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王列-第十一章-纪录片的编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纪录片的编辑编辑艺术就是选择的艺术,就是有的放矢地去选择特定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选择富有形象化的故事和形象化的语言艺术。第一节叙事性编辑叙事性编辑的含义①叙事性编辑,根据片子的叙事要素来对素材进行分类、裁剪和编织,力求把作者所要表达的叙事讯息(事件的发展脉络、人物的关系、空间的性质等等)通过最有效的途径,以最恰当的组合传递给观众。②叙事性编辑是按叙事蒙太奇的法则来对所拍摄的素材进行处理的,它出于叙事的目的,按事件的情节发展逻辑和时间顺序来对所拍摄的素材进行结构。叙事性编辑的特点①叙事性编辑常用来处理动作的连接,交代不同场面的转换和报道事件的进展,因此在效果上一般都追求节奏上的明快。②叙事性编辑重视形态和动作的顺畅和连续性,重视画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③叙事性编辑重视纵向组接画面叙事,大体按事件(故事)的发生、发展、深入、结束的顺序租借画面,结构作品,对横向结构和时空跳跃的组接趋谨慎态度。④叙事性编辑的技巧重视的是镜头的记录、揭示功能,几个镜头连接在一起时,在时间上是连续进行,在空间上是一个整体(即便不是同一空间)。叙事编辑的结构方式1、线性结构纪录片的唯一发展线索就是按时间顺序和情节逻辑逐步发展开的一系列事件场景。2、逆向结构按照一种戏剧性的规则,叙事的空间自由地从现在跳回过去,又从过去返回今天,来逐一地展示各个不同空间事物的存在状态和事件的发展状态,从而使各个不同空间形成有机的整体。叙事编辑的结构方式3、交叉结构围绕一个事件,以两条以上的发展线索齐头并进,交响式汇聚于纪录片的主题中。4、平行结构用交替插入属于各自情节片段的办法,同时从正面展开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以便于它们在对比的发展中形成一种意义上的关联。5、辐射结构叙事围绕一个主题分别朝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第一节表现性编辑表现性编辑的目的在于通过逻辑上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镜头对列组接,来暗示或者说创造一种寓意,抒发某种情绪,激发观众的联想。表现性编辑与叙事性编辑的区别①表现性编辑,能够深刻地表现客观事件更有哲理性的内容和更深层次的思想意蕴,更能够充分体现出作者的主观意图。更注重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主要功能是写意。②叙事性编辑,重在客观事实的陈述,主要功能是写实。表现性编辑常用的组接方式1、对比式组接对比式组接通过不同视听形象的组接对比,形成某种印象或结论。对比的要求是对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视形象之间具有可比性和差异性,缺乏可比性或差异微小的形象,难以构成对比效果。同类差异或异类共性都可构成对比。2、喻比式组接喻比式组接是常用的表现性编辑的组接手法之一。通过两种形象画面组接,产生一定的喻比效果,从而说明某些不具备具体形象又不宜直接说明的特定抽象含义。表现性编辑与叙事性编辑的区别3、象征式组接象征式组接是一种镜头组接对应关系,也具阐释和联想作用,是以具体形象对应上下情节所涉及之情之理,利用某种视觉形象来代表作品中的特定含义、内容,具有集中、简练、形象化的意义。4、烘托式组接烘托是运用各种表现手段对中心情节、事件关键处进行铺陈、渲染、夸张、描绘,或使中心情节、关键形象突显,或营造某种意境增强诗意,或酝酿某种情绪、观点、主张,目的是揭示被烘托情节的深层蕴含。5、重复式组接重复式组接运用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画面和声音)的反复出现,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第二节画面编辑画面组接的连贯的因素逻辑因素景别匹配因素缓冲因素逻辑因素的定义逻辑是思维的规律,是客观规律性。根据逻辑关系组接画面,也就是按照画面所表达的内容的客观规律来组接,要根据观众看画面时思维的规律来组接,使画面的视觉形象就像现实生活里所发生的一样,就像生活本身那样连贯、流畅。逻辑组接的分类①现实生活本身的逻辑:主要是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来组接。②电视的视觉思维:按照观众的思维规律,即视觉逻辑组接,使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从心里感受到连贯通顺,这是从逻辑因素保证画面连贯性的另一依据。缓冲因素的定义缓冲因素是通过画面主体运动动作的强调,运动方向等的缓冲和过渡,来保证画面的连贯性。“动接动”、“静接静”,这是组接画面时的基本规律,是指以画面主体相似的动态或静态作为连贯组接的因素。