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枯,吾心寂枯山水枯山水是日本式园林的一种,但也是日本画的一种形式。一般是指由细沙碎石铺地,再加上一些叠放有致的石组所构成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偶尔也包含苔藓、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枯山水中的「水」通常由砂石表現,而「山」通常用石块表现。有时也會在沙子的表面画上纹路來表现水的流动。枯山水常被认为是日本僧侣用于冥想的辅助工具,所以几乎不使用开花植物,这些静止不变的元素被认为具有使人宁静的效果。枯山水的由来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13世纪时,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发展•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中国唐朝(618年-907年)水墨画传入日本。•平安时代末期,世界第一部园林典籍《作庭记》中首次记录了枯山水。•镰仓时代末期,与禅宗相应的以追求自然意义和佛教意义的写意园林发展固定为枯山水形式。•南北朝(1333年-1392年)时代,枯山水的实践时期,一般与真山水(池泉部分)同存于一个园林中,以真山水为主体,枯山水为辅。•室町时代(1393年-1573年),枯山水逐渐从寺社园林走入武家和皇家园林,并逐步与真山水分离开来。枯山水的颠峰时期,出现了枯山水的双璧大德寺和龙安寺。•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以茶道宗匠千利休所创立的草庵风茶室为代表的日式茶庭兴起。•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多以小型枯山水为主,以枯山水、真山水和茶庭相互融合园林形式出现。枯山水的美学内涵日本由于南北纵长三千多公里,其气候地形较多变,四季分明,人民生活的侧重点随季节更替,季节的微妙变化赋予日本人民对变化的极度敏感。日本植物生命的季节性变化不仅给花道带来灵感,还让人们产生世事无常之感,这种精神随即被融入茅道精神。茅道精神实际正是禅宗哲学的基础。禅宗美学表达的是一种枯与寂的意念,是一种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在永恒的时间面前,再绚丽的美都是虚妄的幻象,都是万物轮回中的短暂的存在。当人们用诗画庭园等方式将这些易逝的美“永恒”的保留下来的时候,这种“永恒”反倒更添对尘世眷恋的哀愁,要想摆脱这种轮回之苦,惟有进入那种枯与寂的境界,摆脱一切人世间欲念羁绊。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臻于极致——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而这种枯山水庭园对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惊人的。“山水”一瞥——京都大德寺典型的枯山水庭院几乎都集中在日本的古都——京都。除了京都龙安寺庭院及银阁寺庭院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著名的代表作,如东福寺的本坊庭院、西芳寺庭院、桂离宫庭院等等、大德寺大仙院庭院等。大德寺(だいとくじ)创建于日本镰仓年间(公元1319年),位于今日本国京都市北区,是洛北最大的寺院,也是禅宗文化中心之一,其中尤以茶道文化而闻名。大灯国师为开山祖师。后经战乱被焚。著名的一休大师(聪明的一休)经过几十年的漂泊布教后,以80岁的高龄任大德寺的主持,重建了大德寺。至今大德寺还保存着一休大师的遗墨。丰臣秀吉曾在寺内举行织田信长的葬礼。建有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的建筑物的大伽蓝是战国时代的大名捐赠的。寺内共有21座塔头,拥有茶室、园林、门画等多数文化财产。大德寺内唐门、使门、三门、佛殿和法堂林立,其中大德寺本坊(每年数日定期开放)殿堂内江户时期著名画家狩野探幽的壁绘作品《猿图》精彩动人,难得一见。大德寺内庭方丈为日本国宝。大德寺内尚有大仙院、养源院、瑞峰院和高桐院四个寺院散在其间。其中大仙院的庭院是江户初期枯山水庭园的代表作,景致优雅。瑞峰院独坐庭京都是日本禅宗的中心,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禅宗寺庙开始让外国人参加坐禅,还可以参加寺庙的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