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曹操的脸措。根据京剧的传统,用勾粉白脸来象征奸,眉毛和眼高的画法是“细眉长目,齐眉挑炭”。细眉是表现曹操心思细腻,是个秀气人,不是粗鲁人;长目要勾成笑眼,这是刻划曹操经常以笑脸对人;但不能轻浮,而要沉重。眉间有“挑炭”,“挑炭”是表现曹操气度“文中煞”,使人又敬又畏,同时还表现出曹操工于心计,经常思索问题。曹操眉间的反蝠便是象征这一点,看起来好像是皱眉思索。另外,在曹操的眼角下面和鼻离旁有两长两短的四条纹,这四条纹叫笑纹,是为衬托笑眼的。从颜色上看,曹操的脸上好像仅只黑白二色,如果这样,就显得曹操凶恶丑陋。实际曹操的脸谱并不如此。在曹操眉间的反蝠上微微点上干红,似有若无地与黑白颜色相互辉映。给曹操脸增加了生气,是不是每出戏的脸谱都如此呢?不,这只是在他刚露面的时候,比如《刺董卓》、《捉放曹》等戏中如此。在《捉放曹》以后的曹操脸谱,就从眉间往脸左颊斜着加一条纹,这条纹一加上,他的脸就不能称为“整脸”了,这是评价曹操杀昌伯奢一家的不对。《长坂坡》、《战宛城》等戏中的脸谱都是这个(参看曹操脸谱照片)。等到曹操上了年,脸上的粉白虽未变,但条纹和眉毛的颜色变化了,改用灰色画,笔道也不像用黑时那么粗了,这是为了表现曹操的苍老,《阳平关》就是用这个曹操晚年的脸谱。上面我是说的曹操的脸谱随其性格、处世、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下面再谈谈《击鼓骂曹》、《长坂坡》、《阳平关》等几个戏的表演,和一些戏里情景类似的不同表演。一、《击鼓骂曹》《击鼓骂曹》是说祢衡和曹操的事。这里边有个问题值得研究。就是祢衡想骂人呢,还是曹操找骂?如果不把这事弄清楚,演的时候心中就没底,戏就演不好;要把这事儿弄清楚,就得说说曹操和祢衡这两个人。曹操是怎么个人呢?历史的真人咱们不谈,单说舞台上的。他是很有学问的人,诗、词1、歌、赋,无一不佳。有很多戏里说到他的作品,如火烧赤壁中宴长江时作的歌等等。应当说他是很秀气的人,不是没事找麻烦的。他还是非常爱才的人,甚至说他爱将成癖。在长坂坡时对赵云就是例子。在这出戏里,他是丞相身分,孔融举荐了祢衡,他也是想用祢衡的。不然,他为什么要召见他呢?所以,不论从哪方面说,不是曹操找骂。祢衡呢,是三国时的一个名士,但不如说是狂士更恰当,他自恃有学问,谁也看不起。他说当时那些文人,除“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耳”,这真是大话。有个典故说他“抱刺于怀,三年灭字”,就是说他带着名片到许昌去求官,经过三年工夫,把用竹子做的刺(名片)上刻的名字都磨掉了,也没有人见他。从他自己来说是怀才不遇,可是他那狂傲的脾气太大,把他的学问也给压住了。见曹操,最初他是希望得到重用,到被叉出相府,他就想报复了,就准备“当着满朝文武,百般叫骂”了。于是就发生了骂曹这出戏。下面就说这出。曹操上,归座,接着张辽上。曹操坐的时候可要斜身坐。说话时要正面对观众,这叫“子午像”。架子花脸一般坐像是子午像。这种坐法好处是好做戏,上身容易活动:如果正身坐,就傻了。张辽上后的词是:张辽:参见丞相。曹操:命你修书,可曾修齐?张辽:书信修齐,不知命何人所往?曹操:老夫命孔融呼唤祢衡,未知可曾唤到?张辽:想必来也!在这里,曹操对祢衡的看法,可以看出来一点:他是命孔融呼唤祢衡的。“呼唤”两个字就不是非常恭敬的字眼;要是用“请”就不同了。在技法上,念的时候,可不能念重了,因为这是曹操流露出来的;如果一念重了,那就是曹操故意找别扭了。