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小麦品种轮选987的选育与推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小麦品种轮选987的选育与推广姓名:杨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农业推广·种植指导教师:刘秉华20060601小麦品种轮选987的选育与推广作者:杨丽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黄相国.王海庆.葛菊梅.郜和臣.李春喜抗灰翅麦茎蜂(Cephusfumpennis)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2003我们针对近年来灰翅麦茎蜂(Cephusfumpennis)在青海省和甘肃省春小麦生产中,对产量和品质的危害越来越重的实际情况,研究了麦茎蜂的分类、分布、生活习性及其发生危害的规律;调查了目前的主要防治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抗麦茎蜂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成功地培育出空心秆的抗虫小麦新品种——高原205,该品种获得了国家九五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期刊论文李生荣20世纪绵阳号小麦品种选育及应用-西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4)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绵阳号小麦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针对四川麦区气候特点和小麦生态条件,提出了以选育穗重型小麦新品种为主攻方向的育种目标,并对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创新和利用、新品种的选育方法等进行了分析.3.期刊论文王瑞.季昌好.吴根娣.汪建来.张平治皖麦31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3,19(5)皖麦31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采用栽培一粒小麦与7个普通小麦品种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复合杂交、辐射诱变等多种育种方法相结合,育成的安徽省第一个丰产多抗高蛋白面条专用小麦新品种,1997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对安徽省江淮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4.学位论文高居荣小麦种质的HWM-GS分析与HWM-GS标记辅助选育小麦新品系2007本研究在对182份小麦亲本材料的农艺性状和HMW-GS构成进行鉴定筛选的基础上,选用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且含有优质HMW-GS的4个亲本材料进行HMW-GS聚合杂交;采用在F2分离世代进行HMW-GS标记辅助选择、重点筛选优质HMW-GS聚合体,在其后续世代重点进行产量相关性状鉴定的方法,进行了HMW-GS标记辅助选择优质小麦新品系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分析182份小麦材料中,共检测到Glu-A1位点编码的HMW-GS有三种类型,分别是Null、1和2*,其中Null出现频率较高(58.80%);Glu-B1位点编码的HMW-GS有7+8、7+9、14+15、6+8、8、7、17+18、13+16、6、21共10种类型,其中7+8和7+9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38.47和34.62%: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有2+12、5+10、5+12、4+12、2+10和10共6种类型,其中2+12出现的频率最高(70.33%)。共检测到41种HMW-GS组合变异类型,其中N,7+8,2+12”、N,7+9,2+l2”、“1,7+8,2+12”和“1,7+9,2+12”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20.33%、18.69%、9.34%和7.70%;且检测到多种优质亚基的聚合体。在分析的国内小麦材料中5+10和2*亚基较少,但含有13+16亚基;国外材料中的5+10和2*亚基相对较多,且含有稀有亚基组合类型。2.通过对4对正反交F1材料HMW-GS的SDS-PAGE电泳谱带分析发现,4对正反交F1均具有双亲所具有的全部MW-GS谱带,表现出共显性的特点,HMW-GS的表达量具有倾母性的特点。3.通过HMW-GS对小麦品质性状影响的分析结果发现,同一位点编码的不同亚基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不同:来自同一杂交组合且HMW-GS组成不相同的品系,它们主要品质性状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来自同一杂交组合且HMW-GS组成相同的品系,其主要品质性状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品系其主要品质指标表现出超亲变异的特点。证明不同亚基或亚基组合对小麦的品质性状具有不同的影响,HMW-GS对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与遗传背景可能存在互作。优质HMW-GS和优质HMW-GS组合可明显改善和提高小麦的主要品质性状,利用HMW-GS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对小麦的品质性状进行选择和改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4.采用在F2分离世代进行HMW-GS标记辅助选择、重点筛选优质HMW-GS聚合体,在其后续世代重点进行产量相关性状鉴定的方法。选育出14个优质HMW-GS聚合体小麦新品系。其中5个新品系不仅是优质HMW-GS的聚合体,具有较优良的品质性状,而且对多种小麦主要病害具有良好的抗性,综合农艺性状较好。这些优质HMW-GS聚合体既可在杂交育种中作为亲本材料利用,也可能经进一步进行产量试验鉴定后应用于生产。5.会议论文赵振东.宋建民.刘建军.刘爱峰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2001高产优质是目前我国小麦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还要求选育的品种对非生物胁迫和主要病虫害有一定的抵抗力.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有赖于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提高,繁藏性可以较好的反映生物产量的生长动态,粒叶比反映了源库流三方面的协调关系,同时包含了理想株型和合理群体结构的内容,与产量关系密切,因此二者可以作小麦高产的选择指标.面筋强度弱,质量差,面团流变性特性差,沉降值低,面包烘烤品质不好,是我国小麦品质低劣的主要原因.品质的选择过程应以改良蛋白质质量为重点,兼顾蛋白质含量.沉降值与产量相关不显著,而与面包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等重要指标高度相关,可以较好地协调产质矛盾.6.期刊论文底瑞耀.郭进考.张士昌.蔡欣.何明琦.史占良.单子龙.DIRui-yao.GUOJin-kao.ZHANGShi-chang.CAIXin.HEMing-qi.SHIZhan-liang.SHANZi-long节水优质高产类型小麦系谱特点及超值品种选育-河北农业科学2009,13(9)20世纪90年代以来,节水高产型小麦品种石4185、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高优503、高产品种邯4564等在河北省小麦生产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选用上述节水、优质、高产3种类型的代表品种,分析了其系谱及品种特点和育种方法等,并对超值小麦品种选育进行了探讨.7.期刊论文赵海滨.肖志敏.辛文利.张春利.宋庆杰.张延滨.于海洋.ZHAOHai-bin.XIAOZhi-min.XINWen-li.ZHANGChun-li.SONGQing-jie.ZHANGYan-bin.YUHai-yang黑龙江省矮败小麦利用与研究进展-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4)利用连续回史手段将矮败小麦由冬性转育为春性.以春性矮败小麦为优良基因积聚和各类小麦新种质创造高效技术平台,建立优质、高产、抗赤霉病、抗白粉病和抗穗发芽等5个轮回选择群体.结合生态育种、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HMW-GS近等基因系品质遗传分析系统,品质快速分析方法和人工接种鉴定等手段,筛选、评价和利用各类优异小麦新种质,并进行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选育.8.期刊论文兰素缺.李杏普.张业伦.陈松高微量元素黑小麦新品种冀紫439的选育-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简述了黑小麦新品种冀紫439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富含微量元素,三价有机铬含量为1.916mg/kg,镁含量为1424.0mg/kg,硒含量为81.0~203.95μg/kg;并且蛋白质含量较高,为16.23%~16.76%.在冀中南优质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855.9kg/hm2.200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9.期刊论文邢国风.XingGuofeng对绵农号小麦品种选育中后代处理方法的探讨-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8,16(3)通过对绵农号小麦品种选育工作的总结,浅析了多组合、小群体及以穗代株选择法等小麦常规育种后代处理方法.前者抓住了选组合这一主要矛盾,后者较好地综合了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点,较好地提高了小麦育种效率.10.期刊论文李应凤.黎纯斌.方华明.向启淼加速小麦新品种选育的举措-湖北农业科学2000,(3)分析了湖北省小麦育种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速湖北省小麦育种工作的措施:①着眼市场,确定新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和目标;②广泛引进特色种质资源,丰富遗传基因库;③多种育种手段并举,重点筛选优良组合.并列举了一些具体的选育方法.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13894bf4-f468-48fd-964e-9e0100d49d42下载时间:2010年9月30日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