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黄鹂[教改与创新设想重点]一、黄鹂是一种平常的鸟儿,单看课文标题可能会推测为是一篇普通的写动物的小品。但是,在作者的笔下,黄鹂是表现某种哲理的一种“道具”。这样的构思,应当会在读者的意料之外。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讨论与探究“黄鹂”与要表现的哲理之间的关系,看作者“托物言志”的深刻用意。二、结合语境,找出文中表现哲理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讨论其含义,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教学重点]一、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感悟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培养积极与乐观的人生态度。二、培养学生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的欣赏与评价能力。三、借鉴课文的写法,学习精彩的语言。[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作者简介1、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写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积集为《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笔调明丽流畅、秀雅隽永。其中《荷花淀》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2、“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也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这样的一个人物,出现在时下的中国,尤其是天津大码头上,真是不可思议。数十年的文坛,题材决定着作品的高低,过去是,现在变个法儿仍是,以此走红过许多人。孙犁的文章从来是能发表了就好,不在乎什么报刊和报刊的什么位置。他是什么都能写,写出来又都是文学。一生中凡是写出的黑字都敢堂而皇之地收在文集里,既不损其文又不损其人,国中几个能如此?作品起码能活半个世纪的作家,才可以说得上有创造。孙犁虽未大红大紫过,作品却能始终被人学习,且活到老,写到老,笔力未曾丝毫减弱,可见他创造的能量有多大!”(贾平凹1993年《论孙犁》)(二)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62年,当时在“左”倾路线的影响下,“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被理解为“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并干涉了许多不应被干涉的事情。1962年以后,“左”的错误愈演愈烈,终于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联系这一背景,我们也就容易理解作者寄托在黄鹂身上的感情,也就更能感受到作者孙犁灵敏的政治嗅觉,以及“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一极致”的哲理内涵。(三)题解这篇散文围绕黄鹂以时间顺序展开。童年爱鸟却没有见过黄鹂,以后几次遇到黄鹂,黄鹂的境遇各不相同,作者的感受也各不相同。篇末扩展开去,联想到虎、鱼、驼、雁等各种事物。由黄鹂的“极致”想到“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是点睛之笔。作者的着眼点就在于“环境”。学生阅读课文后附录《阴阴夏木啭黄鹂(节选)》,了解黄鹂鸟的一般生活习性和特点。二、展示教学重点。三、学生朗读全文,理清思路,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中心。提示:本文是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要准确把握文意,先要弄清文中使用了哪些材料,理清作者的思路。学生讨论:1、本文写了几次“我”与黄鹂相遇的情景?每次的情况有什么不同?“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提示:第一回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炮火的洗礼中,黄鹂的叫声是“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飞起来“迅若流星”,“金黄色的羽毛上映照着阳光,美丽极了”。“我”的心情“想多看一眼”,“在战争不暇的日子里”,竟有“这种观察飞禽走兽的闲情逸致”。对这一层次作者心情的分析,要注意两处衬托的作用。一是用童年时捉鸟的勾当来衬托黄鹂的神秘、不平凡,二是用战争中炮火连天的紧张气氛衬托观赏黄鹂的闲情逸致。两处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我”对黄鹂的迷恋、对黄鹂在战场上飒爽英姿的赞美之情。第二回,是“前几年”在离海边很近,一个“深密幽静”的杨树林里,有一对黄鹂在林子里“互相追逐,互相逗闹”,“大有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意思,可是,由于老史的出现,这两只黄鹂一去不返了。而“我”的心情也由观赏黄鹂的“饱享眼福”的高兴转为“再也听不到那种清脆叫声”的惋惜。这一层要注意,作者连类而及,还写了一只海鸥被杀的悲惨命运。虽然杀害海鸥的那个穿皮衣戴皮帽的人与老史打鸟的动机不同,但在客观上都破坏了鸟的生活,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第三回,是在鸟市上。一只黄鹂被系在一根木棍上,羽毛焦黄,嘴眼和爪子都带有“一种凄惨的神气”,它被一个老头“玩弄”着。“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黄鹂是不能饲养的,不久会被折磨得死去,表达出对黄鹂命运的担忧。第四回,是“第二年”在江南的春季,这里“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茂林修竹,桑田苇泊”,天气“乍晴乍雨”,黄鹂又一次出现,它伴着春雨、宿露啼叫,伴着朝霞、彩虹飞翔,表现出它美的极致。“我”正是看到了美到极致的黄鹂,才悟出了“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极致”的道理。小结:全文围绕黄鹂以时间顺序展开。