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的发展脉络及史实概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共党史的发展脉络及史实概括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之前,请谨记三句话:第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第三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一、屈辱的近代史1、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2、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3、1844年的中法战争4、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5、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康乾盛世”----步入了一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屈辱时代。二、悲壮的救国救民革命两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1、1851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2、1898年的戊戌变法3、1900年的义和团反帝风暴4、1911年的辛亥革命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文化,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阶级的要求,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群众运动。中共党史发展脉络一条主线: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展开两大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的七大上写进了党章);第二次飞跃---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为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毛泽东思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怎样建党、建军、建国,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人?如何把政权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邓小平理论解决的主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科学发展观解决的主要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三句话概括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陈独秀、李大钊领导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史实概括:第一个30年:新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5月---1949年10月)第二个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12月)第三个3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12月至今)第一个30年:新民主主义时期这30年最大的成就,实际上就是建党、建军、建国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早年革命活动时期(1919.5--1923.1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北伐战争时期(1924.1--1927.7)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早年革命活动时期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为广泛的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李大钊在1918年10月《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歌颂俄国革命的胜利。1919年9月,周恩来等在天津成立进步青年的组织——觉悟社。图为部分社员在天津的合影。前排左五为邓颖超。后排左三为马骏、左五为郭隆贞、左七为周恩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时间:1921.7.23--8.3.(2)、地点:上海法租界、嘉兴南湖;(3)、出席代表:13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纪律。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时间:1922.7.16--7.23.(2)、地点:上海。(3)、出席代表:陈独秀、李达、张国焘、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向警予、罗章龙等,代表全国党员195人。(4)、中心议题: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5)、历史意义:党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创立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处,在党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组织罢工187次,参加工人30多万人,期间各地创立100多个工会。但工人运动受到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镇压,尤其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林祥谦和施洋,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工人运动也由此陷入低潮,但也由此奠定了党的阶级基础,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对敌斗争经验,成长了一批党的骨干。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3.6.12--6.20.地点:广州恤孤院后街31号。出席代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张国焘等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的问题。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作的决议,正确地分析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立场,以及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的可能性。党的“三大”关于实行国共合作的政策是正确的。意义:它对于加速中国革命的步伐,促进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的高潮,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5.1.11--1.22地点:上海出席代表: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陈潭秋、张太雷、周恩来、彭述之、李立三、罗章龙等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成果:党的“四大”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的阐述,表明党已经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北伐战争时期由于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原大部分地区黑暗透顶,1926年2月,广东国民政府决定举行北伐。北伐战争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战争的主要敌人是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约70万军队。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通过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长驱直入等策略,最终统一了全国。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7年4月27日--5月9日地点:在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出席代表: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成果: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召开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却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但周恩来、任弼时等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所认识、有所抵制的同志,被选进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为后来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供了组织上的准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本时期党史可划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27.8至1928年底。主要领导和发动各地武装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革命力量得到初步的恢复和发展。第二个阶段:1929.1至1931.9。中国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了很大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基本形成。第三个阶段:1931.9至1934年底。“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出现了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潮,但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不仅丧失了有利的革命形势,而且给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第四个阶段:1935.1至12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内的领导地位,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第五个阶段:1935.12至1937.7月。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迎接全国抗日战争的到来。八七会议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进了一大步。但是会议在反“右”倾时没有注意到“左”倾情绪的滋生,以至后来瞿秋白发展了“左”倾盲动主义。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三湾改编1927年9月29日---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湾改编又丰富了我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地点: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出席代表:布哈林、米夫、瞿秋白、周恩来、向忠发、李立三、刘伯承、苏兆征、项英、蔡和森等142人,代表全国党员4万多党员。成果: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瓦窑堡会议瓦窑堡会议是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