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论文关于“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探析姓名:陈胜杰学号:46507016系别:建筑系专业:城市规划指导老师:金鑫南阳理工学院2011年10月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探析摘要: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所带给人的震撼和思索亘古长存。历史文化对与一个国家而言意义重大,要重点保护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一切事物。然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冲击较大。本文结合开封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古城现状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进行探析。关键词:历史文化开封遗产保护发展1.开封概况介绍开封坐落于广袤的豫东平原之上,河南省东部黄河南岸,郑州东约80公里,沿欧亚大陆桥内陆双向对外开放中心城市之一。境内无山,河流、湖泊较多,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一年一度的菊展,使开封又获名“菊城”美称。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北宋时期,更是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在开封2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开封城虽屡毁屡建,但城址和中轴线始终不变,被誉为城市发展史中罕见的特例。同时,开封城下还叠压着5座城池,其叠压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被著名历史地理专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教授誉为“活的化石”。目前,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238处。2.开封历史文化价值探析1.1开封古城的城市特征城市传统特征是物质和精神的结晶,它不仅包括城市的外貌、建筑、历史遗存等物质形态,还包括城市的文化传统、历史渊源等精神内容。对开封古城城市特征的分析,需要认真研究城市的历史,观察城市特色环境,了解其文化特征和社会风尚等。开封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十分深厚,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同时开封也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2开封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探析开封古城集宋文化、都城文化、中原文化、水文化、近代文化为一体,是历史上著名的七朝都会、宋朝皇城;是濒临黄河的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水色半城,清秀旖旎的北方水城;是五教并举,民族融合的豫中明珠。宋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都城是国家执掌和行驶最高权力的地方,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封建成以来共有七朝在此建都,其都城文化的厚重内涵,充分展示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魅力。开封的历史文化发展可追溯到夏、周,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沧苍历史,共历七朝。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开封厚重灿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这些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发展,愈加显示出她耀人的光彩。3.开封古城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突出问题3.1城市功能结构不尽合理,历史街区管理环节薄弱3.1.1城市功能结构不合理在总体规划不断修编的过程中跳出古城建设新区的构想正逐步实现,但由于城市新区建设尚处于起伏态,大量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设施仍集中于古城内,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在规模拓展时仍倾向于就地扩张,不仅导致对其周边传统民居甚至文物保护单位的侵蚀,也制约了古城人口的疏散。此外,书店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重建,而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书店街历史街区正中央位置,这也严重的破坏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3.1.2管理环节薄弱在保护过程中,由于管理环节薄弱,在旧城改造、旅游开发过程中,历史风貌已遭到严重破坏,历史街区已名不副实。而在建设的过程中,部分保留遗迹局部被改造,整体性遭到严重破坏。开封市历史文化街区——马道街历史文化街区和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鼓楼商业历史文化风貌区及振河商业城等商业服务设施都集中在古城中心城区,聚集了大量的人流,即使鼓楼街,寺后街以及自由东路实施单向交通管制,但还是缓解不了拥堵而热闹的人流。3.2传统民居老化严重,专项资金缺乏传统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由于年久失修及过渡使用等原因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老建筑缺乏独立的厨房卫生间等设施,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再加上多户合住,户均面积小等因素,造成在原有的院落内搭建简棚,拆建翻新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正常的采光和通风,在消防上也存在较大的隐患。在大相国寺周围的居住用地,还保留着里弄式院落,建筑面积狭小,居住环境恶劣,周围环境嘈杂混乱。由于保护资金缺乏,对于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维护资金需求量大的现状而言,导致开封市历史文化保护资金状况出现:国家和省里专项保护资金较少,民资介入较少,而市政府的负担过重,投入较大。在一些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基本保存自然状态的历史街区,随着时间流逝,部分古建已开始倒塌,历史遗存面临严峻考验。还有部分历史文化街区虽然经过一定的维修和整治,但因后续保护资金短缺而难以为继。如朱仙镇岳飞庙、清真寺的的年久失修等。3.3建筑风貌不尽协调历史城区及周边地段成片改造或新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传统风格不够协调,未能较好的延续开封古城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风貌特征,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修建的新型居住社区和商业建筑群,与古城风貌存在较大的冲突。在宋都御街两旁整齐的二层古式建筑旁边陆续新建有新都汇商业步行街以及大商百货等大型超市,与周边建筑极其不协调,严重破坏了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统一性。4.开封古城保护和发展战略探索4.1实施政务公开,增加和寻找维护经费在“房屋拆迁公告”出台之前,必须进行文物普查和专家论证,广泛听取市民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放眼全国,一些在保存价值尚未定论之前早已或注定遭受灭迹命运的文物并不在少数,不少专家也总为此不停的奔走呼吁。