祢衡高傲的脾气,曹操不会没有耳闻,假如把祢衡找来,成心耍笑他,那就是另一个意思,也应该换一个念法。这里曹操还是想用祢衡的,所以“呼唤”两字是带过的。在跟张辽讲括对,曹操仍然是斜身坐,不必看张辽。孔融上之后,唤祢衡,仍用“唤”字。下面词是:祢衡:丞相在上,卑某礼到。曹操:罢了!下站何人?祢衡:卑人姓祢名衡,字正平,平原孝义村人氏。孔融:啊丞相,这就是祢先生。曹操:老夫岂不知他是祢衡!老夫乃堂堂首相,你是甚等样人,大摇大摆,进得相府只行常礼,其情可恼!在上面几句对话中,曹操的戏不多,但词里没有的可不能不做出来。祢衡上。施礼,只是身打一躬,而曹操见他只身打一躬,感到出于意外。因为在当时和曹操平起平坐的究属很少,尤其是生客,不比属下如张辽、孔融等常见,可以不拘小节。曹操是脸冲台左坐,祢衡在中间施礼,曹操本想起身搀扶,这时祢衡要是施大礼,曹操一定不会叫他磕头;可是见他施常礼,心里就有些挂气。身段是转过脸来看祢衡,刚要起身搀扶又坐下了,从鼻子里出“哼”的音,眼法是一视。孔融一搭碴,曹操心里话是:“我还不知道他是祢衡!你看他进府是什么态度l”这些心理也是通过一眇来表达的。曹操愈完“其情可恼”后祢衡有一笑。曹操对这一笑有一愣,心里纳闷:他为什么笑?接着说:“何故发笑?”祢衡答的是些狂言:“我笑天地宽阔,并无一人。”曹操在“老夫帐下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之后,紧接下边有一大段念,词是:“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陈平、张良不及也:武有李典、乐进、许禇、张辽,当年岑彭、马武亦不及也;曹子孝盖世之奇才2,夏侯惇称为无敌将军;老夫兴兵以来,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何言无人!”在这段念里,是曹操夸赞他手下的文臣武将,意思是:“你说无人,好!我让你听听!”所以有些得意之情,不能平淡了。尤其在念名字的时候,当断得断,该联就联。“文有荀彧、荀攸,”念到头个名字荀彧之后,应顿一下,但不能切开,在“荀攸”之后再断;“郭嘉、程昱”是在每个名字之间顿;“陈平、张良不及也”是一口气念下来,陈平和张良对曹操说来都是前人,而接着念也能让观众听得清。“及”应念“记”的音,为的是有力。“武有李典、乐进、许楮、张辽,当年岑彭、马武亦不及也”,这句的气口,放在“武有”两字的后面。这六个名字都是一个一顿,到“亦不及也”的“亦”字要拉长、用力,这是为了强调岑彭、马武这些前辈名将不如他手下的武将。“曹子孝盖世之奇才”重音放在“之奇才”三字,念得要快、要沉,下句“夏侯惇称为无敌将军”在“无敌”两字,“无”要腮上用力。下面有两样词,有人把“攻无不取,战无不胜”念成“攻我不取,战我不胜”。这样念太费解,绕脖子,所以我是按上面的念法。两个“无”字接两个“不”字,“不”字应该喷着念,才显得有力量。末句“何言无人”要特别沉着,每个字部是拉长着念,才压得住这段念白。在“击鼓”那场,有些地方应注意。祢衡唱“赤身露体摆摆摇”时,曹操看他这样感到诧异,想:“怎么这个样子?”手扶桌站起,上身用力微晃一下,露出惊异的眼光。这点地方用“看”,然后皱眉坐下。在听鼓音时要表现出层次来:乍一听没什么,越听越不对,最后皱眉;神气上是由浅入深。在听鼓的时候可不要睁眼;睁着眼睛听鼓,就成了傻曹操了。在祢衡大骂的时候,曹操是生气而强压住气不发作,上身使劲两晃,来表现这个情绪:但生完气之后,脸上仍归原像。这是表现曹操想出主意来了,所以张辽要杀祢衡,他拦住不让杀,反而打发他去顺说刘表降顺,这是设计想让别人去杀祢衡。选出戏的曹操,重要的是别演成他找骂,但也不能不演出他“堂堂丞相”、“大仁大义”的劲头。