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爱护及环境教育的探微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和动物专家们一致认识到让珍稀动物麋鹿恢复种群的唯一有效途径是实施重新引进工程,并及时启动了麋鹿重新引进国际友好合作项目,得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等组织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种群乌邦寺主人贝福特公爵后代的鼎力相助。经过多方磋商和论证,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麋鹿重引进的条件日趋成熟,于1986年在麋鹿野生绝灭地之一———江苏大丰滩涂湿地建立了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并于同年8月从英国乌邦寺等7家动物园和公园引进了39头麋鹿,现已繁殖到1902头,分别占中国和世界总数的60%和45%。目前,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麋鹿外,还有兽类20种、植物499种、两栖爬行动物27种、鸟类315种、鱼类156种、昆虫599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物种共有34种。经过多年的努力,江苏省大丰地区已经建成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麋鹿数量最多、基因库最丰富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大丰麋鹿的重引进已成为中国野生动物重引进的成功范例。1麋鹿文化的兴起与挖掘麋鹿文化是指历史上有关麋鹿的诗词歌赋、美术、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文学作品。目前,还应该包括烙有麋鹿字样的有关商品和人为活动。麋鹿自1986年8月重引进以来,其中的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及麋鹿文化得以复兴。以世界著名鹿类专家丁玉华为代表的科研人员,从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在麋鹿科学研究领域里独树一帜,先后撰写了《中国麋鹿研究》、《麋鹿的故事》、《麋鹿研究与保护》、《麋鹿图谱》、《大丰麋鹿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麋鹿诞生记》、《走近南黄海湿地》、《麋鹿研究与管理》等专著,发表科研论文90多篇,获得部省级成果9个。以大丰人杨国美为代表的摄影家将麋鹿行为及其栖息地拍摄成2集麋鹿摄影集,作为礼品赠送于客人。以大丰文化人马连义为代表的作家先后编撰出版了3辑麋鹿文化丛书,共36册。1993年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了江苏省大丰野生麋鹿研究会,1999年成立了东方麋鹿文化研究会,以保护区为平台,以麋鹿文化为载体,吸引了社会上众多的有识之士,从历史、自然、人文、科学等领域全方位地对麋鹿物种进行探索与研究。多年来,保护区与研究会联合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麋鹿文化活动。“千禧年话麋鹿联欢会”、“话麋鹿历年沧桑”、“麋鹿的历年回归儿童书画展”、“著名诗人麋鹿年会”、“麋鹿世纪行摄影展”、“家乡的麋鹿节征文”、“麋鹿诗歌朗诵会”、“麋鹿杯棋牌(排球、蓝球、象棋)大赛”等活动,丰富了麋鹿文化内涵。麋鹿牌蚊香、毛巾、扑克、早酥梨、味精、油漆等一批商品的出现,更加增添了麋鹿文化的品牌效应。保护区所在的大丰市借助于麋鹿文化,先后成功地举办了7届中国大丰国际麋鹿节和3届中国大丰麋鹿生态旅游节,一种以“麋鹿为媒、政府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给投资商提供了无限商机,将大丰地方的各行各业推向了市场、推向了世界,扩大了大丰地区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先后吸纳了300多亿元的外资,发挥了麋鹿物种及其文化品牌应有的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也给麋鹿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一个县级市域内,保护区和地方政府能将一个物种全方位地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向世人展示麋鹿的历史、自然、人文、科研的深刻内涵。这些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大餐已成为地域文化支柱产业,并时时展示在世人面前,这在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是不多见的(表1)。为此,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野生动物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湿地科普教育示范区”和“全国环保教育基地。2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人们在观赏野生动物时是带有感情的,尤其是观赏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时更是如此。麋鹿是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丰野生麋鹿研究会、大丰东方麋鹿文化研究会,借助于麋鹿重引进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集麋鹿的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科技文化为一体,借助于麋鹿画集、科研专著、论文集、碟片、网站、诗会、晚会、摄影大赛、体育比赛、影视作品、邮品发行等,吸引社会众多力量关注麋鹿及其生态保护。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旨在原生地尽快恢复麋鹿野生种群,该工作历经重引进的风土再驯化、半野生放养和完全野放3个阶段,并分别于1998、2002、2003、2006年实现了人工有计划麋鹿的野生放养工作(共53头),目前其种群达182头。任何一个野生物种离开生存环境谈其保护都是毫无意义的。野生动物的生存必须具备3个基本环节,即食源、水源和隐蔽场所,而且各环节缺一不可。当人们提到大丰保护区,便会联想到麋鹿的祖先是在这儿吗、为什么要把麋鹿重引进到这片滩涂湿地上等一系列问题。保护区的环境教育就是利用各种媒介(如展板、缩微景观和电教多媒体等)将栖息地保护与麋鹿生存之间的重要关系展示给人们。