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种对接培训-加强企业职工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6页工种对接培训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六盘水市钟山区职业技术学校(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职校)任义明内容摘要: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和发展,人是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对人力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建立和完善的贵州省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的主要对接机制对促进贵州省工业园发展的重要性。构建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人才培养对接的长效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与园区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培训工种与岗位零距离对接是当前园区职校的必修课题。关键词:职校工种企业职工培训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和发展,人是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11年贵州省人才开发需求专业目录》和《贵州省2011年部分重点产业、重点行业人才需求专业信息表》显示,其基层人才需求占全省75%。随着工业园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企业用人呈现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当前的职业教育难以满足工业园区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这一状况更说明了对人力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建立和完善的贵州省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的主要对接机制对促进贵州省工业园第2页共6页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加强职校的培训功能,尤其是针对企业在岗职工的岗位与职校的培训工种无缝对接不管是对工业园区的企业,还是对职业学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工业园区的发展带来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对所需求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当前的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工业园区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对人才供给之间存在着差距与矛盾。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与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子系统,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理应为当地工业园区企业服务。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更需要职业学校互动参与到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中,为本地企业提供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实用性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有效缓解园区企业用工紧缺的压力,为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对职业学校来讲,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更需贴近园区,积极开展并做好园区企业现有员工的在岗提升培训、园区失地农民转岗培训工作。为此,构建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人才培养对接的长效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与园区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培训工种与岗位零距离对接是当前园区职校的必修课题。现就学校从2012年至2013年的探索得来的粗浅经验阐述如下:一、人强不过家俬硬~夯实的实训设备能力。学校主动出击,为零距离对接开山蹚路。任何一家企业开办、第3页共6页经营对是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果他们的每个员工都是从零培养起,这样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所以学校于2012年投资1500万元把汽车应用与维修、机械加工及自动化、服装设计与制作、电子电工等专业的实训基地建到了工业园区的产业孵化园,确立了“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园区”的办学宗旨,构建了“政府主导、园校互动、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为六盘水市提炼“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模式奠定了实践性基础。于2013年7月13日,省职业教育“9+3”办学模式现场观摩会在我市红桥工业园区召开,省委书记、省长带领观摩团队来到我校实训基地参观,给我校职教的创新实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给我校工作以极大的鼓舞。在7月15日全省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暨项目观摩总结会上,赵克志书记指出:“六盘水市、金沙县等一批产业园区从实际出发,探索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尤其是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的模式,政府规划创办园区、企业建设标准厂房,配套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发展工业的有力抓手,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格局。”省长陈敏尔也指出:“在这次现场观摩会上很高兴地看到,职业学校主动进园区办学,园区主动服务学校学生,合作双赢,这是一种现代职教模式,有条件的地方都要把职教办到园区去,各地要推广,有利于园区招商引资。”二、企业按需“订制”开展工种培训,实现“无缝对接”。经过走访,园区企业负责人都表示,企业需要的是更加实用的人才,一旦学校培养不对路,学生(学员)的就业就会有很大第4页共6页障碍。企业需要怎么样的学生(学员),学校就来进行定向培养,“订单式合作”正成为中职校办学的导向。学校与园区83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将企业直接请进学校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实习、就业基地。走大职教之路,将景江酒店、奥特莱斯、东风南方公司、金鼎钢构、瑞都、昱霖、恒森等9家企业教学点,企业在岗员工学历没达到中职以上的、技术技能没达到要求(无职业技能等级证)的都作为学校的灵活制学员,用3~6年修满学分、考到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发放中职毕业证书。教学点由新区工管委任命企业负责人为校长、学校中层干部为副校长,这样让学校教学能始终跟上企业的发展。学校为学生(学员)建立资料库,并用课题的形式,从学生(学员)刚入学起便开始研究学生(学员)的职业倾向、职业需求,从而让学生毕业选择职业更有针对性,全方位地为学生(学员)就业服务,实现学生(学员)、教师与师傅三者间的“无缝对接”。构建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专家、技术能手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现场实习,边做边学,学生的专业技能、施工技术及管理能力迅速提高。三、新区工管委、职校、企业联手,加强失地农民转岗培训,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工业园区的推进,有着更多新的元素,更有很多重组和打破。在新区征地拆迁过程中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保障有稳第5页共6页定的收入,从而使企业有工可用,新区得到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了新区工管委、职校、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去年以来,新区工管委、职校、企业联手,通过创新就业服务,针对失地群众就业工作,实施“掌握情况、宣传政策、技能培训、帮扶服务、政策落实”五个到位,以就业服务促进了项目用地保障工作。学校根据“失地农民”培训和就业意愿、企业用工需求、培训资源等情况,培训内容及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组织在岗培训实施培训。二是区劳动保障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街、乡、企业参与、学校负责组织实施三类培训: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式的创业培训。1、引导性培训是对失地农民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和择业观念等方面的培训。2、职业技能培训是根据失地农民就业和培训意愿及用工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转岗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奥特莱斯开展了商品营业、市场营销培训成功安置了25名失地农民在就业;与景江酒店开展了电脑操作、前台接待、门童、保安、客房、收银、餐厅等培训,成功安置了350名失地农民就业;与发泽美发店开展美发培训安置了30人就业;与南阳公司开展了700人次培训,成功安置了400人就业;与六盘水市劳动就业局开展了微型企业培训50人、新区农村党员创业培训30人,培育各类创业带头人80名。四、“实训基地托管模式”是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第6页共6页模式。在新区工管委的领导下,学校将园区产业孵化园(又称“闽商工业园”)的汽修、机械加工及自动化、服装、电子电工等四个实训基地委托给水钢职业中专进行生产组织管理和设备维护,校方安排学生(学员)免费实训、带队教师进行组织管理,最终达成学生提高职业技能、教师提升专业素质、企业实现人才储备的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广泛而深入的校企合作,使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学员)在工作岗位上能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学生职业发展找到了较好的出路,如此良性互动,职业教育又何愁没有吸引力。学校通过企业项目进学校、学生就业进企业的“无缝对接”,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搭建新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工种与企业岗位相对应的培训建立,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缓解了学生就业压力,提升了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理论水平。学生还在学校读书时,就业岗位就有了着落,不再为找工作发愁。企业员工在岗就能得到学习提高,修满学分就能拿证,今后职业规划有盼头。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2014年3月20日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