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枯山水的造园手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日本枯山水庭园枯山水庭园的起源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枯山水是日本脱胎于中国园林的延伸,很大程度上是贯穿着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对于“岛屿生存忧患”的意识,充满了对生命早逝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对“死寂”的世界观,佛教的观点,其实也是一种依托,可以这样思考,同是大乘佛教的中国园林,同是“一花一世界”的抽象理念的寺庙园林·······枯山水庭园的发展初步形成: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吸取与融入枯山水庭园的发展本来,和中国一样,日本的庭院艺术离不开水。在日本,水有生命、丰穰、清静之意。有了水,庭院因此润泽生辉。只是当6世纪佛教传到日本,崇尚虚无的僧侣们开始在意境中觉悟出枯山水的味道来了,学着用石头堆砌出一些意境。而在600年前的日本室町时代,日本人从中国的北宋山水画中汲取到更多的养分,遵循画中三远(高远、深远、平远)的表现手法,动手成就出较完整的枯山水庭院。北宋山水画日本的枯山水枯山水庭园的发展发展阶段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臻与及至——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而这种枯山水庭园对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惊人的。岩石沙砾苔地枯山水庭园的发展最终的形成由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东北庭,通过巧妙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分明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下奔流。大德寺大仙院“枯山水”在枯山水庭园中的具体含义:枯山水并没有水,是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在一些地方,枯山水庭院内甚至排除了草木。其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枯山水的形式:一、范围不大二、不植高大树木,多植灌木三、以石组表现峰峦沟壑。四、以白砂耙成平行曲线象征千重浪日本枯山水庭园的精神日本枯山水庭院在精神上追求“净,空、无”的终极状态,作为一门艺术。“石”在日本有宗教象征意义。日本人视“石”为神祭拜,石庭园便成为一处神圣场所“砂”在禅宗修行者的眼里,是圣洁的,禅宗庭院内所用的材料多为细沙,或者直径为六七毫米的碎石。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代表枯山水代表作:京都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庭院、银阁寺庭院、本坊庭院、西芳寺庭院、桂离宫庭院等。(典型的枯山水庭院几乎都集中在日本的古都———京都。而作为日本枯山水庭院的最高峰,则是京都大德寺大仙院庭院。)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庭院银阁寺庭院枯山水庭园的代表——龙安寺石庭时代背景:龙安寺建于1450年,石庭也是十五世纪中期设计建造的。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到15世纪时,日本禅宗是武家禅,适应日本武士阶层的精神需要。日本武士朝生暮死,自行了断,参透生死,所以有了这种没有水的一种园林艺术形式——日本禅宗园林枯山水庭院。禅宗的涵义,一方面体现在超越形色的境界,构成一个适宜冥想的场所;另一方面体现出随机应变的不可言说之境。龙安寺石庭思想的融入:京都龙安寺石庭,又叫“空庭”,体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境。当然可以看到“卧游”的山水画观念的影响,主要是水墨写意山水画的影响。龙安寺石庭独特之处:它占地呈矩形,面积仅330平方米,庭园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构成。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布置,按照5-2-3-2-3排列,布局非常奇特,(至于对石头的欣赏乃至崇拜也可以追溯到中国。石头配置方法:偶数与奇数:大小石块15块,按照5、2、3、2、3块分五组排列。是所谓的“七五三”配置法)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总有一块石头隐身不见。石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龙安寺石庭石组日本之所以保存、发展了枯山水庭园,是因为日本人生活在四周被海包围的岛屿上。大海养育着日本民族,因此人们总想与大海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发明创造出寓海于石、砂,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给不动之物以动之感,用以满足精神上的寄托。是很有特色的一种庭园··········结语End············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