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基础练习(全册含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的目的是:获得精确的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2、长度的测量工具叫刻度尺。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直尺、三角板、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3、刻度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叫分度值。叙述分度值是要有数字和单位。4、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0刻度线是否磨损。5、刻度尺按照厚薄不同可分为厚刻度尺和薄刻度尺。6、刻度尺按照分度值不同可分为厘米刻度尺、毫米刻度尺、分米刻度尺和米刻度尺。7、记录的长度测量结果必须要有数字和单位。8、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必须注意:(1)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或者重合;(2)要用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前边缘;(3)刻度必须要紧贴物体。(4)记录数据时,必须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9、长度的单位从大到小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等。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m。10、判断记录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就看倒数第1位的单位和分度值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是错误的。11、在我们记录的正确长度测量结果中,所有各位都是有效数字,最末一位数字是估计数字,除最末一位外的其他各位数字都是精确数字。12、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13、任何人,用任何工具,使用任何方法都会有误差。14、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可以减小。15、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与测量的工具有关。16、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而产生的叫错误。测量错误可以避免。17、改正了错误的测量方法只能避免错误,不能避免误差,也不能减小误差。18、长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要求有关;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与分度值有关。19、分度值越小,长度测量越准确。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多少,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就是多少。20、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用精密仪器测量;(3)用先进方法测量。21、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测量结果除了要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外,还必须满足除最末一位可以不同,其余各位必须相同。2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只能用正确的测量结果来求平均值,错误的测量结果不能用来求平均值。24、求平均值时,应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和原小数位数相同。25、时间用钟或表来测量。古代测量时间用日晷和沙漏。26、时间的国际单位有:小时h、分min、秒s。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s。27、1h=60min=3600s。1min=60s。228、要会读停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或者说物体间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2、位置改变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1)方位不变,距离改变;(2)距离不变,方位改变;(3)距离和方位都改变。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为比较对象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物体被选作为参照物后,不管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静止不动的。4、我们可以选择任何物体作为参照物,但原则上不选择研究物体自己。5、如果选择不同物体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6、物体是做机械运动、还是静止都必须相对于参照物来说,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7、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如果两个物体速度相同,以其中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那么另一个物体是静止的。如果两个物体速度不相同,以速度小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那么速度大的物体向原方向运动;以速度大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那么速度小的物体向反方向运动(选填:原方向、反方向)。8、甲、乙、丙三台都在下降的电台梯,甲电梯上的人看到乙电梯在上升,乙电梯上的人看到丙电梯在上升。那么,丙电梯上的人看到甲电梯在下降;下降最快的是甲电梯;下降最慢的是丙电梯。9、一列火车向正南方向以10m/s的速度运动,铁路边的人看到火车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那么,这时正在吹北风,风速为10m/s。10、湖边的人家正在做午饭,湖边的人看到炊烟向东边飘去,湖中的甲船上的红旗向西飘动,乙船上的红旗向东飘动。那么,甲船一定向东行驶;乙船不一定向西行驶。(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11、同步地球卫星(通讯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12、空中加油时,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是运动的。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2、观看比赛的观众,用运动员跑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多少来判断运动员跑的快慢。3、计时员用运动员跑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长短来判断运动员跑的快慢。4、物体通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叫速度。速度大小等于单位时间通过路程的多少。速度用字母V表示。5、速度的计算式为:V=ts。V是速度,S是路程,t是时间。6、速度的国际主单位是m/s。国际常用单位是km/h,它也是交通运输上常用的速度单位。7、1m/s=3.6km/h,1km/h=6.31m/s,60m/min=1m/s。8、运动按照通过的路径来分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39、直线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发生改变来分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0、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相等(或者说:速度大小不变)(或者说运动快慢不变),叫匀速直线运动。11、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1)做直线运动;(2)相等时间通过路程相等。12、一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运动,第一小时行驶100km,第二小时行驶100km,第三小时行驶100km,以后每小时都行驶100km。那么火车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1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或者说:速度大小改变)(或者说运动快慢改变),叫变速直线运动。14、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1)做直线运动;(2)相等时间通过路程不相等。