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养鸡产业的发展过程和一体化经营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养鸡产业的发展过程和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比较研究来介绍发达国家采用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一般经验。我们认为这些经验对于加入WTO,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后,如何发展我国畜牧业集约化和正确处理公司同农户之间的关系是有益的。世界上的事物都由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化过程,农业产业化也没有例外。值得注意的是农业产业化的发育程度同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市场化发育程度有直接和紧密的联系,正如马克思所提出的生产关系必须同生产力相适应。在世界养鸡产业中间,美国养鸡产业比较早地实现了生产的规模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由于美国在同一时期同时有各种农业产业化的并存,所以美国养鸡产业的农业产业化是世界上农业产业化模型中种类最多,品种最完善的。因此美国的经验和案例值得重视、研究和批判地学习。1.美国的农民家庭养鸡虽然当前美国的养鸡产业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可是美国养鸡的历史是非常短促的。美国最初的鸡是在殖民地时期从欧洲迁移过去,根据有关的资料记载,美国最初的鸡是由西班牙的探险家于1500年左右带到了美洲。到了十九世纪初期,随着市场需求的需要逐渐地引进了一些中国和印度等国优秀的亚洲鸡种。在二十世纪美国开始采用大规模现代化商业式的养鸡以前,农民家庭养鸡一种属于农业生产的一个附属部分,它同农业生产有着非常紧密的有机联系。但是,美国的农民养鸡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出售鸡肉和鸡蛋,而是为了提供家庭食品消费的需要,增加家庭食品蛋白质供给。Rogers也指出了,美国最初养鸡主要是作为农场的副业。虽然农民家庭养鸡的数量和规模在逐渐扩大,由于受到品种的限制,鸡的产蛋率非常低,基本上只能够满足农户家庭自身消费的需求。到了美国的南北战争期间,中西部地区农民家庭养鸡数量开始迅速增加。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这时期中西部地区的谷物,特别是玉米的产量在迅速增加。1870年美国中西部的玉米产量达到全美国产量的70%。玉米的数量的增加引起了它的价格下跌和终止农产收入下降。农民为了提高收入,开始发展畜牧业,通过把玉米对畜产品的转化来提高附加价值。因此,美国种植业的发展推动了中西部养鸡产业。这阶段农民家庭养鸡规模非常小,一方面是受到他们自家消费的限制,另一方面养鸡仅仅是整个农场复合生产中一个组成部分。美国米尼苏达州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1932年该州农场平均收入中间,养鸡收入占畜牧业收入的9%,而养猪收入占41%,奶牛收入占50%。这时期美国中部地区每个农户家庭养鸡的平均规模是165只。农民养鸡的现金收入也很低,1932年平均每家养鸡收入是295美元,仅占家庭畜牧业总收入中的11%。在上述的资料中间,还对当时美国农户家庭养鸡的成本作了记录。在养鸡总生产成本中间,饲料费用占66%,劳动费用占21%,其他费用占13%。实际上家庭劳动力是当时农民养鸡的主要劳动来源,特别是妇女劳动力。米尼苏达大学为美国农业部所做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在农场养鸡所投入的劳动总数量中间,喂饲料劳动中主妇的劳动占40%,收集鸡蛋劳动中主妇劳动占63%,喂水劳动中主妇劳动占40%。其余的劳动包括户主和子女等。显然,妇女劳动是农民家庭养鸡的主力军。根据日本著名的农业经营学家杉山道雄教授的研究,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养鸡产业中间占据统治地位约100年历史的美国农民养鸡方式开始衰退。在全美国的鸡蛋总产量中间代表美国农民养鸡的中西部地区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47年的49.7%下降的1965年的18%。促使美国中西部农民养鸡衰退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是由于这种生产和经营方式已经逐渐地同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养鸡技术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从五十年代开始由于肉用仔鸡的大量投入市场,产蛋鸡的淘汰鸡再也没有人食用,退出了鸡肉的消费市场。