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师必须掌握的20种电路分享作者:陈文超已被分享203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举报工程师应该掌握的20个模拟电路对模拟电路的掌握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层次是熟练记住这二十个电路,清楚这二十个电路的作用。只要是电子爱好者,只要是学习自动化、电子等电控类专业的人士都应该且能够记住这二十个基本模拟电路。中级层次是能分析这二十个电路中的关键元器件的作用,每个元器件出现故障时电路的功能受到什么影响,测量时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对故障元器件的处理方法;定性分析电路信号的流向,相位变化;定性分析信号波形的变化过程;定性了解电路输入输出阻抗的大小,信号与阻抗的关系。有了这些电路知识,您极有可能成长为电子产品和工业控制设备的出色的维修维护技师。高级层次是能定量计算这二十个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比值、电路中信号电流或电压与电路参数的关系、电路中信号的幅度与频率关系特性、相位与频率关系特性、电路中元器件参数的选择等。达到高级层次后,只要您愿意,受人尊敬的高薪职业--电子产品和工业控制设备的开发设计工程师将是您的首选职业。一、桥式整流电路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2、桥式整流电流流向过程:输入输出波形:3、计算:Vo,Io,二极管反向电压。二、电源滤波器1、电源滤波的过程分析:波形形成过程:2、计算:滤波电容的容量和耐压值选择。三、信号滤波器1、信号滤波器的作用:与电源滤波器的区别和相同点:2、LC串联和并联电路的阻抗计算,幅频关系和相频关系曲线。3、画出通频带曲线。计算谐振频率。一、微分和积分电路1、电路的作用,与滤波器的区别和相同点。2、微分和积分电路电压变化过程分析,画出电压变化波形图。3、计算:时间常数,电压变化方程,电阻和电容参数的选择。二、共射极放大电路1、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各极电流关系、特性曲线、放大条件。2、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用途、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的信号电压相位关系、交流和直流等效电路图。3、静态工作点的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三、分压偏置式共射极放大电路1、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用途、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的信号电压相位关系、交流和直流等效电路图。2、电流串联负反馈过程的分析,负反馈对电路参数的影响。3、静态工作点的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4、受控源等效电路分析。一、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跟随器)1、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用途、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的信号电压相位关系、交流和直流等效电路图。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阻抗特点。2、电流串联负反馈过程的分析,负反馈对电路参数的影响。3、静态工作点的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八、电路反馈框图1、反馈的概念,正负反馈及其判断方法、并联反馈和串联反馈及其判断方法、电流反馈和电压反馈及其判断方法。2、带负反馈电路的放大增益。3、负反馈对电路的放大增益、通频带、增益的稳定性、失真、输入和输出电阻的影响。九、二极管稳压电路1、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曲线。2、稳压二极管应用注意事项。3、稳压过程分析。十、串联稳压电源1、串联稳压电源的组成框图。2、每个元器件的作用;稳压过程分析。3、输出电压计算。十一、差分放大电路1、电路各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用途、电路的特点。2、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何放大差模信号而抑制共模信号。3、电路的单端输入和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和双端输出工作方式。十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1、场效应管的工作特点、场效应放大器的特点。各元器件的作用。2、放大过程分析。3、电压放大增益的计算。十三、选频(带通)放大电路1、每个元器件的作用:选频放大电路的特点:电路的作用:2、特征频率的计算:选频元件参数的选择:3、幅频特性曲线:十四、运算放大电路十五、差分输入运算放大电路1、差分输入运算放大电路的的特点:用途: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关系式图1是最经典的电路,优点是可以在电阻R5上并联滤波电容.电阻匹配关系为R1=R2,R4=R5=2R3;可以通过更改R5来调节增益。图2优点是匹配电阻少,只要求R1=R2。图3的优点是输入高阻抗,匹配电阻要求R1=R2,R4=2R3。图4的匹配电阻全部相等,还可以通过改变电阻R1来改变增益.缺点是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A1的负反馈由两路构成,其中一路是R5,另一路是由运放A2复合构成,也有复合运放的缺点。图5和图6要求R1=2R2=2R3,增益为1/2,缺点是:当输入信号正半周时,输出阻抗比较高,可以在输出增加增益为2的同相放大器隔离.另外一个缺点是正半周和负半周的输入阻抗不相等,要求输入信号的内阻忽略不计。图7正半周,D2通,增益=1+(R2+R3)/R1;负半周增益=-R3/R2;要求正负半周增益的绝对值相等,例如增益取2,可以选R1=30K,R2=10K,R3=20K。图8的电阻匹配关系为R1=R2。图9要求R1=R2,R4可以用来调节增益,增益等于1+R4/R2;如果R4=0,增益等于1;缺点是正负半波的输入阻抗不相等,要求输入信号的内阻要小,否则输出波形不对称。图10是利用单电源运放的跟随器的特性设计的,单电源的跟随器,当输入信号大于0时,输出为跟随器;当输入信号小于0的时候,输出为0.使用时要小心单电源运放在信号很小时的非线性.而且,单电源跟随器在负信号输入时也有非线性。图7,8,9三种电路,当运放A1输出为正时,A1的负反馈是通过二极管D2和运放A2构成的复合放大器构成的,由于两个运放的复合(乘积)作用,可能环路的增益太高,容易产生振荡。精密全波电路还有一些没有录入,比如高阻抗型还有一种把A2的同相输入端接到A1的反相输入端的,其实和这个高阻抗型的原理一样,就没有专门收录,其它采用A1的输出只接一个二极管的也没有收录,因为在这个二极管截止时,A1处于开环状态。结论:虽然这里的精密全波电路达十种,仔细分析,发现优秀的并不多,确切的说只有3种,就是前面的3种。图1的经典电路虽然匹配电阻多,但是完全可以用6个等值电阻R实现,其中电阻R3可以用两个R并联.可以通过R5调节增益,增益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最具有优势的是可以在R5上并电容滤波。图2的电路的优势是匹配电阻少,只要一对匹配电阻就可以了。图3的优势在于高输入阻抗。其它几种,有的在D2导通的半周内,通过A2的复合实现A1的负反馈,对有些运放会出现自激.有的两个半波的输入阻抗不相等,对信号源要求较高。两个单运放型虽然可以实现整流的目的,但是输入\输出特性都很差.需要输入\输出都加跟随器或同相放大器隔离.各个电路都有其设计特色,希望我们能从其电路的巧妙设计中,吸取有用的.例如单电源全波电路的设计,复合反馈电路的设计,都是很有用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如果能把各个图的电路原理分析并且推导每个公式,会有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