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答案】BD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①忠于国家,赤诚豪迈。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②虽为远别,依旧旷达。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③胸怀博大,顾全大局。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⑴礼部: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的政令。贡院:科举时代考试贡士之所。⑵紫殿:指京都贡院。一作紫案。暖吹:暖风,指春风。⑶席:犹言列坐。⑷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比喻人人肃静。⑸乡里:犹言郡县。献贤:献举人才。先德行:以德行为先。⑹列爵:分颁爵位。《尚书·武成》:列爵惟五,指公、侯、伯、子、男五等,此处代指官职。公卿:指执政大臣。⑺衰病:衰弱抱病。耗:无,尽。⑻赖:幸亏。群公:指同时主持考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梅尧臣等人。识鉴:能赏识人才、辨别是非,一作鉴裁,又作择鉴。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吧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答案:B、E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参考答案: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的应试场景,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士子们奋笔疾书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惜才爱才之情。【新课标I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一篇《长恨歌》多么有文采风情,十首《秦中吟》则是匡时济世的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常常被元稹学去了我诗中的格律,李绅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世间的富贵我大概没有缘分,身后文章才会留下我的声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别笑我气粗,满口大话,新编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答案:CD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题。(共12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释:【1】树杪:树梢。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拂晓时分直向巴峡而去,春日将尽使我思念京城。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江色晴明有位女子浣洗,旭日初升群鸡竞相啼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水边城市人在船上做生意,山间桥上人如在树梢走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登上高处万家井邑出现,眺望远处阆白二流明莹。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人们都说着异乡的方言,黄莺却啼着故里的声音。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幸赖自己深知山水情趣,稍可排解离乡背井愁情。(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答案:C(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答案:B(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参考答案:意象:本诗选取浣女、鸡鸣、舟市、山桥、万井、莺啼等富有生活气息的意象,而另两首诗歌选取的猿鸣、枫树林等意象多为自然景物。抒情:本诗作者陶醉于山水之趣,宽解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另两首诗歌都有沉郁惆怅凄凉之感,离家远去思乡之意。【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11分)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①迮:狭窄。头上几乎长满萧萧的白发,回到故乡已整整三个秋天。醉酒后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大宋的天地变得越来越窄;中年以后我常常疾病缠身,时光飞逝眼看已步入晚年。穿着铁甲衣历经沙场百战,时刻空自想着要报效国家;五更时从远处传来画角声,内心生出无穷无尽的愁怨。明天早上我要去桐江岸边,选一株丹枫树系我的渔船。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分).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①五盘岭:川陕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清晨我驱赶着四匹马拉的高车,空旷绵延的五盘岭尽收眼底。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峙;太阳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曙光中烟霭笼罩着苍翠的山色,入云的树木幽暗阴沉充满寒气。稀疏的松柏间露出孤零零的驿站,湍急的河道隐藏在繁密的花丛里。雨后溪水潺潺栈道湿滑难行,农田里的荒草干枯没有绿意。我一点也不觉得蜀道难行,因为此次远行是为了知己。(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1)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古诗词鉴赏。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2)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杂诗(明)丰坊孤松挺穹壁①,下临万里波。激湍啮其根,惊飚撼其柯。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②。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注]:①穹壁:高高的崖壁。②嵯峨:高耸的样子。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A.写景诗B.咏物诗C.哲理诗D.闲适诗B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松”二句使用起兴的手法,巧妙引出描写对象。B.“激湍”二句中“啮”“撼”动词使用准确,有表现力。C.“纷纷”二句运用叠词,描摹事物的形态,鲜明生动。D.“群攻”二句巧用问句,语意形成转折,承转自然。A2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2.答案示例一: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君子身处困厄仍然坚守气节、孤高傲世的赞美,以及对奸佞小人的愤慨和蔑视。答案示例二:作者以孤松自比,表达了对奸佞小人的蔑视(l分)和对遭受打击的愤慨,表现了自己孤高傲世的精神和坚守节操的意志。【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恬亭的栏杆面临小溪绿树围绕,小溪的岸上高高低低的在翠微之中。太阳落了人在断桥上单独地站立,水中幽静的大树上栖息着飞鸟。清静地游览才觉得心不累,幽静的地方有谁知道世上还有事情。时间到了深夜还在徘徊,秋风中天上挂着斜月坐着钓鱼船回去。(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①虚写。“夜深同徙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