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传统中国的城市规划(一)选址(二)布局(三)景观(四)色彩(五)水系一、传统中国城市的规划要素(六)道路(七)市场(八)居住(九)城墙1、自然环境:城市选址的首重因素1)城市的“人居环境”要求良好的自然条件;2)自然环境优越的古三河地区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密集地区;a.夏代都城游移于伊、洛、河、济地区,b.自然环境是商代都城频繁迁徙的重要考虑因素,3)富庶的关中地区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又一个重心地区;4)春秋战国城市选址的环境意识;5)“山水相连,封闭内向”是古代城市理想的外部环境模式。(一)选址2、都城选址考虑的因素:1)自然地理条件,主要从客观需要和风水思想两方面考虑①山——起到防御的作用,同时形成地区小气候,提供丰富的物产;②水——提供给排水、漕运的条件,同时提供了工、农业,宫廷,苑囿用水,也提供了大量的物产;③平原——便于营建和农业生产。2)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因素①政治:居国土之中部——统治的要求;②经济:全国的经济中心——帝王、军队之用;③军事:易于控制全局,易守难攻之地;④文化:文化发达——帝都风范。先秦1、中轴线对称(二)布局自西汉长安城以至汉魏洛阳城,由于多是在旧城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受到种种限制而不能不有所迁就,中轴线往往偏离居中位置。曹魏邺城因是新建都城,不受任何制约而可以统筹规划,开始出现中轴线居中的新局面。到隋大兴、唐长安城时,中轴对称的都城布局达到极致,并一直影响着后代的都城规划。城市布局及建筑组群运用中轴线对称的手法,与中国传统建筑类型特征有关,传统的木构架体系的建筑,体量及跨度不大,较难在一个建筑内部空间划分过多的房间或满足多样功能的要求,因此从小型的住宅建筑中,就采用庭院组合式,以解决居住生活中的不同需要。按封建宗法观念,住宅组群要分尊卑主次,往往将主屋建得稍高一些或大一些,配屋设在两侧,形成中轴线对称的手法。这种布局手法从住宅院落扩大到宫殿及庙宇,又扩大到整个城市。1)方形:数量最大,北方或南方平原地形的城市许多是方形,也有矩形,有基本是方形,局部城墙不是很规则。方位多正南北或接近正南北。城门数目因城市大小而不同,小城每边一门,中等以上的每边两门或两门以上。以通向城门的大街组成“丁”字、“十”字或者“井”字形的方格形道路系统。方城十字街是一般中小城市典型形态。2、规则性2)圆形:多由于河流山川等地形条件而形成,也不一定正圆,如嘉定、常州等。北方有些城寨也是圆形的。3、不规则形1)沿河城镇:其中有沿河成一字形发展的,如景德镇,城市主要道路与河道走向平行,次要道路与其垂直。有在两河分会处形成果仁形的,如江西弋阳、婺源。2)山城:虽然山地不利于建城,但由于往往也靠近河道,水运交通便利而发展成为较大的城市,如重庆;有些并不是靠近河流,而是由于山区的条件限制,如山西的石楼等。这些城市不仅平面形态不规则,整个布局及道路系统均顺应地貌而成为不规则形态。3)双重城:由不同的民族居住,或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形成两个独立的城镇,如内蒙的绥远、归化二城;甘肃夏河、平凉两城并列,各有单独的城墙,陕西安康有新旧两个城。4)多重城:由几个城墙的城市并联或组合在一起,如河南周家口城,三城跨河成组合城;再如甘肃天水五城并联成带形城。(三)景观古人总结组景有18种方法,即: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眼景、题景、天景。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城市中的对景,是指在城市中道路的中间与尽端,建有一座或数座高大的建筑——端头建筑,使之互相对应。对景既增加了城市宏伟的气魄,又能形成城市空间构图艺术美的效果。(四)色彩突出主要建筑物,除了用对称、轴线以及对景等手法,也常运用建筑的色彩及装饰。建筑色彩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的规定,只有宫殿和某些庙宇可以用黄色琉璃瓦的屋顶,还由于整个城市中有大片的庭院树木,因此在一片绿色及黑色的底色中,衬托出某些黄色、红色,有强烈的对比感。(五)水系南方水网地区的城镇,有绮丽的水乡风光,河道如网,桥梁横空,富于变化,形成生动的构图。1、善于利用水网河道2、重视因地制宜构建城市格局在地形起伏的城市,城市建筑能良好地配合及利用地形,顺山势建造,因建筑体量小又能灵活组合,能巧妙地形成一些错落有致而富有变化的建筑空间。乌镇城市沿河发展水乡城镇形态图同里梦湖双林南翔周浦菱湖乌镇(自上而下,依次为:)两街夹一河一街一廊夹一河两廊夹一河一街一水道一街一河建筑夹河两岸建筑前河后街绍兴二街夹一河示意绍兴一河一街示意(六)道路《考工记》记载:“经涂九轨、环涂七轨、夜涂五轨”,市内主要干道最宽,环城路较窄,城郊道路更窄。隋唐长安中轴线的主干大道宽150多米,其他城市干道宽120多米,最窄的有60多米。