这对于农民养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经济损失。因为销售淘汰鸡的收入占整个单击生产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其次大城市近郊的专业的规模化养鸡的兴起,对农民养鸡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现代化的养鸡设备和规模效益使得鸡蛋的价格下降。农民养鸡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杉山道雄教授把美国农户养鸡失败的原因主要归纳为:(1)饲养规模小;(2)农户养鸡没有实行专业化分工,农民家庭在养鸡以外还饲养猪牛等其它家畜;(3)饲养方式比较传统,主要采用家庭的残羹餐饭;(4)由于生产规模小,缺乏市场战略,同时在鸡蛋的价格上面也没有竞争能力。2.美国的专业化养鸡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东西部沿海的纽约市、旧金山、洛杉矶、波士顿等大城市的近郊发展起来大批规模化专业养鸡场。根据1940年美国农业部的一项调查表明,全美国规模在1,000羽以上的养鸡场有12,147个,其中50%以上的规模鸡场集中在东西部沿海的6个州。虽然东西部沿海地区没有像中西部地区那样,拥有丰富和价格便宜的玉米饲料资源,可是东西部沿海地区的优势是,他们接近大消费市场。随着城市鸡蛋的需求数量增加,城市郊区的养鸡创造了非常好的市场条件。专业化养鸡同农民养鸡的区别是:(1)专业化养鸡生产开始同土地分离。在农民养鸡中,养鸡的饲料是农场自家生产的,雏鸡是由母鸡孵化的,同时鸡粪直接作为耕种用的肥料。所以养鸡同土地的结合是非常紧密地。在专业化养鸡中,由于养鸡厂集中在地价比较高的城市近郊,主要依靠从中西部地区购买玉米和饲料来养鸡。所以养鸡生产同土地之间的有机联系开始被人为地分离开来了。(2)雏鸡的孵化开始同养鸡的分离。随着养鸡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出现了专业的种鸡场和孵化场。原来的农民家庭由自家母鸡孵化的工作,在专业化养鸡阶段被孵化机器所取代。(3)庭劳动从原来的对鸡的饲养管理转向对雇佣工人的管理和从事部分的辅助劳动。(4)鸡生产开始同饲料生产分离。在农民养鸡中给鸡喂食的是玉米和部分青饲料。随着饲料加工技术发展和科学的配合饲料的使用,出现了专业的饲料工业。养鸡场开始同饲料的生产和加工分离了。然而,城市郊区的专业化养鸡持续的时间并不太长,到了50时年代以后,美国城市近郊的专业化养鸡开始衰退。导致城市近郊养鸡衰退的原因:(1)城市发展使得近郊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上升,增加了近郊养鸡的成本;(2)大量的城市居民移居郊外,提出养鸡场必须认真地处理鸡粪的要求,臭味对环境的污染使得城市近郊不适合养鸡;(3)运输条件的改善,减少了运输费用,使得远郊地区的养鸡具更大的价格竞争力;(4)连锁超级市场的发展和大量购买和大量廉价销售的战略,使得城市近郊专业养鸡厂的主要客户,小规模的传统的食品商店纷纷倒闭。失去了销售渠道。3.美国蛋鸡产业一体化美国的养鸡产业从50年代开始随着养鸡技术进步和设备优化,开始体现出明显的规模效益。60年代初,E.P.Roy测算过养鸡场的规模与效益之间的联系。通过大量的计算,他提出了采用新技术生产者同采用传统技术的生产者相比较,每生产1打鸡蛋的成本上的差别是2到3美分。养鸡场的规模同成本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如饲养3万只鸡规模农场比5000只鸡鸡场为每打鸡蛋节约3美分的成本。根据Roy计算,60年代美国养鸡场的最小规模只有在1-2万羽蛋鸡以上才能够有经济效益。进入70年代以后,自动化的平饲鸡舍已经不再能够适应规模化养鸡需要了。蛋鸡的饲养开始由平养改换成多层笼养。为了减少固定资产的成本,许多养鸡场采用多层笼养。据有关调查表明,采用2-3万羽规模的二层笼养可以使得每打鸡蛋节省2美分。采用三层笼养可以更加节省。如果采用三层笼养鸡场的规模就必须扩大到4-7万羽。养鸡技术进步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小规模养鸡场纷纷倒闭。在养鸡厂扩大规模的同时,为节省生产和流通费用,就要求同他们配套的鸡蛋处理厂、饲料厂、流通和销售部门都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从而与养鸡场的生产相配套。在六十年代以前,美国超级市场采用的盒装鸡蛋是采用人工洗蛋和手工包装。现在为了同养鸡场的扩大规模相配套,鸡蛋处理厂开始采用半机械化和机械化。GP中心的投资虽然非常大,处理鸡蛋的速度却大大增加、效率迅速提高。