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战场形成了三条战线(如右图),其中有奥匈帝国参战的是A.B.C.D.2.《剑桥战争史》中写道,“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他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该材料反映了德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实力的劣势B.社会矛盾的尖锐C.军事生产的膨胀D.军事战略的失误3.1919年4月22日,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这里的“困难局面”应该指A.美与英法在分赃问题上矛盾尖锐B.德国强烈抗议英法美的制裁措施C.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给英法美施压D.意大利懊恼之余退出了巴黎和会4.国际联盟的建立问题是巴黎和会的重要议题,主要战胜国在这一问题上各怀鬼胎。下列最能体现当时法国意图的是A.国联盟约应作为和约的组成部分B.要把种族平等原则写入国联盟约C.和会必须首先讨论建立国联问题D.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5.1921年8月21日,美国总统哈定正式邀请英、法、日、意、中五国参加华盛顿会议。下列对美国积极筹备召开此次国际会议的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A.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B.处置德国及维护世界和平C.谋求拆散英日同盟的途径D.力图削弱英日的海上力量6.德、法、英、比、意《相互保证公约》中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这一规定表明A.该公约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B.德国已经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C.该公约增强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D.德国开始撕破了《凡尔赛和约》7.1930年,希特勒在一次演说中说,“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那他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德国)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对希特勒所谓的“空间理论”出台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大危机的爆发B.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C.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8.20世纪30年代下半叶,丘吉尔曾发表言论指出,“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丘吉尔“中立”的理由最有可能是A.对纳粹德国存在着畏怯心理B.遵守《慕尼黑协定》C.支持绥靖政策以求国家安全D.对集体安全落空的失望9.下图为二战期间波兰的形势图,对图中①这条界线的形成有关联的是A.《布列斯特和约》B.《凡尔赛和约》C.《洛迦诺公约》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0.右图①②③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的地点,其中有中国参与发表重要文件的是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1.美国前国务卿赫尔曾说,“在战时和战后(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筹建国际组织和在东方实现稳定和繁荣,承认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与俄、英、美三个强大的西方盟国具有同等地位的大国(是很有必要的)。”赫尔承认中国大国地位的真实意图是A.顺利推进联合国筹建的工作B.实现远东地区的稳定和繁荣C.强调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D.推进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12.“古代的学术,是和宗教合而为一的;到后世才从宗教中分了出来。古代的学术,是贵族所专有的;到后世才普及平民。”材料中所说的“后世”开始于A.春秋战国B.秦朝C.隋唐D.鸦片战争13.“或许因为他(太宗李世民)本身带有少数民族血统之故,因此无论胡汉,都能一视同仁。这种作风对有唐一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体现唐太宗“这种作风”的是A.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B.选其(突厥)酋长,使入宿卫C.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D.对宗教一体扶植,“示存异方之教”14.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下言论中,与孔子这一观点相似的是A.“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B.“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C.“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D.“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15.列宁说:“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下列选项中体现“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相容的有①克伦威尔成为终身护国主②华盛顿担任美国第一位总统③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④袁世凯称帝,建立中华帝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6.“他(华盛顿)担任第一任总统时的坚定态度和树立的榜样限制了党派之间的激烈斗争,把国家的分裂推迟了六十年。”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主持制定联邦宪法平衡南方和北方的利益B.宣布“严守中立”,使美国避免卷入欧洲战事C.网罗人才,使南北方、各党派等集团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D.发表告别辞,告诫大家要摈弃党派的意见,维护联邦的统一17.以下拿破仑的活动中,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奥斯特利茨战役②把法兰西共和国变为法兰西帝国③登上欧洲大陆霸主宝座④颁布“大陆封锁令”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18.有学者指出:“(21世纪)发达国家的资本回报率保持在每年4~5%,而GDP的增速为1~2%,而雇佣工人工资的增速则更低。”这一分析可以用来证明马克思的A.科学社会主义B.剩余价值理论C.唯物主义史观D.国家学说19.有学者在评价某一经济政策时指出:“它是列宁在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的一种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材料中“‘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是指A.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B.实行星期六义务劳动制C.租赁制等方式的国家资本主义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20.“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以下选项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实现了“驱除鞑虏”的目标B.抗日战争打败日本侵略者,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1949年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的独立D.现代民族国家指的是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现代化国家21.A、B、C、D四位同学分别对詹天佑和中国铁路史做了研究。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第一步第二步A阅读《詹天佑评传》,了解詹天佑与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得出詹天佑一面支持保路运动,一面推动铁路建设的结论B参观“中国铁路博物馆”,了解中国铁路发展史得出“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是中国铁路建设技术落后造成的”观点C参观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观察“人”字形路线,体会技术难题的突破得出“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的结论D查阅詹天佑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的言论得出“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的结论22.有学者评价牛顿:“以他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的荒谬”。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提出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B.运用了“假设—演绎”的研究方法C.提出引力中光线会发生弯曲的观点D.第一个充分运用了实验的研究方法23.世界文化遗产受到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希腊的某古迹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修复,由于使用黏合剂等材料不恰当,对古迹造成了破坏。这提示我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A.避免自然灾害侵蚀B.加强科学研究C.减少人为开发因素D.强化保护意识24.2002年,颐和园实施大规模维修。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元人民币投资,将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这体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是A.真实性B.完整性C.科学性D.慎重性25.某同学为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确定了主题并收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不正确...的是主题材料A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圣母玛丽亚大教堂B梵蒂冈的建筑杰作西斯廷小教堂C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创世纪》、《雅典学院》等壁画D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与施工米开朗基罗、贝贝尔尼26.金字塔和秦始皇陵分别代表了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的墓葬文化。两者的共通之处有①权力与地位的象征②“视死如生,灵魂不灭”的观念③仿照都城的建制布局④陵墓多是坐北朝南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7.有学者发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先秦),后来又发现刘向(汉)的《烈女传》有记载,“杞梁之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十日,而城为之崩。”唐代《杞梁妻》首次将故事时间移到秦朝时,并将“崩城”变成“崩长城”。这表明A.历史研究可以采用民间故事,但必须详加考辨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史学研究必须通过考古获取第一手资料D.历史年代越近,人们对于历史的评价越客观28.“中国5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有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的历史见证。”该材料描述的是ABCD29.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被誉为“昆剧之母”。故事细腻塑造了少女杜丽娘追求爱情的故事。根据昆曲的剧本结构推断,《牡丹亭》的结局最有可能的是A.杜丽娘与柳梦梅喜结连理终成眷属B.杜丽娘追求爱情不得郁郁而死C.柳梦梅高中状元抛弃杜丽娘D.杜丽娘与柳梦梅遭遇婚姻危机30.奥斯威辛集中营、戈雷岛有特殊的价值内涵。这类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标准是A.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型的天才杰作B.作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提供一种特殊的见证C.作为一种建筑物展现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阶段D.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分。)31.(15分)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24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时的演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威尔逊在1916年7月10日的一次演说(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参加一战的表面目的及其真实意图。(4分)材料二大事年表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1941年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底苏军取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1942年1月1日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6月美军取得中途岛战役的胜利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召开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1945年5月8日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中美英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二战的影响。(6分)(3)综合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分析二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5分)32.(13分)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问题上,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作出了各自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统的中国历史家一向在褒贬品评人物,在临到秦始皇头上则觉得题材之大,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