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1.美术新课标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出发,将(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划分为(“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综合·探究”)4个学习领域。2.美术新课标中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美术:艺术的种类之一。在历史上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4.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信息,阐述和评价。5.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审美: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7.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8.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均衡,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9.形式感:在美术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观以及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10.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等。11.感知: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受,辩认,识别,并与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过程。12.体验:身临情境或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13.美术创作: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14.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15.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16.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17.教学建议(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2)美术教学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18.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1)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价值:①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②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③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④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⑤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19.新课标的基本理念(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20.教学目标:⑴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⑵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同的原理。21.艺术态度:第一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作出积极的(或独特的)反应;第二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第三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22.“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和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23.“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是;⑴认识和理解(线条、明暗、色彩、空间、形状、质感)等基本的造型要素,并能用(节奏与韵律、多变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⑵通过(对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究和实验,发展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⑶通过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24.“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具体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和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25.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相关(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两项学习内容。26.“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目标?⑴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⑵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⑶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⑷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27.“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并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达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28.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目标:⑴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⑵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⑶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29.“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30.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目标:⑴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⑵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32.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创作活动包括(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33.“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区别与联系: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为特征)是上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而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后者更注重功能性。34.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35.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应注意: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要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其次,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再次,要高度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并将作品放入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作品中发掘人文内涵。36.基本素养:一是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所以,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仅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1、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简述视觉传达的主要功能和构成要素及领域。答: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视觉传达设计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它起着沟通企业——商品——消费者桥梁的作用。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在精神文化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感情和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主要有:(1)文字(2)色彩(3)图形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1)字体设计(2)标志设计(3)插图设计(4)编排设计(5)广告设计(6)包装设计(7)展示设计2、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渗透在美术教育中,对美术教育至少会产生几个方面的影响?答:(1)使美术教育工作者对艺术的理解更趋全面、合理,从而正确地实施美术教育。我们知道,人类的所有知识中,艺术是最具民族文化色彩的,这与科学精神和科学原理的普遍性特征差异甚大。人们对艺术的态度,往往是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出发的。因此,这可能导致对艺术内涵理解的狭隘性,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使他们认为自己所肯定的艺术是惟一正确或正统的艺术,而极端地排斥其他文化系统的艺术。这样无疑会使得美术的范围变得狭隘,同时也使得对美术本质的理解发生偏差。以这种错误或狭隘的美术观念来进行美术教育,将会误人子弟,导致错误或狭隘的美术观念得以流传。(2)加强对艺术的宽容心、民主观,有助于建立起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多元的和平社会。在我们的社会关系中,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对方的文化和习俗的尊重和理解。不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俗,就很难有和平的社会环境。但在美术中,独尊一种风格的现象仍然存在。如美术史中长期存在的“欧洲中心主义”,就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体现。“欧洲中心主义”体现的是欧洲文化的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伤害了其他民族和国家人民的自尊和感情。在现代社会,这恰恰是违背多元文化和国际理解的原则的,违背了当今社会人类相处的基本原则,因而在实质上也违背了和平的原则。只有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稳定的民族和国际关系。因此,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扩展了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美术体验。单一的文化观念,所导致的对单一美术的认同,必然使得美术课程内容的选择范围非常的狭小。这种狭小的内容范围,与学生渴求心灵的丰富性的愿望是不相适应的。只有在多元文化的观念基础之上建立起的多元美术观念,才能使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变得更加充实,而且所提供的视觉样式更加丰富。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