毕后,下一组再发言,再讨论。(4)讨论会开始,由科代表主持,教师可作为一分子参与讨论,有时可以给他们帮助。(5)提问:通过开科学讨论会,你有哪些收获?(6)小结:刚才同学们召开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科学讨论会,在讨论会上,每一组同学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及用途,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虽然有的同学的看法不一致,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由。通过讨论同学们对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探索太空,探索宇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学习课本资料。(1)谈话:刚才大家讨论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下面大家看书52页,请大家仔细阅读这段资料,看看与我们刚才的讨论是否一样。(2)学生阅读资料,教师巡视。(3)提问:这段资料告诉了我们什么?(4)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5)提问:这段资料告诉我们的信息与刚才大家的讨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6)小结。按照卫星的用途,可以将卫星分为三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1、按照卫星的用途,可以将卫星分为那积累哪几类?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入题预习1、上节课,我们召开了科学讨论会,学习了书上的资料,谁能说一说人造卫星分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2、谈话:今天我们将继续和大家共同研究这方面的知识。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1、了解不同的卫星的不同用途。(1)谈话:同学们看教材上的四幅图片,说出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2)教师提问:同是卫星传输的信息图片,我们看到的图片为什么完全不同?(3)学生猜测,形成假设可能是卫星的种类不同,或者是卫星的功能不同等等。(4)教师出示相关资料,供学生学习。(5)学生汇报学习结果。(6)教师小结不同的卫星有不同的用途,书中的几幅图分别是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所拍摄的照片。2、总结我们知道的人造卫星和用途。(1)提问: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道了哪些人造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用途?(2)谈话:请大家将自己所知道的填写在课本的54页。每总结出一条,就给自己评一个“优”。看谁得的优多。(3)学生活动,教师观察、巡视。(4)学生汇报(5)小结:通过研究同学们知道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卫星有不同的用途。3、了解载人宇宙飞船的情况。(1)提出问题: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宇宙飞船?(2)小组讨论:(3)汇报讨论结果。(4)谈话:说说你所知道的载人宇宙飞船的情况。(5)看书55页,学习宇宙飞船的资料。(6)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设计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1)提问:通过学习我们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有了一定的了解,你希望有一个怎样的人造卫星或者宇宙飞船呢?(2)谈话:把自己的设想画出来,并取一个名字。(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17、人造卫星与飞船按卫星的用途,可将卫星分为三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科学卫星:使用各种探测仪器,探测空间环境和观测天体;技术试验卫星: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应用卫星: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卫星,数量最大。包括(通信、气象、侦查、导航、测地等卫星)作业设计:科学长江作业第17课人造卫星与飞船1、必做:一----------三题。2、选做:第四题。第18课运载火箭教学内容:运载火箭。主备人:李红群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分三个部分:1、介绍国内外著名的运载火箭及运载火箭的组织结构。2、了解火箭工作的基本原理。3、指导学生制作火箭,比比谁的“火箭”飞得高。学情分析:学生对运载火箭这课很感兴趣。但学生对火箭上升的原因还不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反冲原理、火箭的发射过程。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2、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3、了解多级火箭的发射过程。4、通过实验探究和制作,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5、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6、体会航天事业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学习难点:了解多级火箭的发射过程。教学用具:教师:发射火箭的录像或图片学生:气球、喷气车,可旋转的大塑料瓶、水、打气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入题预习1、播放视频——2005年10月12日9点整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的精彩瞬间。2、学生描述发射瞬间火箭运动状态。3、观看一些火箭图像。使学生知道飞向太空是人类千年的梦想,要进入太空就必须有足够的速度,目前采用的推进工具是火箭。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1、师:小结大家的假设,我们看到的火箭在飞行时,总是一部份向前运动,另一部份向反方向运动,在我们生活中有这种类似的运动现象吗?2、师:我们能借助这些现象,做实验来证明我们的假设吗?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师生对提出方法作适当评价。4、教师演示自动喷水器。它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吗?制作自动喷水器需要哪些材料?