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硕师计划”政策执行现状调查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省”硕师计划”执行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从农村教育硕士入岗前的选拔环节、在岗时的任教环节、脱产学习期间的培养环节以及期满后的分流环节为切入点来探讨”硕师计划”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完善该计划提供现实依据。关键词:”硕师计划”政策执行问题“硕师计划”自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到现在已有8个年头,在这期间,有学者对该项政策进行过研究,但数量不多。通过本人对已有研究的整理发现,其多集中于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质量问题、农村教育硕士的学位性质与培养模式、远程服务平台的设计与需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政策实施的意义等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几乎同时将研究的视角投向了政策本身,而很少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笔者认为,硕师计划的直接对象应为大学生,要了解此项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实际效用,当从大学生的选择意愿入手。另外,作为一项新政策,“硕师计划”在某些部分尚缺乏明细的实施方略,如“实施助学贷款代偿”一项就缺乏必要的说明及落实办法。此外,对于执行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的权责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政策必然处于一个动态的摸索与完善过程,各地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也必有差异。然而却很少学者对政策的动态变化或某个具体地域进行研究,特别是湖南省,至今仍未有涉及。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选取了湖南省作为研究范围,以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已签约的“硕师计划”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农村教育硕士入岗前的选拔环节、在岗时的任教环节、脱产学习期间的培养环节以及期满后的分流环节为切入点来探讨“硕师计划”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通过第一手资料,为“硕师计划”的完善和进一步推广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湖南省于2009年开始启动此项政策,省内研究生推荐和培养学校有3所,分别为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其中湖南科技大学具有“硕师计划”研究生专项推荐免试资格。以下为湖南省2011和2012年“硕师计划”研究生推荐和培养名额分配表(见表1、表2)一、岗前选拔环节(一)参与选拔的动机不纯从调查和访谈可以得出,大部分硕师在参与选拔之前对该计划不是很了解,对国家实施该政策的主要目的,仍有很大一部分硕师没弄清楚。应聘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访谈中一位硕师说道:“当时看了辅导员发的通知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名,反正又不需要考试,迟早都是要找工作的,看到可以解决编制问题,就参与了,至于这个具体是要干嘛,我适不适合教书都暂时没想过。没想到只面试完之后就上了,还真有点出乎意料。”“我是看到辅导员发的通知后,在网上稍微看了一些关于硕师计划的政策文件,然后就和室友一起报了名,学校可以推荐面试,而且可以免费带薪读研,可以解决编制问题,这些太吸引我了。反正服务期满后,想留就留下来,不想留就再找工作,可以先占着这个编制,再另谋出路,既然是国家的一项政策,肯定没什么坏处,只是适不适合的问题吧!”(二)存在教非所学、教非所选的现象教非所学、教非所选,具体表现为特岗教师任教学科与所学专业或所报考专业不一致,共有16人,占调査对象的32%。硕师中同时担任一门以上课程的有22人,占44%。有的硕师报初中的被分到小学,有4人,占8%;个别报小学被分到初中。教非所学、教非所选现象打击了硕师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今后的专业成长,同时也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以下几位硕师的话就反映了这一状况:“我茫然,本来大学英语专业来到学校却是让教数学,而且根本不把你当回事。”“我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考的是语文,可是学校缺英语老师,要让我教英语,有点无奈……”“我报的是体育专业,来了让我教别的课,很是郁闷。”二、在岗时的任教环节(一)农村学校物质环境较差农村学校自身条件有限,大多数非硕师大部分时间基本上都在家住宿,只有上自习时或其它特殊情况才偶尔住校。但是硕师大多远离家乡,即使是家在本县的也因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周末才回家。因此学校提供的住房就成了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并且还要充当办公室、家长接待室等多种用途。不少学校提供给硕师的住房是许多年前的老房子,外观破旧,有些雨天渗水,水电失修。硕师初来乍到,看到这样的状况往往容易心灰意冷。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学校也普遍缺乏专门的资料室、阅览室、体育设施、网络教室等。即使有,资料室和图书室的书籍往往比较陈旧,网络教室的电脑只有几台且配置差,根本不能满足教师日常査资料、备课,浏览信息及娱乐需求。有条件的硕师往往是在自己的房间拉网线安装电脑。课余时间大多是看电视、上网、睡觉,超过一半的硕师认为课余生活没什么意思、非常无聊。闲暇生活内容单一枯燥、质量不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硕师单调的生存状态。(二)工酬困境和社会保障缺失根据政策规定,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硕师计划”教师的工资性支出。调査发现硕师工资发放不及时,大部分硕师无绩效工资。大多数硕师都是刚走出校门,没有积蓄和存款,工作了就意味着经济的独立,所以工资发放不及时成了他们很大的困扰。有的学校会暂筹一部分资金发给硕师部分工资,大部分硕师靠东挪西凑借钱度日。取得劳动报酬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如果连这个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可想而知,广大特岗教师会是怎样的心情。按照规定,“各设岗县(市)财政部门要落实资金,解决硕师的地方性津补贴、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和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应缴纳的相关费用”。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对硕师承诺的待遇并没有完全兑现。绝大部分的硕师每月只能拿到中央财政拨付的工资。五险一金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调査中超过一半的硕师对自己的五险一金情况表示不清楚到底有几项。10%的硕师只有医保卡一项。再次,硕师在评优评先、职称、福利发放等方面与同校的其他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调査中共有19位硕师认为学校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奖惩制度不太合理和非常不合理,占调査对象总人数的38%。31位特岗教师认为自己没有享受到和非特岗教师同等的待遇。古语有:“不患寡而患不均”,同在一个学校,做同样的工作,却被有差别地对待,显然是有悖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