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一、城市概括榆林市地处陕西省最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黄土高原北端,东西长309公里,南北宽295公里,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21.2%,居全省十地市之首。榆林北瞰河套、南蔽三秦,地理位置优越,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有着“九塞岩险第一”的美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秦长城与明长城横贯而过,境内长度700余公里。黄河沿本市东界自北向南流过,境内流长441公里。二、历史沿革榆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早在3.5万年以前,这里曾是“河套人”生息繁衍之地。据甲骨文辞及1982年在清涧李家崖出土文物考证,商代本境为游牧部族——鬼方栖居地。西周至春秋初,境内先后为严犹、翟人游牧民族占据。春秋周襄王十七年(前635),晋文公发兵“攘翟”,本境归晋国。战国之后,汉族势力开始扩展到这里。魏在今鱼河九股处设上郡、治所于肤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本境南部属上郡肤施县,北部隶属新秦地之九原郡。并派大将蒙恬率众十万在此守边疆,修筑长城。横于榆林市域的秦长城遗址就是当时劳动人民创造的可歌可泣的历史丰碑。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自立为楚霸王,占据上郡,称翟国。三年(前204),匈奴占据本境北部,南部归汉上郡肤施县。汉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北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本境设龟兹县(县址在今牛家梁乡古城滩)。三国至西晋,本境为羌胡占据,未置郡、县。升平三年(公元359),南匈奴刘卫辰(赫连勃勃父)统部代来城(今境内巴拉素白城台)。本境属卫辰地盘。义熙三年(407)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本境属大夏。不久筑大夏国都城统万城。南北朝时期,北魏始光四年(427),北魏击破大夏后,设统万镇,本境属北魏统万镇。太和十一年(487),北魏将统万镇设置为夏州(治所统万城),代名化郡,圆熙、金呐。辖4郡县,本境属夏州。唐代,实行道、州、县建制。贞观二年(628),唐灭梁师都,关内道复置银州,绥州、夏州,涉及本境有银州儒林县、开光县,夏州德静、宁朔县。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宋朝设路、府、州、军、监建置。七年(982),银、夏、绥州归宋,隶属陕西路。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市)称帝,建西夏国。本境属西夏银、夏州领地,元丰四年(1081),宋军相继攻占罗兀(在今镇川镇)、银州、夏州等地。次年九月,西夏大军大举反攻,夺回银州、罗兀等城寨。宋常宁四年(1105),宋军再次攻占银州城,之后与夏议和,并改罗兀城为嗣武城。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建置。本境长城以南属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绥德州米脂县,长城以北为蒙古游牧地。明洪武四年(1371),置绥德卫。正统二年(1437),为抗御蒙古鞑靼,火筛等部南犯,延绥镇都督王桢率领军民始筑榆林城堡,并相继将榆林千户所辖的鱼河、岔儿河(即后常乐堡)、水地湾寨(即后双山堡)及响水堡、高家堡等寨堡,或改建或增建为城堡。成化七年(1471),置榆林卫(治所榆林城)。九年(1473),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城。明代中叶起,本境直隶延绥榆林卫、中路道双重领辖。清初仍沿明代旧制,境内所设卫堡及各柴塘军屯地仍隶属榆林卫、中路道。清雍正九年(1731),裁榆林卫改置榆林府(治所设榆林城),同时设榆林、怀远(今横山)、靖边、定边4县,归榆林府领辖。民国时期,废除旧制,设榆林道辖(包括延安地区)是陕西省三道之一。民国二十六撤道设署。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建立榆林市,属陕甘宁边区榆林分区管辖。1950年榆林市县合并为榆林县至1988年。1988年9月1日,榆林县改榆林市,属榆林地区管辖。2000年榆林撤地设市,原榆林市改为榆阳区至今。三、历史文化价值榆林老城迄今有五百余年,东依驼山,西临榆溪河,北有镇北台,南有凌霄塔,城内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街为轴心,长街居城中黾背地的隆起脊背上,楼阁密集,由南至北分布着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及牌坊。主脉两侧店铺林立,古巷道里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独具北方特色的民居四合院。由于所建的官衙、庙宇、学宫、及官员府邸、富户宅居、店铺等与北京城建筑风格很相似,素有“小北京城”的美誉,形成了榆林世称的“北台南塔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独特的明清建筑古迹。