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历史、永续发展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概述何智亚重庆是中国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建城3000多年,得名800多年,1986年国务院公布重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重庆形成了包括巴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开埠文化、抗战与陪都文化在内的诸多地域文化要素。重庆江水环抱、山势起伏,山地和丘陵占到了重庆市总面积的95%,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强烈的城市个性色彩和典型的山地建筑风貌。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工作也紧紧围绕着重庆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开展。一、重庆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特色(一)重庆城市母城——渝中半岛渝中半岛位于长江与嘉陵江汇流处,是重庆母城和城市的发祥地(插图1),历史上先后称江州、垫江、楚州、巴州、巴郡、渝州、恭州、重庆。民国三十五年《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记述:“重庆城核心,从两汉至今,均在两江汇流处。最初时期,城市中心偏居今日之陕西路、林森路一带,以其接近江边,有航运和取水之便利,故居民聚集甚密,此为本市发展之第一期。嗣后城内外开辟公路,建立自来水厂,人口重心乃渐向城中转移,今之都邮街遂取城南之中心地位而代之。”重庆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筑城。第一次是公元前314年,秦国大夫张仪在江北嘴和现渝中半岛尖端修筑土城,史称“仪城江州”;第二次是三国蜀汉建兴四年(226年)筑城,城市范围向西扩大到大梁子、小梁子和较场口一线;第三次是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城池西移北2拓至今较场口、临江门一带,范围扩大近两倍,开通了千厮、洪崖、薰风、镇西四道城门;第四次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在宋代旧城基础上大规模修筑石城,形成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的格局,城墙围合周长据清乾隆王尔鉴纂《巴县志》记载为二千六百六十丈又七尺(合8890米);第五次筑城在清康熙二年(1663年),四川总督李国英下令补筑城墙,修补长度达12华里。现在人们通常说的“重庆城”,指的就是明代戴鼎主持扩建、清代李国英主持补筑的十七道城门内的区域(插图2)。1921年11月,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刘湘在重庆成立重庆商埠督办处,1922年8月改商埠督办处为市政公所。1926年6月,重庆市政公所改为商埠督办公署。1927年11月,督办公署改为市政厅。1929年2月15日,国民政府正式批准重庆成立特别市政府,潘文华出任首届市长。1929年7月颁布《重庆特别市市政府暂行条例》总则第一条明确:“重庆特别市依照国民政府公布之特别市组织法第三条第三项之规定,为中华民国特别市行政区域,直隶于中央政府,不入省县行政范围。”1927年至1935年,在潘文华担任重庆商埠督办和市长期间,用了6年半时间向城外扩展新城区,城区面积从原2.35平方公里扩大到近10平方公里。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之后,重庆由一个西部区域性商业城市,一跃而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政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和经济、金融中心。国民政府总统府设在渝中区。重庆城近现代历史沉淀深厚,大量开埠至陪都时期的历史遗迹和抗战遗址、名人旧居留在了重庆城。(二)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众多3重庆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大足摩崖石刻),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69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41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29处。另有已调查登录的文物点3493处。至2010年,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9个,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26个。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中,重庆有10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市级推荐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2008年,重庆市政府公布第一批共98处优秀近现代建筑,其中主城区62处,区县36处。第二批近现代优秀建筑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向市政府申报之中。(三)重庆抗战遗址从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宣言到抗战胜利,重庆留下了大量抗战和陪都建筑遗址,如黄山、南山、歌乐山、林园抗战建筑群遗址,红岩村,桂园、特园、冯玉祥旧居、张治中旧居、陈诚公馆、抗战胜利纪功碑等建筑遗址和各国使领馆、政府官邸、院校工厂、名人旧居等等。据统计,重庆是全国保存抗战遗址数量最多的城市,现有抗战陪都遗址767处,其中现存395处、占51.5%,消失372处、占48.5%。现存395处抗战遗址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8个163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文物点172处。抗战遗址主要集中在“一岛”(渝中半岛),“三山”(歌乐山、南山、缙云山),“三坝”(沙坪坝、江津白沙坝、北碚区夏坝)。近年来,我市共投入5.2亿元资金,对104处抗战遗址进行了抢救维修,目前此项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之中。同时,对全市300多处抗战遗址进行现状拍照和摄像,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抗战时期,因全民抗战、经济困难,重庆出现了大量的“抗战房”。4“抗战房”多以“砖柱夹壁、穿斗夹壁、竹木捆绑、吊脚楼、茅草屋”为特点。其中砖柱夹壁、穿斗夹壁房在抗战时期是既经济而又实用的建筑,这种建筑一般用砖柱作为承重结构,墙壁用竹条作壁,用黄泥加以糠壳、谷草,充分拌合后抹涂于竹壁,面上再抹一层石灰浆,壁厚约2寸许,室内为木楼辐、木楼梯、木地板。国民政府很多机关、单位、工厂都修建此类房屋作办公或住宿之用。至今为止,这类房屋在重庆还留下不少。(四)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街区重庆有一批历经千百年沧桑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名镇,这些名镇汇集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历史文化名镇选址建造尊重自然地貌,依山就势,顺坡起伏,顺势转折,巧妙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在场镇设计上,石板街宽窄适度、尺度宜人,街区错落有致、转折迂回,于无序中产生有序,于凌乱中产生韵律;建筑形式简洁、朴素、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至今为止,重庆乡镇还有数量不少的清代中后期和民国时期的优秀乡土建筑(插图3),这些建筑在技术和艺术上达到较高水平。建筑类型大致分为移民会馆、宗族祠堂、官绅宅第、雕楼、民居等。由于受到移民文化影响,重庆乡土建筑汇集了各地建筑文化要素,既有江南建筑的婉约秀丽,又有北方建筑的粗犷挺拔,还有巴渝山地建筑依山就势,多姿多彩的风格,形成了重庆乡镇建筑的多元文化特征。(五)重庆传统街区特色和建筑特征重庆江水众多、山势起伏,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巴渝建筑与平原地区迥然不同的山地建筑风貌和街区肌理。重庆城市风貌和建筑特征除了因地理地形原因造就外(插图4),还有以下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移民带来的影响。重庆历史上历经6次大规模移民。特别是明5初和清代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以“湖广填四川”为代表的大移民。清代向四川的大移民以“湖广”为主,遍及全国13个省区。这两次长时期、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使巴渝建筑荟集了东至江浙、南到闽粤、西接滇黔、北及秦晋的诸多文化要素,印上了浓厚的移民文化色彩(插图5)。二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进入。