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礼仪概述本章体系第一节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礼仪的内涵教学目的:通过研究礼仪的起源于发展,认识东西方礼仪的异同,了解礼仪的内涵、特性与功能,进而树立起学习礼仪知识的信念。教学重点:学习运用礼仪的原则教学难点:学习运用礼仪的原则新课导入提问:什么是礼仪?“礼仪”一词二字,若分开来讲,是具有不同含义的,“礼”是指礼节、礼貌,“仪”是指仪表、仪容。你觉得从事服务行业的工作低人一等吗?为什么?谈谈你曾经接受过的一次良好或者不良好的服务经历。第一节礼仪的起源与发展本节体系一、中华礼仪的渊源二、中国礼仪的起源三、中国礼仪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华礼仪的渊源古人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饰之美,故称华。古代华夏族正是以丰富的礼仪文化而受到周边其他民族的赞誉。早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经比较完善了。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他把礼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他主张“为国以礼”并积极倡导人们“约之以礼”,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孟子重视“礼”,并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荀子比孟子更重视“礼”,把礼看着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他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过无礼则不宁”。管仲则把礼看作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护国运的支柱。从这些思想家的言论中,不难看出,礼仪是适应调节人际关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二、中国礼仪的起源在原始社会,以祭天、敬神(即“图腾”)比如说有雷神、雨神、太阳神、河神等等。1.礼仪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中国最大的“祭地”之坛日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太阳大明之神的地点,每年春分日出寅时行祭礼,文武百官相随而至,浩浩荡荡。月坛先农坛又名“山川坛”二是祖先信仰分析图中“礼”字的含义?2.礼仪起源于礼礼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自从有了人,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便产生和发展起来。三、中国礼仪的形成与发展1.礼仪的正式形成,应当始于奴隶社会。周代出现的《周礼》、《仪礼》、《礼记》(简称三礼)“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2.宋代将封建礼仪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以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理学为代表的天理论。这个时期到得礼仪的标准是“三从四德”(“三从”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3.明、清二朝延续了宋代以来的封建礼仪,并有所发展,家庭礼制进一步严明,将人的行为限制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范畴。4.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礼仪重新进行了文化审视和理性思考,吸取了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使东西方文化和东西方礼仪有机的交融,逐步的完善和发展。四、东方礼仪和西方礼仪的差异(一)东方礼仪的特点古老的东方以其富涵人情味的传统礼仪向世人展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无穷的魅力。1.重视亲情和血缘(情感式)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父母在,不远游。”“人丁兴旺,儿孙满堂。”2.谦逊、含蓄东方人谦虚、含蓄、委婉,西方人率直、坦诚。3.承认现实、满足现状4.强调共性(整体性)以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为例5.礼尚往来(二)西方礼仪的特点1.简单实用(务实性)2.崇尚个性自由讲求个人尊严、隐私神圣不可侵犯。3.惜时如金这一点德国人最为典型4.自由、平等、开放西方提倡人人平等,积极参与竞争,漠视家庭血缘关系。(三)东方友谊与西方友谊1.范围与层次不同以中国人和美国人为例2.深浅和牢固程度不同以中国人和美国人为例3.交谈话题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