缓冲因素包括1、主体动作缓冲对主体动静状态不同的画面的组接,为了连贯起见,还要遵循“动接动”、“静接静”这一基本规律。前一组画面主体是动态的,后一组画面主体是相对静止的。2、运动镜头缓冲运动镜头的画面是动态的,固定镜头的画面是静态的,二者相接,也同样存在着动与静的关系。运动镜头的缓冲因素运动镜头都有起幅、落幅。起幅、落幅画面在运动镜头的动态中,又是相对静止的部分。因此,可以利用它作为缓冲因素。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相接的三种情况前一个画面都是固定镜头,后一个画面是运动镜头前一个画面是运动镜头,后一个画面是固定镜头前后两个画面都是运动镜头景别匹配因素同内容、同时空画面组接,需要画面景别多样,需要不同景别匹配。景别匹配,要尽量有角度变化,以增加视觉信息。在画面的选择中,还应考虑画面之间色彩、影调的和谐性。画面组接与接点的选择(一)动作剪接点动作剪接点,以画面中人物(或动作)的形体动作为基础,选择动作的开始、进行中,或是动作的结束来做剪接点。(二)情绪剪接点情绪剪接点,以人物的心理情绪为基础,根据人物情绪以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外在表情的夸张、渲染,在镜头长度的把握上,一般要放长一些,以“宁长勿短”的原则来处理。(三)节奏剪接点节奏剪接点使用的镜头一般是没有人物语言的镜头,它以事件内容发展进程的节奏线为基础,根据画面组接与接点的选择节奏剪接点的作用,是运用镜头的不同长度,来创造一种节奏—或舒缓自如,或紧张激烈。在选择画面节奏剪接点的同时,还要考虑镜头的画面造型特征、镜头长度与解说词、音乐、音响的风格节奏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声画的有机统一。第三节声音编辑纪录片中的声音,是指声音在纪录片中的艺术存在,是与画面共同构筑屏幕空间和屏幕形象的艺术形态。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的关系①屏幕空间和屏幕形象的塑造而言,画面与声音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②就表达情绪而言,由于声音与画面各自担任的职能及其自身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同的声画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绪和意义。声音的编辑声音的编辑是指纪录片中的人声(解说词、采访同期声)、音乐、音响(模拟音响、同期声效果音响)的选配,组接以及三者之间综合处理的技巧。人声的编辑在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和采访同期声是人声的两种最主要的形式。解说词要准确、明朗、生动,少而精,不能过满。同期声是纪录片风格的一个重要体现,它既是谈话人的自我塑造,又是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结构形式的基础。解说词的选配画面的特长在于形象塑造、细节描写等。解说词的特长在于叙事说理,但它应该说明画面没有或不可能说明的问题,而不能重复画面,还要有较多的停顿和间歇。采访同期声采访同期声是指画面上所出现的人物的同步话语,它是一种直接的真实语言声音。包括①主动型:即以采访者或主持人身份出现的人物的声音,用来讲述事实,发表议论。②被动型:即被采访者或被拍摄者的语言,用来讲观点,解释疑问,是被采访者面对观众有直接的交流感。③交流型:即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一问一答的语言或一群人的讨论语言,有较真实、较活跃的现场气氛。同期声的要求同期声讲话要简短、精练、通俗、口语化,要适合讲话人的职业、年龄、身份。如果讲话内容较长,可以采取分段剪辑,或者中间改用画外音(即插入资料片、图片等)的办法。人声录制的注意事项①采访同期声的讲话现场环境应与讲话内容或人物身份有一定连带关系,使环境中效果音响较好地烘托内容,体现出现场真实感,并对讲话的中心有所提示和引申。②注意录音话筒的方向、角度和距离,选择最佳录音点。③人声与环境音响强度的比例一般保持在7:3上下,不得干扰主信息传播。④要尽量保证讲话内容的连贯性,在必须剪辑的地方,要找上下两段内容的承接点或不同点进行剪辑。⑤在较长的同期声讲话段落中,常常在讲话的中间插入与讲话内容相关的照片、图片和资料镜头,以丰富讲话内容,拓展信息量,既可以将同期声转作画外音处理。人声的具体剪辑方式声音和画面同时出现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声音和画面同时出现,但声音却是从低过渡到正常位置画面结束在前,把声音适当地延后音响的编辑音响,又习惯称为“现场声”,包括环境声、自然声、人的欢笑声等等。现场声的普遍作用是渲染氛围和传达情绪,能有效地阐释画面,使视觉形象的某种深层蕴含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纪录片中的现场声还有传达信息的作用。