这对于许多小规模的鸡蛋处理厂来说是重大的打击。同样的,饲料生产企业也开始追求规模效益,导致饲料行业兼并的加速。在养鸡场扩大规模的同时,为了进一步节省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大规模养鸡场开始对饲料加工部门和鸡蛋处理部门采用垂直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当时的垂直一体化的战略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采用合同的方式加强联系,一种是直接通过投资或者兼并的方式使得饲料加工部门和鸡蛋处理部门内部化。如从1963年到1968年的5年中间,美国东北部养鸡场采用合同方式生产和销售鸡蛋的数量从鸡蛋总量的28%增加到42%。根据H.B.Jones和H.R.Smalley等人的调查研究表明,在美国的南部大规模养鸡场的垂直一体化经营中,直接持有鸡蛋处理厂的占100%,拥有饲料加工厂的有65%。仅仅只有35%的养鸡场同孵化场建立合同关系的。1970年全美国的养鸡厂中间采用合同时的垂直一体化的比例占30%。而到了1978年这个比例增加到50%。诚然,在各地区的比例是不均等的。如东南部和南部的大西洋沿岸占80%以上,而在西部和山区合同养鸡的经营方式基本上没有。4.美国肉鸡产业一体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南部的肉用仔鸡的饲养开始兴盛起来。采用无窗鸡舍技术的采用迅速提高肉鸡农场的饲养效率。与此同时,同肉鸡生产配套的孵化场和肉鸡的屠宰加工场的数量和生产能力也迅速得到增加和提高。肉鸡产业的垂直的一体化有多种形式,其中采用的最多的是以饲料产业为龙头的形式。饲料公司从孵化场购入雏鸡,通过合同的方式让农户饲养,然后收回肉鸡产品。在同农户签订的肉鸡饲养的合同中间,除了规定生产农户的饲养收入计算方式以外,还包括农户的管理质量,特别是饲料报酬效率。因为这是衡量养鸡管理效益的一种重要的指标。如用100磅的饲料生产鸡肉越多,合同生产农户的收入越多。这种合同生产方式在50年代的美国迅速普及开来。对于当时美国肉鸡的生产状况,1955年的一个肉鸡视察团报告说“乔治亚州的肉鸡产业中间竞争不仅仅是劳动力的工资和资金,更加重要的在关键的部门,如育种、孵化、饲料供给、饲养和屠宰处理,怎样有效的改变管理组织的效率,特别是采用垂直的一体化。企业的组织构造的变革可以非常高地提高效益。”美国的肉鸡产业的龙头企业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为了应付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他们设法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节约成本成了这时期龙头企业的主要任务。可是到了70年代以后,竞争的方向从低价格向多品种转移。原因是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化已经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进一步压低成本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把消费的倾向转移到重视事物的质量和多样化。因此,这是肉鸡产业的龙头企业竞争的重点就向产品的多样化、差别化的方向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肉鸡产业的龙头企业逐步地形成了寡占的局面。为了促进销售在流通领域内的竞争,他们开始在进一步扩大肉鸡加工企业的规模的同时,对流通部门,超级市场和连锁店快餐店的一体化也开始加紧进行。大型肉鸡的龙头企业为了寻求增加利润的更加大发展的机会,开始突破地域的限制,建立起跨越数州的垂直的和横向的一体化。如世界上最大的肉鸡龙头企业TysonFood公司在六十年代的肉鸡产品还只有一个品种。1969年他收买了Prospest农场,1972年它又成功地收买了OcomaFood公司以后扩大了产品的品种,如去骨肉。80年TysonFood公司又收购了LanePoultry和SonaLee的加工厂,1983年购买了GoldKist公司和1986年的ConAgra公司。成为没有最大的肉鸡产业化集团。TysonFood公司通过合并和收买,迅速扩大经营的范围,现在有专门生产冷冻食品的加工厂,除了鸡肉以外,还增加牛肉和猪肉加工生产业务。到了1997年TysonFood公司雇用工人达到2万5千人,产品的品种多达到1500多种。5.肉鸡产业的合同种类肉鸡产业一体化中的一个非常关键而又有趣的问题是,龙头企业同农户签订合同的方式和种类。从产品的流通过程来看,肉鸡从养鸡场出栏以后必须经过产地屠宰加处理,然后通过批发商--零售商等流通途径最后才到达消费者手中。美国肉鸡部门的龙头企业中屠宰加工部门的企业占多数。他们同生产农户签订合同的目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