四次写到黄鹂,通过黄鹂在不同环境中不同的生命状态,说明了事物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极致。2、深入把握文意,从文中找出能够具体、深刻诠释中心的句子。提示:有的散文,写得含蓄隐晦,但阅读时注意筛选表达作者观点的议论句或抒情句,会较容易明辨作者的用意。阅读本文,要抓住以下几处:一是在第一回遇到黄鹂后,作者发出了“因为职业的关系,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真是有些奇怪,有时简直近于一种狂热”的议论。这句话暗示给我们两点,一是“我”的职业是作家,二是对黄鹂的追求就是对“美”的事物的追求。所以,黄鹂是美的化身。第二处出现在篇末显志的后两段。作者由谈黄鹂扩展到谈“各种事物的极致”,又说“这正是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可见,文章的哲理不光在于谈艺术,谈文学创作,还包括各种事物,意义非常丰富。小结:作者由写黄鹂转向大千世界,说明不仅黄鹂,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美的极致,都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从而给读者一种人生哲理的启迪。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品味课文,鉴赏艺术表现手法。以学生讨论为主。问题1:文章由叙事到说理可谓水到渠成,说明部分又简洁明了、恰到好处,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其妙处。提示:认识论告诉我们,感性的东西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产生理性的东西。本文从几个片段的叙事到篇末的说理,是很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看到太湖的环境,看到黄鹂的全部美丽,联想到虎、鱼、驼、雁等各种事物的极致,已有“水到渠成”之势,篇末的说理是自然而然。再者,叙事说理文的说理不宜长篇大论,只须点到为止,若隐若显,这才耐人寻味,恰到好处。作者点到“各种事物”,点到“艺术”,读者自然心领神会。说理要如何说,说到什么地步,本文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值得我们借鉴。问题2:用象征手法来说理,是本文重要的写作特点。象征在哲理性的散文中,是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类散文我们学过很多,像茅盾的《白杨礼赞》,高尔基的《海燕》等等,都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思考,象征手法的运用有何妙处?为何作家们常用这种手法?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何不同?请以文中事例做具体分析。提示:对以上问题可分组讨论,亦可滚动式提问,也可用对话式一一引出。明确:象征手法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形象生动,富有美感,而且比较含蓄。长于形象思维,长于文学创作的人要发表某种见解,可以用这种象征手法来写。再则,有时某种见解不宜直截了当地说,就需要这种象征手法。本文在运用这种手法上,有着与以往学过的散文的不同特色:本文组织了一系列的片段,使文章叙事性更强,这些片段以时间为序,行文如行云流水,而且这些片段有正反两面,行文又波澜起伏,使每个片段都蕴涵着一定的意义,因此,全文就十分蕴藉丰富。例如,伤害黄鹂或海鸥的情形,也各不相同,史同志是一种情况,穿皮大衣的又是一种情况。而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不懂得要让黄鹂和海鸥发挥极致,都不懂得要为他们创造一定的环境。他们伤害的动机各不相同,应该加以分析,区别对待。这时也暗示着:同样是搞“左”的一套,人们的动机也各不相同,最恶劣的那种邪恶之徒,像那个穿皮大衣的那样,他们的动机是卑劣的,他们是一批小人。这篇散文,关于黄鹂的几个片段,意味都很深长,且不同的片段又蕴涵着不同的意义,这种写法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二、借鉴课文的写法,学习精彩的语言。提示:学习精彩的语言,先要明白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所谓精彩,并不单指像“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那样的句子,假如通篇的文章全是这样的句子,那就不但难写,而且难读了。像这样文言色彩较重的语句应该有一些,但是全文要以现代话为基础。反过来说,一篇文章适当的运用文言成分,可以臻于佳境。排比或对句,可使语句整齐。作者勾勒太湖环境,,一连说了三个“这里”:“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作者赞美太湖的“景物一体”,上下两句对得整齐:他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他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这样的语句要一挥而就,对于习作者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修改润色时,在造句上用一点心思,还是可以写成的。学生可以结合课文最后五段的文字开展讨论,揣摩本文语言的精彩之处,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三、扩展与探究。提示: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广泛发言,教师组织与引导,并可根据学生的发言给予相应的点评,借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本文托物言志,从一种普通的鸟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遭遇产生了对艺术和生活的带有哲理的思考,这种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请同学们从自己读过的作品中再找一些类似的文章,课堂上交流一下,进一步加深对此类作品的感受。课后可以以某一种动物或植物为题,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注意:1、事物是普通的,立意应当是富有哲理的。2、叙事与议论、抒情的结合要自然恰当,特别要写清楚“物”与“志”之间的关系。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