元大都城市规划设计以步为基本单位,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平遥古城有4大街,8小街,72蜿蜒小巷。1、道路的分级2、道路的功能⑴交通功能“经涂九轨”,道路以轨作为宽度的基本单位,凸现出它的交通功能。⑵划分城市功能区的作用道路网络是城市规划的基本手段,古代城市道路是划分坊里的主要依据,也是各种功能区的分界线。⑶商业集聚场所宋代京城商业在街道两旁集聚,形成繁华的商业街。街是商业店铺的集中所在,巷是联结各住宅院落的入口。一些道路的交叉口成为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3、道路空间布局结构一是典型的方格网形状;二是不规则的,自由形状。(1)十字型道路道路系统比较规则,道路垂直相交,构成棋盘状的道路网络。⑵井字型道路苏州平江城的主要道路成井字型相交。⑶丁字型道路网由于城门布置不在一条线上,城市的主要干道成丁字相交。⑷自由式的道路网由于受到山地、河流等影响,道路系统不规则,顺山势和河流建造,组成不规则的道路网络。早期集中设市,并与手工业作坊相结合,分布于政治中心区,之后逐步脱离手工业作坊独立于经济中心区。再成熟期变为商业街,并与开放的里坊相结合。起初商品交换只是在某一地点,“市井”,在井的旁边,“日中为市”,市罢而散。《考工记》的城制中有“前朝后市”的记载,即市一开始设在宫殿的后面,形成前为朝政区,后为家政区。(七)市场汉、唐等时期,市肆是固定布置在城中。如汉长安城内设立了8处市肆,唐长安设立西市、东市。宋以后,商业市的分布突破严格控制的方式,而是沿一些街道分布,形成繁华的商业街。祖庙社稷商业街集市的进一步发展后,市内按照不同行业分为若干类型的集市,有马牛羊、珠宝、大衣等各种专门市场。祖庙社稷商业街东城区是衙署、贵族住宅集中地,商市较多,有东市、角市、文籍市、纸札市、靴市等,商市性质明显反映官员的需求。海子北岸的斜街更是热闹,各种歌台酒馆和生活必需品的商市汇集于此,如米市、面市、帽市、缎子市、皮帽市。钟楼大街也很热闹,最大的“穷汉市”。商业市肆中心布置。十字街口城门口——关厢渡口桥口寺庙(八)居住《周礼·考工记》中居住区分为“国宅”与“闾里”两部分。“国宅”指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居住的地方,一般都环绕在王城左右或前后。“闾里”则是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闾里”也是分等级的,如西四北一条至八条和东四一条至十条就属于较上层的“闾里”,是当时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居住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看,也是对称分布于“皇城”的东西两侧不远的地方。“闾里”之中的“街巷”即为胡同。由里坊制到街巷制汉、北魏、唐时期的坊里制度是封闭的。坊里为方形的,四周筑围墙,有坊门,夜里锁门。宋代的城市中也有坊里制度,但已非唐长安那种坊里的形式,没有坊墙和坊门,通常是指一定的居住地段或居民管理的单位。居住区的组成形式北方一般为四合院或三合院南方的院子称天井,院子面积小,建筑密度大。古代城市中居住区的布局与工作地点也有一定关系。如在战国时的齐国淄博:农夫的住地靠近城门,便于去城外耕作,商人的住地靠近市场。古代都城中,官僚贵族的住宅多接近宫城。清代的北京皇帝大部分时间在西郊,贵族也多集中在西城,故有“富东城,贵西城”之说。南方居住区与河道有密切的关系。(九)城墙多重城墙相套二、影响中国城市规划的三种思想体系“礼”-周公制礼(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别尊卑,明贵贱,区别上下、左右、男女)核心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仅反映政治统治方面,也反映在城市建构方面,因此产生建筑对礼制的象征系统。(一)体现礼制的思想体系礼制秩序的体现:形式(屋顶)数字等级的象征(屋顶几重数道轨宽等)色彩,黄色(黄帝得土德)青色(夏帝得木德)正色杂色方位:居中,对称,北尊南卑、东尊西卑(二)注重环境求实得思想体系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军事力量得体现)城市大小,城市周边土地多少,平衡三者得关系来权衡城市得规模。《管子》的这一理论很先进。打破了周礼的“乡隧”制(农战政策打破乡隧制)“乡”指城市及附近,“隧”指乡之外。城市布局-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形式,因天才就地域,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城址选择:“凡国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三)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1)象天法地2)制器尚象3)人间在天上倒影4)象天法地在历代都城中城市建设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