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东经济次发达地区基层农技推广现状分析姓名:陈奕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农业推广·种植业指导教师:陈阜20061101广东经济次发达地区基层农技推广现状分析作者:陈奕娟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文超祥构建发达地带次发达地区反磁力型中心镇-规划师2003,19(10)粤北山区小城镇一直在努力模仿乡村工业化--人口城市化的道路,这与当地实际情况不适应,应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发展反磁力型中心镇.在构建反磁力镇过程中应以农业产业化和特色产业为依托,实施小范围人口城市化战略,建设生态型小城镇并健全保障体系.2.期刊论文罗建文谈四会的市场体系-中国西部科技2003,(6)四会的市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是四会发展市场经济的产物,与类似的广东其他地区市场体系一样,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研究其特殊性,可以帮助认识四会,以及广东次发达地区在发展市场经济时如何认识优势和缺点,找出其中的规律.3.期刊论文林耿.柯亚文.LINGeng.KEYa-wen广东省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化的影响-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4)以广州、佛山、惠州和汕头为例,通过主因子分析法对其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指出行政区划调整使城市发展普遍存在调整振荡期,并对不同经济类型的城市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多元影响.认为城市的结构状况和城市系统发育水平直接影响行政区划调整的效果,发达地区的强中心型城市(如广州)适宜撤市(县)设区,发达地区的弱中心型城市(如佛山)行政区划适宜有序调整,次发达地区的弱中心型城市(如惠州)和一般发展水平地区的强中心型城市(如汕头)应暂缓行政区划调整.4.学位论文冯涓广东农户金融需求与供给实证研究2009农户是农村社会最微观的经济主体,农户借贷是农村金融的核心和难点问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户借贷行为有很大差异,其金融的供给和需求各有特点。分析农户的借贷需求和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1995—2006年时间序列数据从计量分析的角度研究了广东农户信贷资金需求与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的演化关系及其影响的决定性因素;利用农户问卷调查资料,采用定性分析和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地理及经济特征下广东农户的信贷行为及其影响的决定性因素;进而提出改进和完善广东农户金融需求和供给的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95—2006年广东农户金融需求与金融机构农户信贷之间处于非均衡状态,广东农户金融需求供给1995—2002年主要源于非正规信贷,2002—2006年主要源于金融机构的正规信贷。农户人均纯收入和贷款利率是农户正规信贷的决定因素,农户的金融需求受农户纯收入、贷款利率、抵押担保等因素综合影响。(2)广东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借贷渠道有着明显的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借贷主要来源于正规金融,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户借贷主要来源于非正规金融。(3)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农户借贷支持的决定性因素不同。借贷偿还期限和家庭年现金收入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只有正规借贷支持的决定因素,借贷偿还期限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只有非正规借贷支持的决定因素。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年现金收入、收入能否应付支出、借贷偿还期限是经济次发达地区农户只有正规借贷支持的决定性因素,户主年龄、农户家庭劳动力人口数、收入能否应付支出和借贷偿还期限是经济次发达地区农户只有非正规借贷支持的决定因素,户主年龄、家庭年现金收入、收入能否应付支出和借贷偿还期限是经济次发达地区农户同时获取正规和非正规借贷支持的决定因素。收入能否应付支出、对信贷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借贷偿还期限是影响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户只有正规借贷支持的决定性因素,收入能否应付支出和借贷偿还期限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户只有非正规借贷支持的决定因素,借贷偿还期限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户同时获取正规和非正规借贷支持的决定因素。(4)刺激广东农户金融需求和供给的政策建议如下:农户金融需求方面,要加强刺激和改善农户信贷资金需求,农户资金供给方面,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解决农村金融抑制,使金融与经济之间达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5.期刊论文骆浩文.黄樑.刘楷.李波涛.严霞.LUOHao-wen.HUANGLiang.LIUKai.LIBo-tao.YANXia基于网络的农业科技远程培训模式研究与应用-农业网络信息2006,(8)本文基于不同的经济条件与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的差异,提出面向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有效开展农业科技远程培训的解决方案.方案以天网(卫星网)、地网(互联网、广电网)、人网(教学队伍)三网组成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媒体、多终端的农业科技远程培训模式,构建一个天地人三网合一的农业科技远程培训服务体系.通过试点实施,取得显著的农业科技远程培训效果,深受农民欢迎.6.期刊论文陈昭庆.彭琳鹤鸣南山名扬五邑——鹤山一中高考培优育尖探秘-广东教育(高中版)2008,(10)鹤山一中只是一所经济次发达地区的县级市属普通高中,在高考培优育尖中创造如此骄人的成绩,着实出乎我们意料.我们慕名而去,先后采访了鹤山中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以及鹤山一中校长谭成伟、副校长吴怀军,试图一揭其成功的奥秘.7.学位论文文超祥构建发达地带次发达地区“反磁力型”中心镇——以粤北山区为例2003文章绪论部分简述了选题原因、探讨了文中若干重要概念以及对发达地带次发达地区小城镇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则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出粤北山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特殊性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其特殊性和存在问题,结合粤北山区实际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在通过分析地处发达地带次发达地区的粤北小城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反磁力型”中心镇的重要概念。