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关于萧红的评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唐弢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1月版关于萧红的篇章:252—253一页多些。萧红(1911—1942)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也出版于一九三五年。这本作品真切地反映了东北人民沦陷前后的生活,正像鲁迅在序文中所说的,“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小说的前十章描写沦陷以前的东北:在哈尔滨附近的广大农村里,“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农民们把耕田的老马送进屠场换来两块纸币,随即全被地主夺走;人民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惩罚那些吸血的剥削者,但得来的却是监牢和更沉重的灾难;年轻的一代牢牢记住亲人惨死的仇恨,随时准备索还血债;疾疫伴随饥饿夺去人们的生命,威胁着每一个活着的人。自第十一章以下,描写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广大人民的苦难和斗争。他们“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在斗争失败后,他们认识到只有再组织起来去当革命军,才是正确的道路。于是辞别残破的家乡,走向更艰苦、更漫长的路程。作品没有一条贯穿全局的故事线索,它只是许多生活画面的连续。因为作者观察的深入和笔致的细腻,在明丽的画幅中含蕴着感人的力量。在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历史条件下,没有因此忽视阶级矛盾,从而真实地写出了东北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深重灾难。这是小说的可贵之处,也是小说胜过同一时期不少同类作品之所在。继《生死场》之后,萧红还写有《旷野的呼喊》、《手》、《小城三月》(短篇)、《马伯乐》(中篇)和《呼兰河传》(长篇)等。其中如《手》通过一个染匠的女儿在学校里因为一双黑手受到歧视的故事,有力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作品构思既巧,描写亦复深婉动人。写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呼兰河传》在过去生活的回忆里表现了作者对于旧世界的愤怒,但也流露出由于个人生活天地狭小而产生的寂寞的情怀。萧红还有以“悄吟”的笔名发表的散文集《商市街》和《桥》,内中也不乏优美之作。二、《中国现代文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组编写1979年版有关萧红的篇目324页—326页大致两页多些本书客观的介绍了萧红的身世和文学代表作品。对萧红的《看风筝》、《夜风》,《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这几部作品所讲述的故事内容分别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对它们的结构思想简要的评价了一下。对萧红的评价并不高。“肖红在初期的创作中,就比较鲜明地表现出进步的倾向性”。《看风筝》、《夜风》“这些作品虽然艺术上还比较粗糙,但它所显示的这位女作家初期创作的进步倾向却是可贵的。”《生死场》“真实地反映了东北哈尔滨附近一个村庄的劳动人民从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境地中起来反抗的艰苦过程。”“《生死场》没有集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刻划不够鲜明,结构较松散,这些都不能不影响它的艺术力量。然而由于作品比较及时地传达了东北人名抗日斗争的消息,和洋溢于字里行间的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因而在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并引用了鲁迅对《生死场》的序言中的话。对《马伯乐》的社会思想意义予以了肯定,在艺术形式上认为“作品未能更多的从情节发展中来刻划人物,结构上枝蔓也过多,显得比较沉闷。”对“《呼兰河传》是一部以作者童年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笔触委婉动人。作品没有贯串全书的故事线索,也没有集中笔力刻划人物。它只是通过若干生活场景表现了肖红童年时代的寂寞心情,反映了呼兰河小城刻板单调的生活,展示了呼兰河人民善良的品格。但在作品里,“我们看不见封建的剥削压迫,也看不见日本帝国主义那种血腥的侵略”(茅盾:《呼兰河传序》,《肖红选集》“附录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缺乏强烈的时代气息。“写于一九四一年的短篇小说《小城三月》,是肖红艺术的成熟之作。……作者通过翠姨的悲惨遭遇对封建宗法制度作了无情的控诉,在当时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散文诗式的笔触,细腻的心理描写,艺术氛围的有力渲染,显示了作品达到较高端艺术水平。”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七省(区)十七院校《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组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版关于萧红的篇幅420—422两页多些。本书对萧红的身世、经历和创作作品做了简要的介绍。阐述了其生活经历和文学创作的关系。对《生死场》思想内涵做了较详细的论述,艺术上则就鲁迅对萧红的评论扩展开来。对《呼兰河传》、《马伯乐》和《小城三月》也做了简要的介绍。以下是本书中关于萧红评价的部分内容:肖红留下的作品有七十多万字,前期作品富有生气,后期作品落后于时代。肖红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东北,苦难深重的农民引起她很大的同情;逃离家庭以后遭到的不幸磨练了她倔强的性格。东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抗日的英雄业绩对她影响很大,肖红曾经参加过一些抗日救国的文化活动,再加上她对农村生活和城市劳动群众有比较细致的观察研究,因而能写出一些比较好的作品,《跋涉》收进她的《王阿嫂的死》、《看风筝》、《夜风》、《广告副手》、《小黑狗》等五个短篇小说,文笔虽然显得粗疏,但反抗精神很鲜明。在上海期间的作品,如写流浪者生活的《商市街》、刻画青年学生窘境的《手》、揭露残害人民的兵役的《牛车上》等短篇小说,都从不同侧面控诉了旧时代的不平等和黑暗。中篇小说《生死场》是肖红的代表作,也是比较早地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作品,收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作品描写了哈尔滨附近的一个村庄的农民,他们的祖祖辈辈生活在肥沃美丽的土地上,却祖祖辈辈蒙受着非人生活的摧残,无论男女老少,都被反动地主官吏剥夺了生活资料和作人的权利,思想变得麻木了,善良的品格被穷困和屈辱扭曲了,尤其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逃脱奴隶的命运。……(文中对上述论点的举例)肖红坎坷的生活道路使她对妇女的悲惨命运有着深刻理解,因此《生死场》着重从描写农村劳动妇女血泪凝聚的生活这一方面,控诉了反动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农民的罪恶。《生死场》还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反革命两手。