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robve2009-5-10教学目的:1.理解孔子“仁”的内涵及其对于生命的尊重。2.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3.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文常识。教学重难点:感受语言,理解孔子“仁”的内涵。教学方法:质疑、评析。教学课时:1-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谈社会责任感的时候说到“鸟兽不可与同群”,人的社会性属性决定了人是不能脱离他人而存在的,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只能是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我们理应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做贡献,理应积极地入世。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那么,人与人之间怎么才能和平相处呢?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无法逃避的、必须得以较好地解决的问题。孔子的思想正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二、知识梳理1.3分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记得句子多。2.翻译一些重要的句子。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⑤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⑦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勾注一些重要的字词句。实词:克、归、由、目、敏、怨、言、病、方虚词:其、以通假字:知、错、乡特殊句式:富哉言乎!(主谓倒装)仁以为己任。(介词宾语前置)三、“领悟‘仁’的思想,说出‘仁’的内涵”,把握文本思想。人们一般都承认,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按照《说文》的解释,“仁”字,是会意字,从人,从二,是亲的意思,也就是说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礼记·经解》说:“上下相亲谓之仁。”孔子自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也就是说,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道”,而以德为学说的根本依据,以仁为处世为人的依归,而存身于六艺之中。可见“仁”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1.“仁”的内涵①即“仁爱之心”,就是要“爱人”;这是樊迟问仁时孔子的回答,比较接近“仁”的定义。樊迟问仁时同时还问“知”,孔子回答是“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可以翻译为“用正确的替代错误的(举直错诸枉),就可以改正错误(能使枉者直)。”那什么是正确的(直),什么是错误的(枉)?很简单,礼,是正确的,是“直”。非礼、失礼、乱礼、坏礼,都是错误的,也都是“枉”。“举直”而“使枉者直”属于“仁”,知道什么是“直”属于智,“举直错诸枉”是仁智之事。②“爱”以“亲亲之爱”为本。2.“礼”和“仁”的关系:“仁”为礼乐之本;礼是外在的规范,仁是内在的自觉。【补充阅读】①.“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孔子认为我们之所以要有礼要有乐,就因为人们有爱心。爱心是需要表达的,表达的方式就是礼和乐。②.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显然礼乐的根本就是“仁”也就是爱心。有没有爱心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能不能实践礼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这就叫“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因此礼坏乐崩决不是礼乐制度出了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性出了问题,人心出了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回爱心让世界充满爱。3.如何做到“仁”从自己做起:①态度上,“我欲仁”;②自处上:“克己复礼”;③处世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消极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积极的)④具体实践上(补充):讲原则,讲分寸【补充阅读】原则:或曰:以德报德,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道德修养↓处世行为宰予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篇》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分寸: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必也狂狷(2)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4.“仁”的价值①“仁”的利害关系:“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当权者以“仁”“知人”,可“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②因此,我们应当“仁以为己任”,甚至“杀身以成仁”。四.拓展,“仁者见仁”,说出我们身边的“仁”。人们对孔子学说有种误解,认为孔子学说扼杀个性,否定自我。这是完全错误的。从伏羲氏开始,中国文化就是以人为世界的主体,而以天地万物为客体,对天地万物的考察都是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这是对人在宇宙之中的地位的认定。但是,是不是人就高于天地万物呢?不是,我国古人把人看作与天地万物齐同的平等关系,所以,天地人合构成“三才”,人要爱万物。其次,从人的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来看,孔子学说中的“推爱”,也必须先有自我爱恶欲的体认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体系中体现的非常明确,如果没有修身(自我的修养),根本谈不到其他。所以,杜维明先生说孔子学说是“为己之学”。人不爱己,怎能爱人?人不自尊,怎能尊人?所以,在人己关系中,孔子学说并不是强调牺牲自我。“仁”是治国从政、修身齐家的根本的思想要求,而仁道的实现要靠“克己”,这实际上就是对“仁”的实施方法的概括解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对其方法的更为具体的解说。