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文献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摘要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地位突出、影响广泛,但就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由国际化背景到中国的自身条件和需求、从己经取得的成就到存在的制约因素等方面来看,对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成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途径。本文献综述从整体上对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并简要评价,提出我的看法,以便为政府宏观引导企业微观决策提供参考。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途径长期以来,加工贸易一直占据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也为外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中国加工贸易将面临近20年来最严峻的考验。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原油及原材料普遍上涨的影响,走低价路线的“中国制造”行业竞争力难以为继;从内部经济环境来看,人民币升值加快,劳动成本的上升以及“两税合一”新政的实施,加工贸易管理强化等一系列新情况都将透支企业利润,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加工贸易传统的成本比较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也成了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相关概念(一)加工贸易按照Feenstra与Hanson(2002)的定义,是指东道国采用免税方式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并最终再出口的一种生产与贸易活动。[1]从广义角度来讲,加工贸易是指外国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和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进行销售,它同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1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涵包括五个领域的转型,即股权结构转变、产品产地转移、组织方式转换、生产方式转化和营销市场转向,同时在发展阶段、产品结构、产业结构、集聚配套、增值能力五个方面升级。[2]于瀚(2008)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以下内在机制:一是市场对要素的配置作用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基本机制——国际市场竞争决定加工贸易技术投入比重和企业主体结构、国际市场需求决定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国内市场供求决定国内配套能力和产业链构成。二是国际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外在动力机制。三是国内产业发展和技术吸收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机制。二、相关经济理论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导(一)比较优势理论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比较优势理论是解释国际贸易存在和贸易利益的主导理论。完整的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以及H-O的要素禀赋论。构成比较优势理论的三种国际分工学说分别从各国绝对成本、相对优势及生产要素禀赋的角度解释了比较优势的根源,揭示了不同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分工的原因。其核心在于各国均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实现国际贸易利益最大化。因此,比较优势理论自产生以来一度成为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作为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一方,广大发展中国家与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发达国家相比总是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的局面,陷入“比较优势陷阱”。[4]据此,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对比较优势原则是否适用或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质疑。如国内学者高鸿业指出:“比较成本学说过去长期给落后国家带来灾难,今天仍然起破坏作用,如果像中国这样的相对比较落后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参与国际分工,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带来的启示:比较优势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加工贸易存在与发展的原因。针对我国实际情况而言,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就是我国在劳动力等方面具备的比较优势。然而2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周边国家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加工贸易发展的弊端日益凸显。因此,加工贸易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就不能一味固守以往存在但正在逐步减弱的优势,而应该立足当前实际,培养和发展新的比较优势——尤其是资本和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提高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中及全球产业链当中的地位,努力实现转型升级。(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于1966年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提出的。它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变化出发,分析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对贸易格局的影响。他认为,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会先后经历开发期、引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亡期五个不同的阶段,刚发明的新产品通常需要由高度熟练的劳动力来生产,随着产品逐渐向成熟和标准化阶段的过渡,这种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就可以使用不熟练的劳动力来进行,而最初发明该产品的国家或地区拥有的比较优势也就会随之转移到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地区。该理论同样可以用来指导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以及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将己处于成熟阶段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在此类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延长这类产品在我国的生命周期。[5](三)价值链理论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价值链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其内涵是将产业和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按照波特理论,一个产业按其价值可分解为一系列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产品的研究开发、品牌经营、生产制造、加工组装、展览营销和营运管理等,其总和即构成产业或产品的价值链。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禀赋上存在的差异,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同样,以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为核心所形成的价值链体系被称为企业价值链,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其产品在技术开发、采购、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的综合体。根据波特的分析,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成本和效益差别很大,一个产业或一个企业3的竞争优势可以来源于价值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这些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材料供应、市场营销或售后服务等。价值链中各个环节所创造的价值增量也不尽相同,那些增量比重大的环节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能否抓住这些“战略环节”是决定企业能否发展的关键。企业价值链并非是内部封闭的,而是一个两端开放的系统,它分别与上游的供应商价值链和下游的销售渠道价值链、买方价值链相联系,构成波特所称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6]将价值链融入到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联系考察时,就形成了“全球价值链”。依据产业内分工理论,正确的政策指导目标应该是生产结构高级化和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JohnHumphrey,HubertSchmitz在2002年提出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四个步骤,第一是流程升级,即通过重新组织生产系统和引进高新技术,使得生产更有效率;第二是产品升级,即实现成熟的生产线;第三是功能升级,即获得链上更好的功能(或者放弃原有的功能)以增加附加值高的部门的生产力;第四是跨部门升级,即集群企业转向新的效率高的生产能力。[7]价值链理论给予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宝贵的启示。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一个价值链条中众多的“价值环节”并不是都能创造等量价值。因此要保持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掌握其中的战略环节。为了满足全球战略的需要,跨国公司对整个产业价值链及产业空间进行分割,并将各环节布局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实行专业化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产业整合。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应该通过对其所处产业的具体价值链进行分析,抓住其中的战略环节,调整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上下游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三、制约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因素分析(一)国际因素陶涛(2009)[8]在他的研究中指出,进入21世纪后,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鼓励型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一些外部条件变化,中国的加工贸易优势正在不断弱化,面临转型升级压力。1980-2007年间,中国加工贸易顺差累计达到10896.7亿美元,成为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使得中国与欧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也令人民币面临日益增加的升值压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中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各种保障措施及技术、环境、劳工等贸易壁垒的限制,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增加,加工贸易的外部环境严4重恶化。于群(2008)对加工贸易在国际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问题上进一步指出,首先,发达国家垄断了高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其次,国内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导致了在国际市场中的价格持续低迷;再者,区域内贸易额占本区域对外贸易额的比重越来越大;最后,国内市场被外国产品占领的份额明显提高。[9]这些因素限制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此外,自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开始萎缩,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开始下降,对未来的经济前景不乐观等因素造成了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开始抬头,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开始减少,尤其是我国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的出口大受影响。(二)国内因素劳动力供过于求且又廉价是目前限制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一大问题。就中长期来看,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劳动力仍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在我国仍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10]李薇(2008)认为,规模庞大的低素质劳动力吸纳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的之一,我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但是根据加工贸易“微笑曲线”原理,那些人力资本比较丰裕的国家可以在产业链中做增值率的高端部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并不高,人力资本(体现为知识技能的丰富而非人员数量的多少)供给不足,能够大量供给的主要是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简单熟练劳动力(人力资源),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只能做产业链中增值率较低的低端部分,缺乏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高端(上游的研发)和中端(上游的技术开发、设计及下游的营销)领域里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制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首要体制问题是国有企业问题(潘悦2002)。我国分享着国家大部分要素资源的国有企业,由于机制僵化、市场适应力差,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而民营企业则因许多束缚条件尚未成熟,这使得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这就使得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进程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阻碍国内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李亚(2008)指出,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过大也是限制转型升级的因素之一。外资企业具有漂移性,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投资成本的上升,一些外资企业有向越南等国转移的迹象;另一方面,在华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是跨国公司的子公司,由于它的研发主导权不在本土企业,因此难以开展自主研发,5更难以形成自主品牌,而加工贸易要从OEM到ODM和OBM,要搞研发,形成自主品牌,这也是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此外,国内学者还指出,加工贸易中本土化程度不高也是转型升级的一个限制因素。根据海关数据计算,在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额中,无论是加工贸易出口还是加工贸易进口,内资企业只占15%左右,其中私营企业更低。在进料加工贸易额中三资企业占91.9%以上,内资企业不足10%,其中私营企业只占2.1%。高新技术产品“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以外资为主体”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研究(一)有关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我国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