榆林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具特色的传统风貌,于1986年作为传统建筑风貌类城市的典型代表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四、榆林古城、历史街区、重要文物及其保护榆林古城南北长,东西较短,呈古钱币型,保护范围以古城墙遗址为边界,总面积约2.14平方公里。古城内有历史街区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30处。(一)古城历史街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绝对保护区面积23.6公顷,建设控制地带56公顷。主街由南门至北门全长2.1公里,宽15—18米,原建有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六座楼和四座牌楼,古城南有凌霄塔,北有镇北台。一街六楼及镇北台、凌霄塔都位于古城南北主轴线上,形成“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序列。古城中,文物景点众多,传统风格的商业店铺林立,两侧的民居四合院落鳞次栉比,是典型的明清街道格局。(二)传统院落古城内传统民居建筑物屋顶和墙壁厚重,建筑群体组合多采用围合封闭式布局。从明清直至20世纪80年代,榆林城区尚有四合院1100座,但由于“文革”“破四旧”和近几十年来的民居翻修建设,拆改逾半。据榆林市文管部门统计,城内现存四合院700余座,具备基本规模的只有90多座,而保存较完整的仅有10座。目前,古城内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四合院,已制签挂牌、建档保护,并明确榆阳区工商联居民院落、丰田年巷8号任家院、大有当巷4号任家院、后水圪坨中巷1号尚家院、李学士上巷12号袁家院、马店上巷9号崔家院、牌楼上巷4号郭家院、八狮上巷36号张家院、芝圃上巷4号院几处典型四合院为重点保护的居民院落。(三)古城墙榆林卫城城墙是榆林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屈指可数、整体保存较好的古代城墙之一。现存的榆林古城墙不仅是榆林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古代边防城市的演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城墙整体形态看,整体保存较完整,“古刀币”的城墙形态依旧清晰可辨。其中,南城墙、北城墙西段和西城墙北段城墙成段历史拆除量较大、残缺比例相对较高,东城墙由于地形、地貌缘故保存相对完整,但是城墙墙砖历史剥落严重,坍塌段落较多。全国其他城墙遭遇的历史破坏因素在这里多有发现。(四)重要文保单位历史文化名城的“南塔北台,六楼骑街”为脊柱的空间布局、个性鲜明的古建筑遗存,历史上也受到损坏。2004年至2007年,对古城步行街的六楼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与复建工作。凯歌楼建于明代弘治五年、鼓楼大约建于明代成化九年、文昌阁建于清代乾隆十九年(嘉庆十五年重建),均在建国后不同时期被拆毁,2004年在均原址原貌复建,现为榆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星明楼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嘉庆、光绪年间均有维修,据《榆林县志》记载“榆城之楼著名者五,惟星明楼独秀”。1992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1984、2004年陕西省文物局拨专款对该楼进行过维修。万佛楼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七年,文革时期破坏,200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进行加固维修,油漆彩绘、亮化。钟楼位于古城大街中心,建于成化八年,康熙年间在原址上建木结构“八政牌楼”一座,后被战火焚毁。民国十年,在原址上修建“井公祠”,取名为长春楼,后又改为“钟楼”。文革时期,遭破坏,2006年,对钟楼进行了恢复维修,再现民国时期风貌。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梅花楼,建于明代。2004年对梅花楼藏经阁进行维修,2007年修筑护坡及两侧厢房,并对整体建筑进行彩绘及亮化。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塔”凌霄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年久失修及战争创伤,塔基条石严重残损,塔内踏步梯损毁,2004年,更换塔基条石,修补塔体弹坑,恢复檐角风铃,重修内里楼梯,再建塔顶,新做海墁,重修大门,修补护坡及塔体的亮化等工程。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台”镇北台,1992年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五)其他文保单位榆林古城周围的庙宇多达50余处,现存规模较大的有梅花楼、戴兴寺、关帝庙、洪济寺、香云寺、金刚寺、青云寺、无量寺等。这些寺院在历史时期均遭破坏,尤其在“文革”时期。近年来,古城周围庙宇得到了保护复建,但有些失去原有风貌,与历史文化名城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