自然资源是社会共同的财富,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存在,其保护工作仅凭保护区自身单薄的内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当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办法、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保护区独特的环境教育资源优势,让人们树立野生动物离开了环境就无法生存的理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大丰保护区已将标本制作、图片展示、电教、石刻、岩画、瓷刻、网站、影并展、比赛、生态旅游、招商引资与大丰麋鹿保护有机地融为一体,并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让人们在参观麋鹿和保护区自然景观的过程中,让人们在感触美、欣赏美、熏陶美、吸收美的同时,去体悟美、传播美、实践美,使人们树立有“保护自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理念。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终坚持走“以科研促保护,以旅游促发展,以教育提素质”的发展之路。早在10年前,就在周边社区乡镇、学校、企事业单位选聘了100名团委书记担任“麋鹿保护义务宣传员”,充分发挥社区青年骨干知识性强、思想活跃、接触面广的优势,让“保护麋鹿、保护湿地”的理念渗透到各行各业。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还联合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依托已建立的大丰市第六小学、第四中学及大丰高级中学等,将环境教育作为地方特色教育来抓,有力地推动地方学校课堂生态教育的发展。《美丽的东方绿洲》、《这里有片湿地》、《麋鹿》、《湿地六小》等一批乡土教材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产生了较好的教育示范作用。2009年6月,由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起的“华东地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联盟”成立,来自华东6省1市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50多位主要负责人和代表以及驻本地武警官兵、社区领导、青少年学生共100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会后,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50多位主要负责人和代表就如何开展环境教育进行了研讨,互相交流了经验。该联盟的成立,不但加强了互相之间的联系,而且增进了友谊,也开创了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体”的先河。此后,该联盟分别于上海九段沙、山东东营、浙江天目山相继举办了年会,其果实累累。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积极利用科普日、野生动物日、湿地日、环境日、爱鸟周等时机走进大中小学校、机关、社区及周边城市,开展正常性的环境教育活动,还不断地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使环境教育活动常有常新。为此,CCTV1、CCTV2、CCTV4、CCTV7、CCTV10、英国BBC电视台、日本NHK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中国日报》、《香港文汇报》和《中国绿色时报》都对大丰麋鹿保护和环境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目前,环境教育正引领着大丰保护区的麋鹿保护和生态旅游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在我国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是不多见的。值得欣慰的是,大丰保护区如火如荼开展的环境教育,已引起当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江苏盐城市中考英语试卷中曾经出现了大丰麋鹿重引进和国际重要湿地的6分阅读理解试题,首次让麋鹿走进了试卷,是少见的。后来,盐城中考试卷中又出现了大丰保护区保护动物典型代表人物2分选择题,更是少见的。2011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中出现了江苏沿海(大丰保护区范围内)互花米草生物入侵2分选择题,更是罕见的。这些都是培养中小学生从小就应该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生动范例,也是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社会效益和环境教育效果的具体体现。3小结(1)通过麋鹿文化的挖掘,可以感觉到每一个保护物种都是一种文化,关键取决于人们的认识、观念和做法。例如,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所列的多种药物均系动物、植物的一部分或全部或其副产品。这种以物种为主体的药文化已被国人传承了几千年,仍在不断发扬光大。(2)每个自然保护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底蕴,应当引起该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而且要留心搜集、用心整理、精心设计、悉心表现。比如“熊猫文化”和“丹顶鹤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且家喻户晓。(3)环境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中央提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服务的,其主要目的是唤起人们共同维护地球村,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4)自然保护区是天然物种种质基因库,自然保护区开展环境教育是加强社会共管的需要,是吸引社会公众,尤其是吸引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更多的居民,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而支持和参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5)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如果能进课堂、进课本以及进试卷,让青少年从小就接受环境教育,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麋鹿爱护及环境教育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