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培训之阅读教学个性阅读指导的策略个性化阅读是《汉语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辩证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以致出现了一些偏差,如,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人文性倾向,在教学中过分演绎“独立选择学习内容”“独立选择学习方法”“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体验策略,在教学中就忽略学段目标和文体特点而一味地引导体验而忽略思维的激发与引导。由此引来对新课程阅读教学的一些诟病。正确理解新课标“个性化阅读”的精神,辩证处理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对个性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才能使新课程阅读教学取得预期效果。一、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指导“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新课程阅读教学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依据课程目标的个性化阅读指导,必须正确处理一个哈雷特与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关系。读者的个性化阅读,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每个哈姆雷特是个性的。课程目标制约下的阅读教学,学生(也是读者)是学习阅读,通过一次次探寻文本的意义来提高阅读能力,文本意义的探寻则要体现“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一个哈姆雷特是共性的,这个共性就是文本的原意,文本的价值取向。要引导学生在探寻文本意义的同时,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既求同,又存异,不管是什么方式的个性化阅读,求同,就是求得和文本意义最为接近的理解,存异,就是要鼓励学生基于不同心理特点的阅读感悟,鼓励学生结合不同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的阅读感悟,体现个性化阅读,不能把它们颠倒过来。二、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共性特点;但同龄学生的思维特点,又是有差别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如,对主要内容的把握,有的侧重整体思维,在于对全文的多遍的阅读;有的侧重分析思维,遵循从部分到整体。因此,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指导,既要有几次的从整体上的把握,也要有一部分一部分的或针对重点部分的阅读指导。强调整体感知,忽略一部分一部分或重点部分的学习,是对侧重分析思维的同学的学习方式的不尊重。又比如兴趣的激发,有的同学的认知是情感型的,情感的激发能很快使其进入个性化阅读状态,有的同学是理智型的,知识的吸引能使学生很快的进入个性化阅读状态。因此,在教学中一味的强调激发情感,对理智型的同学也是不公平的。既有整体把握的引导,又有局部的深入的探究,既有情感的激发,形象的思维,又有理性的分析,使不同心理特征的儿童的个性化阅读都能得到有效的引导。三、根据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指导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对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同,知识背景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由于个性特点、家庭与社会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也有明显差别。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带有个体的特点。老师应从不同层面去指导,并认可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根据文本特点,从不同的心理特点出发,尊重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综合运用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交叉运用激发情感的教学策略和引发知识经验的策略,是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知识需要积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个在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进取,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习与继承的手段,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文件、书籍,让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等。可以说,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无论何种知识领域的阅读,均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基础,而文字基础的打造,必须经过长期的汉语学习。学生时代汉语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只是占漫漫人生的一粟,人类拥有的知识,更多是课外阅读学习到的。可以说,阅读与汉语学习是相互相成,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在目前科技发达,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不断充斥的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在动画片、在游戏机的吸引下,对阅读的兴致不高。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锻造良好的文字基础以及出色的语感。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汉语课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篇数和课外阅读总量。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汉语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汉语实践活动。在开放的汉语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汉语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汉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针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应主要把握以下两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巩固阅读成果。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中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养成阅读习惯、进而提高汉语水平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对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介予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总体而言,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1、思想健康;2、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3、有趣味性;4、注意阅读的广度。其次,应在学校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在美国,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一种方式是定期邀请著名职业体育明星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益的书籍,较好地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提高其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另一方面,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二、应适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辅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但是,如何令学生从这种个体的、自由的阅读提炼为有益的知识,进而提升汉语能力,则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如何有效地对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就必须了解学生的特性。学生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因此,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汉语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汉语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