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CPK为什么在1.33到1.67为什么Ppk总是小于Cpk?因为前者有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引起的变异,后者只有普通原因引起的变异。前者叫过程性能指数,后者叫过程能力指数。性能表现总不可能超过能力。一个人能挑100公斤。一般总不会老是挑100公斤。因此,Cpk是过程最好的状态了。那么,是否会有可能发生?会的。要改变普通原因。因为,普通原因中包括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如果这些普通原因中有变化。譬如,通过DOE试验来选择合理的因素匹配,这是提高过程能力的做法。必须领导来抓才有可能。或者,无意中错用的原材料比原来好了,操作方法无意中改变了……。应当及时查明原因,把它固定下来作为新的固有因素。新的普通原因。最近看到有些贴子在讲过程能力指数。小于1.33我想大家都知道,过程能力不足。改善。我就不讲了。最激烈的是CPK能不能大于1.67.在此我主要针对此观点发表个人观点。CPK不能大于1.67我们为什么要做质量?A、满足客户要求。B、提高企业形像,以赢得更多的客户。C、降低成本。主要也就这三点,那么重点是什么,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盈利”这才是最终目的。A、B我想就不用我说了,大家都知道。主要讲一下C。C点就是CPK不能大于1.67的关键所在。降低成本,因我们做了质量管理,所以我们会减少客诉索赔等成本。而如果我们一畏的去做质量管理,那么我们质量管理的成本,将必然会上升。在我们应用统计学函数,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的一个交点。在这个交点质量成本最低质量效果最好。这也就是一个专门的学科《质量经济》。如果我们的质量超过了交点,那么质量不会再有很大的上升,而成本却在上升。这也就是CPK为什么是在1.33到1.67.1、您前面提供的资料,是根据传统3西格玛理论写的。您可以看,该资料中统计数据也是在95年以前的。这个3西格玛原则统治了质量界几十年了。我们国家好多组织还在利用GB2828做检验的那些组织,都是根据这样的理念在抓质量管理的。落后了。GB2828是根据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05E编制的。1996年美国就用MIL-STD-1916作废了MIL-STD-105E。可见大体的情况了。2、关于过程能力指数是否有区间问题,通常对临界(严重)的质量特性。Cpk大于等于2,重要的特性Cpk大等于1.67,一般的特性1.33可以了。应当说,这些都必须根据顾客满意的原则来确定的。3、您提出有多少组织是预防类型的?过去我得到的数据,大约10%以上的组织是执行预防类型的。但是,这些组织对社会的贡献大大超过这个百分比。最近的数据没有见到。凡是真正在搞六西格玛管理的,搞得好的组织,都应当是执行预防类型的。為什么在PPAP中,Ppk要定在至少1.67,而制程穩定后計算的Cpk卻只是要至少1.33?除了標準的要求,計算公式不同外,能不能從實際的作業面解釋下,謝謝!我理解1、PPAP中要求Ppk1.67。不是要求Cpk。因为,开始,往往收集到的样本数据量少,难以判定过程是否稳定。因为,计算Cpk必须先要判定过程稳定。于是,只要把收集到数据算总的,不管是否有特殊原因引起的变异了。得到的就是Ppk。因为,有可能过程不稳定,于是要留有余地。把Cpk1.33提高到1.67。2、到过程稳定了。计算得到的Cpk就只要1.33就可以了。这里容许有一个西格玛的漂移了。3、以上都是根据三西格玛原则来决定过程能力指数的。根据以往的实践证明,当过程稳定后,99.7%的数据会落在中心两边个三个西格玛范围内。这六个西格玛就是过程能力。它和规格没有联系的。决定于过程固有特性。以往实践证明,当过程能力达到6西格玛的时候,质量成本是最低的(见4)。所以采用三西格玛原则。我们把顾客要,公差T放进去对比,如果过程实际的中心没有偏移,也就有99.7%是合格品。产品规格T除以6西格玛=Cp;根据经验,容许中心有一个西格玛的偏移。这样就是Cpk了。这样T应当左右个4个西格玛。计算得到了Cpk=8西格玛/6西格玛=1.334、顺便告诉您,以上3条中的三西格玛原则已经落后了。实践证明,这样的观点不符合实践情况了。限于篇幅,不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