15、速度——时间图象,是以时间为横轴,速度为纵轴。速度时间图象在时间轴上,表示物体静止;速度时间图象平行于时间轴,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为斜直线或者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16、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夹角的大小表示了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夹角越大,表示速度变化越变。17、路程——时间图象,是以时间为横轴,路程为纵轴。当路程时间图象在时间轴上或者平行于时间轴,表示物体静止;路程时间图象为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路程时间图象为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18、路程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夹角的大小表示了物体速度大小。夹角越大,表示速度越大。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2、平均速度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3、测量平均速度不能直接测量,只间接测量(选填:能、不能)。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V=ts。4、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出的物理量有路程S和时间t,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表。5、前半路程平均速度V1、,后半路程平均速度V2,全程平均速度V=21212。9、前半时间平均速度V1、,后半时间平均速度V2,全程平均速度V=221。10、22121212。(选填:、、=)11、一个小球自由地从斜面顶端滚到底端,滚到斜面中点处速度V1,滚到滚完全程一半时间时的速度V2,那么V1V2。(选填:、、=)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产生和的传播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2、振动的物体一定在发声;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选填:一定、不一定)3、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能听到(选填:一定、不一定)。因此,我们不能用我们是否听到了声音来判断物体是否在发声(选填:能、不能)。4、声源是自己能发声的物体。5、人的说话声,是由于人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时的“嗡翁”声,是蜜蜂翅膀的振动而产生的;打鼓时的的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而产4生的;蝉的鸣叫声是由于发声器的振动而产生的;吹笛子时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空气的震动而产生的;拉小提琴时,小提琴的声音是琴弦的振动发出的。6、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在金鱼缸边拍手,金鱼会受到惊吓,说明声音除了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外,还能在液体中传播。地道战中的游击队员通过一根细铁丝就能听到另一个地道中游击队员的说话声,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在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距离很近也不能直接对话,而要通过无线电通话,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8、放一个手机在密闭的玻璃球内,当我们给手机发信息时,我们能听到手机铃声,能看到指示灯的闪烁(选填:能、不能);当我们用抽气机抽出玻璃球内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铃声会越来越小。而把空气抽完后,我们就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了,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9、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所以声音又叫声波。10、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所以声音有速度叫声速。1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古时候,远征的战士们晚上睡觉时,常常“枕戈待旦”就可以很快地发现敌人夜间偷袭,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铁道游击队员常常用耳朵贴着铁轨听,敌人的火车还离得很远就知道了,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夜间狗睡觉时,总是把一只耳朵贴着地面,来人离人家很远,人还没有感觉到,狗就会叫起来,也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12、有一根足够长的铁水管,一个人在铁水管的一端用铁锤敲击一下,另一个人在铁水管的另一端一耳贴着铁水管,一耳放在空气中。如果水管中无水,他会2次听到敲击声;如果水管中有水,他会3次听到敲击声。他听到的第一次敲击声是由铁水管传到人耳的,他听到的最后一次敲击声是由空气传到人耳的。13、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介质的状态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4、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15、任何物体能反射声音。被物体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音。16、人要分辩出原声和回声,原声和回声必须相隔0.1s及以上。人要分辩出自己说话声的原声和回声,人距反射物的距离必须在17m及以上。17、人耳主要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和听觉神经组成。18、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外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是产生振动;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是传递信息。19、如果人听觉出现的问题是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引起的,能通过治疗恢复听力;如果人听觉出现的问题是由听觉神经引起的,不能通过治疗恢复听力。(选填:能、不能)20、人除了可以利用耳朵来感知声音外,还可以利用头骨、额骨来感知声音,这就是骨传导。21、自己听到自己的说话声,和用录音机录下来后,放出来再听自己的声音,会觉得有很大的改变,这是因为自己听自己的说话声是利用骨传导传给大脑的,而放录音听自己的说话声是利用耳朵传给大脑的。5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只能说高或低,不能说大或小、强或弱。3、频率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频率高,物体振动得快。频率低,物体振动得慢。4、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用字母f表示。频率的国际主单位是Hz。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1KHz=103Hz,1MHz=103KHz=106Hz。5、物体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或者说与振动的频率有关。物体振动得快,音调高;物体振动频率低,音调低。6、男低音歌唱家中的“低”是指音调;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音调;音乐课上我们唱了一首F调的歌,“F”调是指音调。7、鼓、音叉的音调是不能改变的(选填:能、不能)。重敲和轻敲只能改变鼓和音叉的响度,不能改变鼓、音叉的音调。8、人能感觉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9、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10、蝙蝠是利用超声波来觅食的,大象是利用次声波来交流的。蝴蝶从我们身边飞过,我们感觉不到,是因为蝴蝶飞行时发出的是次声波。1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者说强弱。响度一般说大小或强弱。不说高低。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响度。12、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大,响度大。13、我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