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维度词语“厚、薄”的语义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空间维度词语“厚、薄”的语义分析作者:房明星来源:《教育界》2012年第34期【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空间维度词“厚、薄”在始原域中的实指义和目标域中的隐喻义进行语义分析。【关键词】“厚、薄”隐喻1前言空间维度词语是对具有一定形状的物体的特定部位或部分所占据的空间的量进行说明的。国外很早就对维度词进行了专门研究,国内的研究也已经开始,如任永军(2000)对空间维度词“厚、薄”进行的研究。本文在学习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空间维度词语“厚、薄”进行补充性的探讨。2“厚、薄”的实指义厚: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薄: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跟“厚”相对)。2.1突显度与“高、低”相比较小“高、低”是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维度,但“高、低”对垂直方向上物体维度的表达是有条件的,也就是,物体在垂直方向的维度突显不能低于一定的限度,一旦低于这个限度,就不再用“高、低”,如果物体是固态状,通常用“厚、薄”替代,如鞋底。从这一点来看,“厚、薄”是对“高、低”的一种补充。2.2忽略方向,要求形状“厚、薄”除了能表达垂直方向的维度,还能表达任何方向的维度。但是是有条件的,即物体必须是扁平形状。假若不是扁平状,就不能用“厚、薄”表达,就要使用其他维度词语。比如白杨树不是扁平状,所以不能用“厚、薄”而只能用“高、低”表达。和“高、低”对垂直方向上物体维度的表达是有条件的一样,扁平状物体的“扁”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否则也不能用“厚、薄”来表达,而只能改用其他的维度词语表达。如书桌,由于“扁”的程度不够,所以不能论“厚、薄”只能论“高、低”。“厚、薄”对不同事物的维度突显的要求并不完全一样,主要取决于物体在我们的印象中形成的整体意象以及语言的图解功能对事物的不同侧面的突出或忽略。拿“墙”来说,有的墙可能龙源期刊网比“讲台”还厚,但墙在我们认知心理中的意象是比较典型的适合论“厚、薄”的扁平物,而“讲台”则相反,因此再“厚”的墙也可以论“厚、薄”,再“矮”的讲台也不适合论“厚、薄”。(任永军,2000)2.3要求物体的[+固体]性“厚、薄”要求物体的[+固体]性,否则就不能用“厚、薄”表达,比如雪可以说“厚、薄”而水不行,因为雪是固体,而水是液体(即非固体)。这种固体性,也可以理解为实体性,而“厚、薄”对物体实体性的强调对其隐喻用法有重要的影响。3“厚、薄”的隐喻义3.1表示自然现象“薄雾”“薄暮”等词语中,“薄”所表达的意象和“薄”所表示的固态物体所具有的特点很相似,即越“薄”的物体越容易被其他物体穿透,越“厚”的物体越不容易被穿透。生活中,我们透过“薄雾”能够看见其他物体,这说明“薄雾”对我们视线的遮挡不是很严重。和“薄雾”一样,穿透暮色的也是我们的视线,因为我们能在“薄暮”中看见周围的事物。3.2表示品质等“厚脸皮”“脸皮厚”“厚颜无耻”等词语中,“脸皮”“脸”是扁平状的,因而能与“厚、薄”搭配使用,从这一点来说是符合“厚、薄”对所表达的物体的形状要求。但事实上,这些词语所表达的脸皮的“厚薄”与脸皮本身的厚薄没有丝毫关系。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越是有羞耻感,越是经不起别人的批评,那么脸就越容易红。脸红是因为血液渗透到了脸部的皮肤,会给人脸皮容易被血穿透的感觉,从而给人留下脸皮薄的印象。相反,越是缺乏羞耻感,越会给人留下脸皮厚的印象。所以,“脸皮”的“厚、薄”能够与品质的好坏联系在一起是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3.3表示礼物“厚、薄”要求所表达的物体是扁平状,且具有实体性,这两个要求使物体具有很强的结构稳定性,而这一特性所表达出来的实物意象与礼物相吻合,所以“厚、薄”能比较准确形象地表达礼物数量的多少和价值的大小,因而在“厚礼”“薄礼”等词语中,“厚、薄”的用法不能被其他维度词语所代替。3.4表示感情“厚谊”“厚意”“薄幸”“薄情”等词语中,“厚、薄”的用法被维度词“深、浅”所替代,因为“厚、薄”要求所表达的物体是扁平状,且具有实体性,而感情是一种抽象的东西,看不到摸不着,毫无实体性可言。龙源期刊网表示待遇和重视程度“厚遇”“厚古薄今”“厚今薄古”“厚此薄彼”等词语中,“遇”“古”“今”“此”“彼”等事物不符合,“厚、薄”在始原域中的实体性、具体性、所表达的事物的结构的稳定性三个语义特征,因而“厚、薄”这一用法应该被替代,但却找不到合适的维度词语来替代。所以,在表达待遇和重视程度时,“厚、薄”的用法无法归纳到在空间维度范围内。3.6表示利润或利息“厚利”“薄利”等词语中,“厚、薄”的用法被维度词“大、小”或“高、低”所代替。虽然有时候利润或利息的表现形式是实体的,但就其本身来说是抽象的,且不具有稳定性,因而不符合“厚、薄”的语义特征,因而要被替代。4结尾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作者尝试对空间维度词语“厚、薄”在目标域中的隐喻义进行了补充,补充之处的分析还不够充分,有待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参考文献】[1]任永军.现代汉语空间维度词语义分析.2000.[2]任永军.直线型空间维度词隐喻义认知分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