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独具特色的威信古建筑作文素材-精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独具特色的威信古建筑建筑是物质文明的结晶。房屋建筑最初的目的是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它直接地受到自然条件、物质条件的制约,以致于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结构和外观,使传统建筑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建筑还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众多遗存的建筑遗迹和保存的历代古建筑,总是能够给予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文物建筑沉淀,积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其建筑布局、结构、形制、材料、作法、色彩及工匠技术水平,都能折射出一个时期、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威信的古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地处偏僻,开发较晚,且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因此保存的古建筑并不是很多,而且建筑规模也不是很大。现存的古建筑的主要代表有旧城观音寺、鱼井白水庙、扎西会议会址等,其时代基本为清代末期。这些建筑,不属于民居建筑,而是较民居稍大的寺院、会馆,所以没有单一地用穿斗式木构架,而是基本上采用了官式做法一一抬粱式木构架与南方流行的穿斗式木构架相结合的做法。这里重点介绍一下以寺院、会馆为代表的穿斗式和抬梁式杂用的混合形结构建筑。观音寺位于旧城马鞍村,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后毁于战火,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修,同治三年(1864)又被焚毁。现存建筑为同治十年(1871)修造。由观音殿、大雄宝殿及左右两侧厢房组成四合院落。其布局庄重合理,小巧玲珑,结构严谨。观音殿为单檐庑殿顶,两山面采用穿斗式木构架,正殿杂用抬粱式木结构,五檩五柱,面阔五间。五架梁与三架梁间以一木枋代替瓜柱承重,三架粱与脊梁间也无脊瓜柱,而以木枋承重。大雄宝殿为单檐悬山顶,山面也采用穿斗式构架,大殿则采用抬粱式构架,十一柱十一檩,面阔五间。明间、次间的五架梁直接架在前、后金柱上,五架梁与三架梁间用木枋代替瓜柱承重,三架梁和脊梁间也用木枋代替脊瓜柱。梁枋上均来作斗拱,也没有施任何彩画、油饰及其他内部装饰。屋顶全部盖以青灰板瓦,屋脊上用土板瓦叠压,未做脊和仙人、兽吻。白水庙位于高田鱼井村,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曾进行一次大规模维修,复经光绪、民国间数次培修保存至今。庙由主殿和左右两厢组成,面阔五间。建筑主要采用穿斗式木构架,但大殿没有中柱,其脊檩下承重构件的做法是在前、后金柱上架设三架梁,再于粱上立脊瓜柱代替中柱。主殿明间房面上起三重檐歇山宝顶,侧殿屋面也分别做有一单檐歇山宝顶。未作斗拱,也未施彩画或装修,也投有地杖。左右山面墙壁用木板装置,后檐墙为石块砌筑。屋面以青灰土板瓦覆盖,正脊、垂脊、围脊等均用土板瓦叠压,未置宝瓶、仙人或兽吻。扎西会议会址原名江西会馆,由万寿宫、东隍殿、戏楼以及禹王宫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万寿宫始建于清代咸丰六年(1856),东隍殿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万寿宫、东隍殿、戏楼、禹王宫均为单檐悬山顶,屋面以青灰土板瓦覆盖,正脊用板瓦叠筑。两山面及后檐墙采用竹夹壁,中间的隔断则以薄木板装成。整个建筑群柱、梁、枋都粉刷褐红色的油漆,显得异常庄严、肃穆。万寿宫面阔三间,两山面用穿斗式木构架,十柱十二檩。正殿明间运用了抬梁式的做法,在前后两金柱上穿插五架梁,梁上起两根瓜柱,柱头直接,承受三架梁及檩,三架梁上做脊瓜柱支撑脊檩。外檐以“挑”挑出支撑檐檩。东隍殿面阔三间,九柱十一檩,全部采用穿斗式木构架。