孔子认为“仁”字说起来容易,但是“为之难”(《颜渊》),有了这一解说就使得“仁道”具有了非常强的可行性,也可以说它架通了从现实到理想的桥梁,因此,它就具有了相当重要的意义,要处理好人己关系必须推己及人。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又能看到哪些“仁”,和“不仁”,是否有时候该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来衡量一下五.拓展与训练。1.观看视频:百家讲坛易中天《诸子百家之儒墨之争:孔子的药方》于丹《论语心得-处世之道》2.完成课练板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仁”的内涵①即“仁爱之心”,就是要“爱人”;②“爱”以“亲亲之爱”为本。2.“礼”和“仁”的关系:“仁”为礼乐之本;礼是外在的规范,仁是内在的自觉。3.如何做到“仁”从自己做起:①态度上,“我欲仁”;②自处上:“克己复礼”;③处世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消极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积极的)④具体实践上(补充):讲原则,讲分寸4.“仁”的价值①“仁”的利害关系:②因此,我们应当“仁以为己任”,甚至“杀身以成仁”。公开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课稿robve2009-5-10高二《语文》必修课教学已经结束,选修的“选”有无穷的空间。而我十分看重《先秦诸子选读》。现代中国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思想和文化的传统正处于放逐、迷失之后的恢复时期。我们不得不时刻反思,我们现在到底应该信仰什么?我以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是不应该被放弃的,且应该体现在全民基础教育之中。因此,引导中学生阅读先秦诸子就有文化传承的意义。而且,先秦文化以及《论语》《孟子》等的精神并没有在我们当下的文化生活中消失,应该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我们国家的政治政策之内,这只需要我们正本清源,略做引导就可以明了,可以弘扬。这是前一时期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于丹教授讲《论语》大受欢迎的原因。不管我们的祖国过去经历了什么,先秦诸子作为思想文化先驱,他们的脉搏始终在中华大地跳动。接触《论语》,首先要解决语言障碍。但我希望学生能够在比较古今汉语的异同的同时,领悟孔子课堂的随意与活跃气氛,学习谈话艺术,把握思考与学习的方法。所以我不仅要求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句,还要求学生们能熟悉一些精彩语句。我设置的第一个重点就是“感受语言”。本课辑录的《论语》段落有个核心问题,“仁”。孔丘老师的学生都纷纷提问,孔丘老师也一一回答。但“仁”的内涵是什么?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任何定义都是片面的。对此我做了由内而外的系统分析。用质疑、评析的方法,把课文按系统顺序进行重新编排串讲,并借助一些补充的材料,让学生们对“仁”有感性的认识,理性的把握。为此,我设置的第二个重点是“领悟‘仁’的思想,说出‘仁’的内涵”。经典重读,经典的当代性是不可不考虑的,“仁”只是孔子的“仁”吗?在今天,还有“仁”吗?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的国家政治纲领,我希望学生能够指认现在生活中的“仁”与“不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一直存在,且无所不在。组织课堂讨论,由学生说出,可多可少,可深可浅,训练我们的课堂语言表达。“仁者见仁”,这是我设置的第三个教学任务。课后布置两个课外作业,一是观看相关专家的讲座视频,深化认识。二是完成课练,巩固基础知识。为了应对高考,有必要在课外更多地接触《论语》,并建议学生搜索查找更多相关文章自行阅读。超越应试教育的藩篱,让先哲的思想甘露真正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补充阅读【原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译文】礼呀礼呀,难道就是玉器和丝绸?乐呀乐呀,难道就是金钟和皮鼓?【评析】也就是说:礼难道就是礼物,乐难道就是乐器?当然不是。那是什么?是仁,是爱。这点在孔子那十分明确。孔子认为我们之所以要有礼要有乐,就因为人们有爱心。爱心是需要表达的,表达的方式就是礼和乐。比方说父母去世要披麻戴孝守丧三年,就是为了表达爱心。【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评析】这段话中阐述了“仁”与“礼”和“乐”的关系。仁,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礼和乐,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礼和乐,都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如果说,“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那么,“仁”则是这个核心的基础。【原文】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1),期(2)可已矣。”子曰:“食夫稻(3),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4)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予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篇》【注释】(1)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2)期:音jī,一年。(3)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4)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译文】宰予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予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予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评析】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予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孔子的意见是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批评宰予“不仁”。其实在孔子之前,华夏族就已经有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经过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道德制度化,一直沿袭到今天。这是以“孝”的道德为思想基础的。【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