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复习要点一、划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看花(1-6段,写作者观看紫藤萝花盛开的景色。)第二部分:忆花(7-9段,写作者回忆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并与现在紫藤萝花的艳丽繁盛作对比。)第三部分:悟花(10、11段,写作者经过观花、忆花所产生的人生感悟。)二、谈谈作者感情变化(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振作向前)三、作者想通过紫藤萝花告诉我们(原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四、理解内容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紫藤萝的?(1)花形:像一条瀑布、大条幅、帆、船舱、笑容(2)花色: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3)花香:浅紫色(修辞:通感)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依据上题的提示,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4.课题含义“紫藤萝瀑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盛开的壮观景象,又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使“生命长河无止境”之意得到诗意的表达。5.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6.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4分)写这紫藤萝也曾遭遇不幸,一方面与眼前的紫藤萝形成对比,更好衬托出眼前紫藤萝的茂盛、充满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为后文作者写“悟花”、抒情点题作铺垫。7.文章主旨文章通过写紫藤萝的勃勃生机,点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哲理。这就是说,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击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理解记忆)8.全文紧紧围绕这树盛开的紫藤萝来写的。那么题目为什么叫“紫藤萝瀑布”呢?我们能不能将它改为“盛开的紫藤萝”呢?1、外形相似:这一树花开得繁茂,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像一条流动的瀑布,飞流直下,不可遏阻。2、意义相联:这一树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的紫藤萝瀑布,就像一条生命的长河,绵延不绝,永无止境。所以叫“紫藤萝瀑布”(理解记忆)9.“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的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请联系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有象征意义。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份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祖国建设大业才能灿烂辉煌。(理解)10.拓展延伸白杨树:高大挺直,生命力顽强,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爬山虎代表坚强不屈、不会向困难低头的人。五、句子分析1、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用“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使静态的花色跃动起来,表现出花的生趣盎然。2、“从未看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象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比喻,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也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形态美)3、“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情趣美)4.“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将静态的花写完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活力、情趣。(形态美)5.“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在眼前的紫藤萝瀑布和旧时紫藤花的对比中,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流向人的心底”就是这种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此时花和“我”仿佛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物我交融,使情感的抒发更强烈。6.“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里运用了通感,物我交融,写出了紫藤萝香气的柔美、温馨,表现了作者对紫藤萝的由衷喜爱之情。同时,“梦幻”一词也似在表明作者对眼前景象的怀疑和不确定,由此过渡到对家门前那棵紫藤萝遭遇的回忆。(色彩美)7.“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运用拟人的修辞,把紫藤花写活了,将客观所见与主观感受巧妙融合在一起,写出了花的勃勃生机,充满旺盛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