日本在“王道”、“共荣”的骗人旗号下,奸淫烧杀,屠戮大批无辜百姓,疯狂地追捕反抗者。帝国主义铁蹄下的农民再也不能忍耐下去了。小说生动地写出了农民奋起反抗侵略者的斗争精神,刻划了他们坚强的性格。……(文中对上述论点的举例)鲁迅说:“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力透纸背。”在艺术上,《生死场》开始形成了肖红的婉约质朴的艺术风格。“女性作者的细微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这种“明丽和新鲜”的色彩在肖红全部作品里只有《生死场》明显一些,与她这个时期昂扬向上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旧东北农村的风俗习惯、田园景物、虫草禾木,大都历历在目,农民的乡土情怀描写的细腻动人,一些斗争场面也声情并茂。但是,由于作者思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只着眼于李青山、赵三等农民自发反抗的描写,群众麻木落后的东西渲染得较多,笼罩全书的有种淡淡的哀愁。章节布局零散,很不和谐,语言欠锤炼。抗日战争中期,肖红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和革命道路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进一步投身抗战洪流,陷入个人感情的痛苦,又为劳疾所困,政治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都反映在她的作品里。《呼兰河传》(1940)离开现实斗争的主要矛盾去回忆二十多年前的农村生活,技术虽然成熟一些,它仿佛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但作者描写的是农民生活的宁静、保守、凄苦、愚昧,而农村里最根本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尖锐斗争、革命力量的发生、成长,都看不到。中篇小说《马伯乐》(1940)写了抗战期间一个极其灰色的人物,对于马伯乐的自私、委琐、庸庸碌碌,像蠹虫一样的生活,作者采用了讥讽的态度,但并没有站得更高一些,通过反映抗日斗争的主流去批判他。肖红这个时期的短篇小说,比如《小城三月》(1941)那些情思绵密的作品,也没有时代感,只流露出“五四”精神的一缕微光。这都说明,作者思想上的停滞磨掉了作品的战斗锋芒。肖红在逝世前对于斗争甚至革命,仍寄托很大期望,念念不忘与人合写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大型作品,但她缺乏革命斗争生活的实际体验,也必然缺少描写这个题材所应具备的思想力量。四、《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王瑶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1月版关于萧红的篇幅293—294,差不多一页萧红的长篇《生死场》也是《奴隶丛书》之一,和萧军小说的背景一样,生活经历也差不多,因为作品的感人性也想死。鲁迅在序中说:这本稿子的到了我的桌子上,已是今年的春天……但却看见了五年以前,以及更早的哈尔滨。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微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的人,如果看起来,他不幸的很,他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书里写农民们正在辛勤地生活,突然东北沦陷了,一群群善良的人被屠杀,被强奸,逃到哪里都没有用,只有一条真实的路——反抗。于是善良朴实的人都站起来了,走上了民族战争的前线。这是农民们在最初阶段的觉醒反抗纪录,从这里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可征服的力量。文笔细致,是女性作家的长处。全篇组织略嫌散漫,缺少紧张集中的力量;人物写得不够突出,但严肃而动人的情感是从头一直贯彻在作品中的。除《生死场》外,她尚有短篇集《牛车上》,收小说五篇,大半是写农村的。五、《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唐弢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版萧红(1911—1942)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也出版于一九三五年。这本作品真切地反映了东北人民沦陷前后的生活,正象鲁迅在序文中所说的,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小说的前十章描写沦陷以前的东北:在哈尔滨附近的广大农村里,“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农民把耕田的老马送进屠宰场换来两块纸币,随即全被地主夺走;人民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惩罚那些吸血的剥削者,但得来的却是监牢和更沉重的灾难;年轻的一代牢牢记住亲人惨死的仇恨,随时准备索还血债;疾疫伴随饥饿夺去人们的生命,威胁着每一个活着的人。自第十一章以下,描写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广大人民的苦难和斗争。他们“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在斗争失败后,他们认识到只有再组织起来去当革命军,才是正确的道路。于是辞别凋敝的家乡,走向更艰苦、更漫长的路程。作品没有一条贯穿全局的故事线索,它只是许多生活画面的连续。因为作者观察的深入和笔致的细腻,在明丽的画幅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在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历史条件下,没有因此忽视阶级矛盾,从而真实地写出了东北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深重灾难。这是小说胜过同一时期不少同类作品之处。继《生死场》之后,萧红还写有《旷野的呼喊》、《手》、《小城三月》(短篇)、《马伯乐》(中篇)和《呼兰河传》(长篇)等。其中,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呼兰河传》在过去生活回忆里表现了作者对于旧世界的憎恶与愤懑,但也流露出由于个人生活天地狭小而产生的寂寞的情怀。萧红还有以“悄吟”的笔名发表的散文集《商市街》和《桥》,内中也不乏优美之作。六、萧新如、吴天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6月版本书对萧红的评价引用了鲁迅在《生死场》的序,萧红在本书中作为东北作家群之一提到。“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微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七、《简明中国现代文学史》邵伯周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关于萧红的篇章248—249一页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县人。一九三三年与萧军出版了短篇小说合集《跋涉》。一九三四年完成的中篇小说《生死场》是她的代表作。《生死场》以哈尔滨附近一个偏僻的村庄为背景,反映了“九一八”前后,东北农村人民的苦难和抗争。在侵略者来了,他们在阶级的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终于从沉睡中起来抗争了。他们自动拉起队伍,去投奔革命军。要向侵略者讨还血债。就连平日最自私狭隘的人,也开始关心国家大事了;那最善良驯顺的人,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