我们做实验时要注意观察那些现象?5、学生讨论并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要认真观察实验并提出问题:如:向筒内倒水后有什么现象?水从喷口向哪个方向喷出?筒朝哪个方向转动?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除了火箭,生活中你还知道那些反冲现象?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入题预习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反冲现象,今天我们来做模拟火箭。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1、观察“火箭”的结构,明确模拟火箭的制作材料。(1)小组观察并讨论,并作记录:“火箭”有哪些部分组成?制作“火箭”需要哪些材料?“火箭”起飞的动力从哪里来?2、分小组制定做火箭的方案3、教师要求:(1)记录时力求文字简练,提倡图文并茂。(2)提倡记录预测结果。(3)思考:需要装多少水?水的多少影响火箭的飞行吗?需要打多足的气?空气的多少影响火箭的飞行吗?4、小组交流方案,并相互质疑。教师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先要明确学生的意图,针对核心问题进行质疑。对不能达成共识的方面可做记录。5、小组按设计方案做火箭。6、分小组放飞火箭7、教师要求:(1)装水,打入气体,增大封闭气体的压强,在水火箭尾部加接一根轻绳,便于实验安全和回收方便。(2)请仔细观察“水火箭”起飞后的现象,作好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记录。(3)按照设计方法反复做几次,如果需要可以修改设计方法。(4)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器材,做好交流准备。8、小组交流放飞火箭中的现象,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法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解释火箭飞行的道理:火箭飞离大气层,必须自带氧化剂,火箭的飞行主要靠向后喷出燃气的反冲作用。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第18课运载火箭火箭做要靠向后喷出燃气的反冲作用,飞上天空的。实验:把气球吹足气,分别把口朝向各个方向,松开手、发现气球朝着相反的方向飞出去。作业设计:科学长江作业:第18课运载火箭1、必做:第题。2、选做:第题。第19课无限宇宙教学内容:无限宇宙。主备人:李红群教材简析:本课是“宇宙”教学单元的总结课,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以及现在人们所知的宇宙的构成,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问题。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意识到,宇宙不是虚无缥缈的,宇宙是物质的,宇宙是运动的,宇宙是一个无限的世界,。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非常大。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太阳系、银河系的有关知识。同学们通过媒体知道宇宙不是虚无缥缈的,宇宙是物质的,宇宙是运动的,宇宙是一个无限的世界,。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非常大。学生应该容易接受。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2、搜集整理资料,并对其解释和说明。3、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4、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5、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学习难点:搜集整理资料,并对其解释和说明。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教学用具:挂图或投影片——银河系、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入题预习从地球到太阳系,从太阳系到银河系,随着人类不停地探索,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前面我们对太阳系、银河系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学习。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的宇宙的构成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1、小组活动:猜想: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的宇宙的构成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在活动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在组内交流,对组里的意见进行整理,并用图或文字进行记录。2、全班交流。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适当进行板书。特别对有不同的想法的学生要求进一步陈述理由,突出矛盾,引发后续学习的焦点。焦点问题如:(1)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不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发热的恒星?还有哪些天体是恒星?(2)我们的太阳与银河系是什么关系?太阳在银河系的什么位置?(3)银河系是不是整个的宇宙?人们把银河系以外的恒星集团叫什么?3、带着问题,观看录像。4、根据录像内容,解答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问题。5、小组活动:根据现在人们已知的情况,用卡片,按从大到小、从远到近的顺序摆出宇宙的构成图。要求在小组内先画、再摆,然后说明图的内容。6、小组汇报:展示宇宙的构成图,并说明图的内容。指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1、谈话,从古到今,人们用哪些工具和技术观察宇宙,都有哪些发现?2、小组讨论,并作记录。3、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记录,关注不同的意见。4、师生小结:随着探测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5、整理学习:按照观测工具和技术发明的顺序,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进程进行相对应的整理,并填写课本61页表格。观测工具与技术出现认识宇宙的进程6、学生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7、随着科学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