早在明代,西方文化就由传教士带入中国西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以天主教、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进入长江上游地区。1891年重庆对外开埠之后,西方文化对重庆影响更大。由于受西方文化数百年影响,巴渝建筑出现了不少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建筑。至今重庆还有数量不少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插图6)。兼收并蓄、多元融合成为巴渝建筑风格特征。二、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近年来,各级政府开始对过去大规模旧城改造进行反思,加大了对城市文脉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重庆市各有关部门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历史、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形成合力,发挥各自职责,共同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做出了显著成绩。(一)制定保护管理法规重庆市承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主要有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文物局)等部门。为了使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重庆市近年来先后颁布了《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5-2020)》,《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暂行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保护和利用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的通知》,《重庆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规划指导意见》,《重庆市抗战遗址保护规划》等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规范和依据。6(二)公布市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了有效保护传统古镇,重庆市于2000年开始市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命名工作。申报命名工作程序是:乡镇所在区县申报,市建设、规划、文物部门会商,组织专家评审,报请政府审定。2002年4月2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以渝府发(2002)26号文件发出《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重庆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传统街区)的通知》,公布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20个,市级历史文化传统街区2个,三峡库区迁建保护的传统风貌镇6个,亟待抢救的传统风貌镇10个。2010年,经市规划局组织专家多次现场考察和评审,向市政府提出第二批共8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街区名单。经市政府批准,公布了黔江区濯水镇、涪陵区青羊镇、万州区罗田镇、巫山县龙溪镇(插图7)、开县温泉镇、綦江县东溪镇、渝北区龙兴镇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江津区真武场为市级历史文化街区。至此,重庆市的历史文化名镇达到27个。(三)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从2003年开始,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开始联合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我市申报工作由市建委作为牵头单位,重庆市化广播电视局(文物局)、重庆市规划局等部门积极配合参与。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所在区县的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由区县党委、政府确定宣传部长、政府分管规划建设和文化的副区长(副县长)具体组织领导申报工作。对提出申请的古镇,重庆市建委会组织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的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在此基础上排出推荐名次,再向国家建设部正式送出申报资料。72003年10月8日,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到现在已经公布了五批,重庆先后有16个镇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四)编制完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按照规定,市级历史文化名镇规划要经市规划局组织评审后,再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近几年,我市已经编制完成了所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通过保护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使名镇保护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各个名镇对编制保护规划非常重视,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筹集资金,先后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五)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的投入力度和风貌整治工作第一批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公布后,引起很好的社会反响,极大地调动了乡镇的积极性。获得名镇称号的乡镇把古镇保护提到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各种措施对古镇进行保护和整治。10年来,大部分历史文化名镇根据保护规划,完成了核心区风貌整治,完善了古镇基础设施,改善了过去脏乱差的面貌,基本恢复了传统街区风貌,为开展古镇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重庆市建委合同市级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强了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力度和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在名镇规划,环境和风貌整治,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修复,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旅游、致富于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市积极向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经费,十一五期间,争取到国家发改委历史文化街区下达专项资金计划2096万元,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专项经费3780万元。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建委、重庆市文化局等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名镇长期给予资金支持。到2011年,市级各种投入达到6.8亿元,区县及乡镇投入资金8也有数亿元。(六)充分发挥专业学术组织的作用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与发展中,重庆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文广局(文物局)等部门对发挥专业学术社团组织的作用非常重视。近年来,重庆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在名城名镇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专委会积极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和乡镇推进古镇规划、保护与发展,参与了大量考察、论证、评审、咨询、技术指导、设计指导等工作,影响不断扩大,威望不断提高,各区县政府、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