戏楼为两层木建筑,两山面为穿斗式木构架,九柱十一檩。正殿也用抬梁式,其做法与万寿宫相同。禹王宫由门楼、正殿及左右两厢房组成四合院落。其两厢用穿斗式构架,五柱七檩。正殿和门楼山面是穿斗式,明间辅以抬粱式。正殿明间的做法与万寿宫等相同。门楼明间仍为抬梁式,仅二柱五檩,其直接在前后檐柱上做五架粱,五架梁上立瓜柱支撑三架梁,三架梁上用脊瓜柱承受脊檩。檐口没有用“挑”,而是以一木枋倾斜插入檐柱支撑,上端承载檐檩。抬梁式木构架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迭数屋瓜柱和梁,自下而上,逐层缩短,逐层加高,至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方联接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这些檩上除排列椽子承载屋面重量以外,檩本身还具有联系构架的作用。穿斗式木构架不用粱,而在进深方向前后柱间加排多根木柱,排成一行,柱高从中央向前后两面逐渐减低,即柱子两外檐低,中间高,柱顶轮廓呈三角形。在各柱间开卯口,穿人若干条称为“穿枋”的横向水平木枋,把该行柱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屋架,相邻两屋架之间在柱子顶上架檩,檩上架檐,形成房屋骨架,相邻屋架之间用纵向的枋连系,称为“逗”。穿斗式构架轻巧,不用大料,多用于屋顶轻的南方建筑。作为寺院建筑,它与一般的民居建筑要求不一样。寺院要求空间要大,气势壮观,民居建筑则讲究房间小巧而实用。如果单一地采用南方流行的穿斗式木构架,殿堂中必然会出现柱网过密,没有任何空间感。所以运用了穿斗式与抬粱式杂用的做法,在山面或侧殿等不太关键的地方沿用穿斗式,正殿一般辅助以简易的抬粱式做法,去掉中柱减少柱网阻碍,达到增加空间跨度的目的。但这些建筑的抬梁式部分制作比较不规范,很随意、简便,力求减少用大料。这种现象在很多建筑中都存在。为了减掉大料,不仅将所有瓜柱用木枋替换承重,而且还选择在前后增加一至二根金柱,不用七架梁,最多只用到五架梁。所以,虽然用了一些抬粱式做法,但在正殿中每一柱列都会多有两根柱子立于殿堂中。檐口部分则用一块名“挑”的木枋处理。木枋穿透檐柱,大的甚至穿过金柱。“挑”的外端直接承受檐檩及其顶部屋面的重量,由此延伸外搪的跨度。前后檐都是这种做法。这种做法完全可以代替大式建筑上斗拱的功能,并化繁杂为简捷。不仅做工简单得多,也减少用大料,同时也很实用。只是趋向于质朴,没有太多的华丽感。建筑的屋面部分大致与居民建筑相同。椽子形状却与大式建筑的有一定差异,而与大式中的封檐板则很相近。它是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同时,屋面均直接在檩上钉椽子,然后再将瓦片盖在椽子上。瓦片采用青灰土板瓦,瓦埂、瓦沟均为同一种瓦。做屋面不需要其他辅助材料,瓦片与瓦片之间层层叠压,不加以固定。其优点在于可以随时更换任何破损的瓦片,非常方便。屋面外形上还普遍流行一种独具特色的宝顶,即在殿堂正中屋面上起一组呈正方形的一层或者多层的楼客式构架。这不啻以上几处,而在其他寺院建筑中也广泛存在。配置宝顶一方面可以增加穹隆的高度和空度,便于放置较大的神像;另一方面它在外观上可以使建筑更为宏伟、壮观,并以作为与民居建筑区别的一种突出表征。同时它还有另外一种寓意。宝顶可以理解为神殿直达天堂,神像无限地向上升腾,与天庭相连。这种理念应当是与道教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威信的古建筑,我们不能因为其时代晚,规模小,或者说简陋而忽略了它的价值。其实,这种穿斗式与抬梁式杂用的建筑形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承载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建筑从实际出发,精心作了设计,既要建筑有跨度较大的空间,又要考虑到减少材料,以求经济而实用,从中折射出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威信的建筑的最高水平。由于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已所剩无几.所以这些建筑就愈显其珍贵,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努力做好保护和管理,同时更深更广地揭示其携带的义化信息。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