音响的作用音响产生使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音响渲染现场气氛音响的编辑技巧声音可以在先,引导画面组接声音可有可无,有和无都是一种效果声音可多可少,可高可低声音可以越远越大声音可以变无为有,让一些“哑片”形成声画一体的整体效果音乐编辑的注意事项①段落过渡要自然,不要有明显的间断点;段落不要分得太碎太短;配乐素材宜集中不宜过于分散。②音乐的进、出要考虑规律的行进,开始的乐曲一般宜用上行乐句,结束句宜用下行乐句,两段音乐衔接处,要注意彼此之间调性上的关系。声音的综合处理—声画组合声画组合是将画面和声音这两大类信息形成整体,综合处理画面和声音,使画面和声音既有各自的表现特性,又达到声画协调、配合的高度统一,最终使电视作品成为一种相对完美的视听综合艺术。声画组合的方式1、声画合一声画合一,就是画面中的影像和它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同时消失,两者是吻合一致的。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强画面的真实感,提高视觉形象的感染力。这种关系是纪录片创作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2、声画分立声画分立,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同步相互隔离,即声音和发生体不在同一画面内,声音通常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声画分立意味着声音和形象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通过分离的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统一。声画分立的直接结果是,突出了声音的作用,使它从依附于形象的从属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元素,从而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段。声画组合的方式3、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分别表现不同的内容,它们分头并进而又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表现同一含义。声画对位的结果会产生声画原来各自并不具备的某种新寓意,通过观众的联想达到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观众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声画对位与声画分立的区别在于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前者是内容上的对比,后者主要是形式上的差异。第四节节奏把握节奏的概念节奏,是各种时间艺术的特性,也是影视作品的一种特性。是体现作品思想内容所需要和创作者艺术追求的动感效果,表现有限时间(长度)里作品结构布局和故事情节发展的关系并营造艺术悬念、冲突和某种特定氛围、意境的有效手段。节奏不是超然独立存在的,而是由内容产生,并仅仅为内容服务的艺术技巧和形式。节奏美感是内容美的具体表现。主要节奏形态1、外部节奏外部节奏是由画面上一切主体的运动以及镜头转换的速度产生的节奏。2、内部节奏内部节奏是由情节发展内在矛盾冲突或人物的内心情绪起伏而产生的节奏,可通过人物的言语动作及场面调度和剪辑手法来实现。外部节奏与动感视觉的对应关系1、景别与动感①大景别(远、全景),视野广阔、蕴含丰富。广阔视野中的动体,动感相对较弱。②小景别(特写、近景),狭小视野中的动体,动感相对较强。2、角度(方向)与动感直角度拍摄动体,动感相对较弱;侧角度拍摄动体,动感相对较强。3、镜头焦距与动感①广角镜头(短焦距)拍摄动体,纵向运动动感强,横向运动动感弱;②长焦距镜头拍摄动体,纵向运动动感弱,横向运动动感强。外部节奏与动感视觉的对应关系4、画面长度与动感长长组接动感显弱;短短组接动感显强。5、动静变化可以通过变速拍摄和后期特技加工,让不动体变动体,慢速变为快速,快速变为慢速。内部节奏营造叙事感染力处理内部节奏必须根据作品的内容和结构,仔细体会情节发展、人物心里和情绪变化,把握好作品的节奏脉搏,以便在编辑时找到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节奏。景别的递进(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叙事。循环式句子,使观众的情绪先上升后下降或先下降后上升,观众的情绪有张有弛,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的有机统一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是不可分离的,它们必须在编辑这道工序上完成一种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