文章概述了“反磁力型”中心镇的思想渊源和区域基础,指出在工业发展尚未达到反哺农业的阶段,粤北山区小城镇应当具有超前意识,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发展“反磁力型”中心镇,提高其吸引力和辐射作用,从而抗衡沿海发达地区对生产要素的强大吸引力,同时也为下一阶段接受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扩散创造条件,而不能一味地模仿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的路子。第四部分针对“发达地带次发达地区”的特性,就“反磁力型”中心镇的发展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即经济上以农业产业化和特色产业为依托,实施小范围人口城市化战略,立足建设生态型小城镇,规划手法因地制宜,健全保障体系,以期对粤北山区、乃至与其相类似的发达地带次发达地区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有所裨益。第五部分为实例分析,介绍作者近年来在粤北山区开展的具有代表性的小城镇规划项目,其中包括获得广东省2001年度优秀规划设计奖的《翁源县翁城镇镇区总体规划》,这些规划实践从不同侧面初步体现了“反磁力型”中心镇的特色。论文最后是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总结。8.期刊论文陈绍辉对信宜推进工业立市战略的几点思考-南方论刊2007,(10)信宜市全面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近6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主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次发达地区和部分山区县市相比,目前信宜市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底子薄弱,资源开发利用粗放,工业布局规模零散,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企业管理经验不足,招商环境不尽完善等方面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据此,本文着重从加强认识、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工业园建设、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壮大特色工业和和民营企业、积极扶持低能环保新型工业,走可循环经济之路等几方面,对信宜进一步推进工业立市战略提出了思考和探讨.9.期刊论文邓建红.杨俊峰肇庆市以清洁生产促节能减排实践之路-环境保护2009,(1)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作为广东省经济次发达地区的肇庆市,在当前承接珠三角产业,劳动力双转移的情况下,要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10.学位论文李艳广东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研究2006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与经济发展对于土地的高度需求、土地利用的相互排他性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在盘活土地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做文章,使土地由生产效率低的利用方式转变为生产效率高的利用方式,以提高土地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土地流转便是这样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道路是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尤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意味着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利益,这对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广东的农村土地流转,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有着丰富的研究素材。但国内理论界除了关注广东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外,很少有以广东农村土地流转为研究对象的,大多采用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的参数,而广东学者对此研究起步较晚,且多为实践总结。本文在关注我国农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将重点考察广东农地流转的现状和机理,以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农地流转存在三大约束机制:产权约束、农地流转的利益关系约束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农地流转的产权基础及利益关系为约束农村农地流转的内因,而相关制度、政策与社会经济环境则是其外因。我国农地流转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土地资产增值属性不明确阻碍土地商品化,市场机制不健全妨碍了农地流转,优惠政策的缺乏延缓了农地流转速度,程序不规范制约了农地的流转,操作不规范的农地流转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而农地流转存在以下难点:农民承包地确权难、农民承包地的功能转换难、农民承包地流转的市场化运作难、农民承包地的流转收益分配难、农民承包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构建难。而农地产权的制度缺陷则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广东农地流转经历了三大阶段。目前,农地流转呈现如下主要特征:第一,农地流转形式以转包和入股为主,趋于集中和规范;第二,农地流转组织形式整体上以集体统一流转为主,委托集体流转是集体统一流转的主要形式;第三,农地流转规模的区域差异很大,基本上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成正比;第四,农地流转类型以耕地为主;第五,农地流转中政府引导作用明显。广东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有:农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机制不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侵害,即以行政推动代替科学引导,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权难以得到保障,地方政府以土地流转取代国家征地行为,圈地现象突出。促进广东农地流转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第一,重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二,促进土地流转规范进行;第三,培育土地流转市场;第四,从法律和政策上完善配套制度;第五,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东西两翼沿海经济次发达地区和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分别采取规范、引导、帮扶的策略。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8d5e38fc-78f5-4643-930f-9e00017fb06f下载时间:2010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