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问题调查报告商学院会计六班李庆云学号:201142349620事业单位是指不以生产经营和盈利为目的,促进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公益性和服务性机构。通过在娄底市某事业单位实习的一个月,粗略了解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步骤及方法,同时,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自《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对于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官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着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近年来,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开展,这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应该不断完善其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但是,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较好的顺应新形势,没有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还比较薄弱,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体制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专项资金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目前,专项资金管理在体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了财政负担,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其次,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问题,导致预算内资金紧,预算外资金松的问题。再次是导致分配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分配不公,诱发腐败。预算外资金的产生实际上是政府对地方和部门的放权让利行为。对各部门放权,使得本来掌握在财政部门手中的分配权力纷纷下放到各主管部门。在利益机制和攀比效应的诱惑下,一些部门竭力寻找预算外的财源,“三乱”行为进一步蔓延。(二)制度不健全专项资金的管理不严和往来款项的管理不善,以及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不准确。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使用效益欠佳。专项资金是政府为完成特定事项而筹集,委托部门管理的资金。审计中发现专项资金在使用中经常会产生以下问题:一是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单位未按规定使用资金,而用于弥补行政经费不足、发放部门奖金。二是资金滞留在某些部门,未及时拨付,造成资金闲置。三是资金结余过多,形成资金沉淀,影响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年终对全部会计核算进行清理结算和账务结账是编报年度决算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单位决算报表准确、真实、完整的一项基础工作。突出表现在:1.单位财务没有及时清理结算,往来款项往往由于跨年度责任不清,而形成呆账坏账。(三)对预测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不重视从会计要素定义就可以看出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告或财务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记录的汇总表。尽管其提出了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性”观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而且这也和权责发生制的确认要求相背离。所以,我们应该从更基本、更高层次的会计理论——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和会计对象入手,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统一性的协调处理。事实上,重视历史的经济活动而忽视现在尤其是未来的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只认识到会计对象是简单的价值运动或过去的价值增值运动,而否定了作为会计对象的价值增值运动可以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点。(四)图表体现资产负债观而不是收入费用观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框架力图体现的是资产负债观而不是以损益表为重心的收入费用观。在财务报告之中并没有始终如一地贯彻这一思想。例如,过分注意最终的利润数据,对代表企业实际支付能力的现金流量状况长期忽视。而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是关于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金额以及概率分布的信息。因为,关于现金流量的有关信息有助于评估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偿债能力,并通过分析企业盈利数字和现金净流量的差异来调整投资策略。当然税务机关也十分关注现金流量的信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现金流量的信息与税收征管密切相关。(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未能得到应用作为会计基本特征的“实质重于形式”指的是要使会计资料如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交易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他们的经济实质,而不是只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反映和核算。因此,当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实质发生背离时,会计核算应该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现实中,往往是“法律形式”取代了“经济实质”,占据了对会计处理的指导地位。(六)过于看重成本而轻视价值成本代表资产的存量特征,而价值则代表资产的流量特征,联系到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所继承的传统财务会计的特点——确定性、历史的交易或事项、稳健性等可以看出,现行财务会计模式重成本而轻价值是由于考虑到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而提倡重价值却是站在要求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具有更高的相关性的立场或角度上的。在实际中,可靠性和相关性同样需要权衡,两者同样重要。(七)制度执行不力对资金和原始票据的管理易出问题,再加上应缴款项的管理不规范,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办法老旧,没有按有关规定对各项物资进行清理盘点,致使盘盈、盘亏资产不能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作出处理,调整财务,造成本年度内收支不实。(八)资产管理有漏洞财产物资处理不及时结算形成呆坏账。有的单位把闲置的设备物资作价划给企业、其他单位,或把库存物资以赊销形式出售,事后不及时清理、结算,长期挂在应收款账户上,日久形成呆账。为了有效地制止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不规范行为,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财政部门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及资产的管理监督。(九)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完整性是一个相对意义的概念.但这却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同有弊病,也是和以上提到的财务报告的缺点密切联系的,甚至可以说是上述缺点的衍生物。其不完整性还在于它在绝大多数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通用目的”的报表。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通用目的”财务报表以外的考虑到特殊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专用”财务报表。总之,由于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存在着种种缺陷,所以必须进行改革。强化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加强以财务预算为主导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和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以及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一)强化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事业单位首先应通过宣传提高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在本单位的影响力,使每个职工充分认识到实行内部财务控制的必要性,克服狭隘的部门利益的局限,树立正确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共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尽职尽责。其次,为了落实控制制度,还应该有计划的进行后期的工作检查,提高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权威性,排除可能存在的制度建设障碍,保证各项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二)加强以财务预算为主导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财务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其主要职能是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只有完善单位的财务预算,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单位财务管理的操作流程,为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强化单位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水平,要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权结合”的预算体系,在确立好维持经费和发展经费的配比关系基础上,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环节上的职责,为财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应该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以最新的预算管理办法为依据,在编制具体的预算时,应该站在事业单位全局的高度,统一规划,对单位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财务收支核算管理及财务报表的编制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新规划,保证部门预算的改革措施在单位内部得到严格落实,保证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出现的“两种情况”不在发生。单位要强化预算管理把单位预算和部门预算合二为一,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建立科学、合理、准确和细化的预算,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提高预算部门执行刚性,克服预算编制缺乏计划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明确各项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用途,杜绝无预算支出,只有这样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改革日标才能早日实现。(三)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杜绝“白条抵库”现象的发生,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要如实入账,杜绝重复报账现象的发生,进一步规范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其次、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健全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内部控制措施,并积极的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实现低耗、高效的目的。以上是我在寒假实习中较为浅显的看法,政府也加大了对此的关注度,例如加大投入力度,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对支出进行动态监督;大力推行单位财务公开制度,强化财务公开的监督功能,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的监督作用,切实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同时,缩小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范围,限制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活动,严肃财政拨款管理秩序,并且在此基础上简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准确管理内容,强化管理措施,单一管理权限,相信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会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