然而,文物的保护并不能由某几个专家努力便可以做好的。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和广度,做到切实保护每一处文物,对有争议的一定要慎重对待。在增加财政拨款的同时,同时鼓励旧城区人们吸纳资金进行自我更新。很多历史文化古迹因没钱修缮而自我破损,被认为没有保存价值,旧城区因人口密集、年久失修而成为危房,面临被拆得命运。因此政府应增加财政拨款对文化古迹进行修缮;鼓励旧城区人民利用市场机制,利用灵活的政策,吸引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包括外省市乃至海外的资金,投入到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维护中来,使历史街区走上有机更新的良性发展轨道,从而摆脱解困必拆房的怪圈。4.2增强执法力度,对古城建筑高度和形式实施控制长期以来,国家有关法律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语焉不详,难以形成有力的法治氛围。对一些毁坏古迹的行为,执法部门执法无据,加大惩治力度就更无从谈起。因此对于在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应撤销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对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观管领导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应依法处理。根据开封市古城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城市建筑风貌现状,我们不仅考虑从空间尺度的关系来确保居民的感官舒适以及视野景观开阔,对城区进行新的开发。还应该对城市开发强度进行指导和限制,对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实施保护。结合古城墙以及重要古迹建筑高度的影响,对其周边建筑高度和风貌进行严格限制,塑造古色古韵的历史文化名城。4.3重力塑造旅游城市开封古城内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主的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思考如何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增强旅游服务设施等问题,充分结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无形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延续汴京八景的精粹,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延续。一座古龙亭,立在画当中;一座老铁塔,迎着八面风;一座开封府,正气留人间;一曲杨家将,英雄扬美名;一部大宋词,世代人称颂;一群书法家,神笔万年青;一副经典画,清明上河图等等,以其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支撑开封的旅游业,传承开封的历史价值。4.4打造魅力水城开封地处平原,境内虽没有山,但河流、湖泊较多,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市区水面面积大,功能完备,对开封城市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开封古城历史上与水的关系就十分密切,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繁荣全部来源于水,尤其在宋朝时候开封的漕运达到极致,古代文人墨客赞扬开封的汴京八景中,五景均与水相关。而开封城中的大部分水无论名字还是其他都能体现出其历史文化内涵。如包公湖环绕开封府,连接龙庭湖,同时把天波杨府,清明上河园等包围其中。我们现在应该全面系统的开发开封古代水系资源,科学的打造水城开封的城市形象,联通老城区几大水系,进行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以龙亭湖、包公湖、铁塔胡和清明上河园为中心,马家河、黄汴河和惠济河为骨架,将开封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东方水城。4.5展现历史底蕴,塑造城市特色——地上有“悬河”地下“城摞城”地上有“悬河”地下“城摞城”这两种都堪称世界奇迹的景观同现七朝古都开封,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向上的精神。而正好可以把这两种奇景观打造成展示古城深厚文化底蕴的又一张新的名片。4.5.1地上“悬河”景观开封是遐迩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悬河奇观,完全有理由、有必要开发这一强势资源,把“奇观”变成极具观赏价值的“景观”,从而大大带动开封精品旅游的内涵和相关产业的发展。4.5.2地下“城摞城”景观黄河水患威胁历来以下游最为严重,在25万平方公里的扇形大平原上,2000多年间几乎到处都有黄河决溢、改道留下的痕迹,更直接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没于地下。考古发掘证实,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六座城池,包括三座国都、两座省城及一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5.结束语目前中国城市化现象越趋明显,速度愈来愈快,城市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市管理者又可能会不注重历史文化遗迹,只注重经济发展,让其城市失去原有的特色。尤其在中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古城保护和改建还有很多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挖掘城市历史文化非常迫切。城市历史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一切的历史信息,一旦遭到破坏,所有的信息也都立刻终止。而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赋予了每个城市的底蕴精髓。开封古城的发展既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周边城市(郑州、洛阳等)的影响,部分历史文化因素已经在急于发展经济的事实中流失,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现存的历史文化因素,完善和修葺历史。切不可再等到流失之后去重建,以至于失去了其个性和特色。参考文献:1、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2、附件为开封市历史街区保护和历史风貌保护区一览表附表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一览表名称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规划要点范围面积范围面积书店街以书店街为中心,东西两侧各延伸约15米3.7公顷东至三眼井街一线,西至黑墨胡同一线6.7公顷街区保护范围向东西适当延伸。修缮临街历史建筑;划定保护建筑,严格控制建设控制区的建筑高度,保持街道视线所及范围内的风貌完整;保持街区功能特点。马道街马道街沿街两侧、相国寺、人民会场、善义堂等文物保护单位4.6公顷北至寺后街、鼓楼街一线,南至自由街以南45米,东至鹁鸽街、商城后街一线,西至和平街一线10.4公顷修缮临街历史建筑,恢复历史面貌。恢复相国寺资圣阁,整治寺前广场,构成完整历史轴线。恢复人民会场原有功能。街区商业布局从临街向内延伸。双龙巷北至水车胡同、轱辘湾街,南至朝阳胡同,东至塘坊口街、南聚奎街、屈家胡同,西至北道门、右司官口、北兴街16.7公顷北至延寿寺街,南至财政厅东街、平等街一线,东至内环东路,西至北道门、右司官口、北兴街一线18.8公顷保护历史风貌完整的区域,修缮历史建筑,改善居住环境;划定、修缮历史建筑;搬迁工厂;恢复僧忠亲王祠、史可法祠等历史古迹。保定巷北至大厅门街、省府后街一线,南至省府西街以北50米,东至福寿胡同一线,西至新规划迎宾路以东20米3.2公顷北至大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