二、《长坂坡》这时候的曹操正在壮年,刚打完胜仗。追击刘备,眼看要把刘备生擒活捉,真是威风凛凛,很是得意。但在这节骨眼上,要表现他中计:上了徐庶的当,从他自己嘴里传令,把围在万马千军中的赵云放走。他要是傻人,当然没的说;而他是聪明人、创业者,所以表演他中计可不容易。在这出戏中的中计这场,唱和念都不多。但表演出来的神气可不少。这场戏他是站在山头向下望。头一个出来的是文聘。他看完后,要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儿。到赵云出场,他一看,心里得声“喝!好将!”的念头,神气集中,往起拔精神,细看赵云,白盔白甲,白马亮银枪,勇不可当,真是越看越爱。到文聘和赵云打档子的时候,他是替赵云担心:碰着没有?伤着没有?两眼不离赵云,盯住了,赵云走到哪里.他的眼神跟到哪里。到赵云打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总攒了,耍3下场下了,曹操的眼神仍然是紧盯不放。赵云下去之后,要用“瞧”来远望,长身往极远极远处看,直到看不见了为止。换句话说。是直到赵云又消失在万马军中才罢。赵云是瞧不见了,可是印存曹操脑海里的影子还没消失,于是又回忆赵云刚才勇敢厮杀的样子,边回忆边此方,想“手使一杆枪,杀得勇,谁也敌不住,奠好!可惜他不降顺我,真可惜!”于是发出“嘿嘿”的赞叹的声音,唱两皮摇板:见一将官威风凛,白马银枪似风云。所到之处人头滚,枪扎剑砍尸血痕。这员将官必须问,快快叫他通姓名!唱的时候要透出惋惜、赞美和失神的情绪,所以行腔不要呆板,而是耍着唱,不能僵,唱得越流畅越好。到回报是“常山赵子龙”时,曹操有一句“哦”的应声,这声要抽冷子从高撩起,用来表达曹操从早在博望坡和金锁阵等几个战役中久闻过这员将,今天见着了,这么好!从心里高兴、赞美,连夸好将,下面就该中计了。他和徐庶的对白是:徐庶:啊丞相,连夸数声好将,莫非有爱将之意?曹操:他不降老夫,也是枉然。徐庶:山人有计献上。曹操:有何妙计?徐庶:丞相传下将令,赵云所到之处,不许暗放冷箭,只许生擒活捉献功,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违令者斩。在徐庶刚念白时,曹操只拿眼一瞟他,用眼法的“瞥6”,心里说:“讨厌!从你进我营也没出过一个好主意,这时候搭碴了,有什么用!”所以用不屑一顾的眼光看了一下。等到听说有妙计,问“有何妙计”时,可要用笑脸。听完计之后的笑,非常重要。这种笑是真笑,从心里发,兜着底气“哈哈啥”大笑。要笑得开朗、畅快,笑声要长。笑完后夸奖徐庶:“先生自到我营,未献一策。今天献此妙补,真乃好先生哪!”念完又一笑。这个笑的意思和前笑相同,但笑法不一样。这是先出“呔”的音,接着大笑,表现曹操太高兴又想说又想笑的状态。“呔”的音出来。得特别足,声虽不大而短促,得让全场观众,哪怕最后一排也要听得清。这种笑不能用胸口的气,“呔”的音完了.气没有了,还得换气,笑和“呔”昔接不上就没意思了。所以非用丹田气不可,即从小肚子往起托。当然这需要练习,最好在清早,找树林或大树下去练,由低往高,逐步练习。山头中计这场戏,是表现智者千虑还有—失。曹操的中计,是因他失神,从看兄赵云起,“心”就在赵云身上,就想得到和收服他。所以徐庶的话正合他意。如果表现不出曹操的失神来,想曹操那么聪明而上了别人圈套,就没道理了。三、《战宛城》——“马踏青苗”《战宛城》中“马踏青苗”这折戏是表现曹操先传令不许部下马踏青苗,而他自己的战马受惊,踏坏了青苗,他为了责己而剖发代酋,斩了战属。曹操,在坐大帐、报名之后的词是:“诸位将罩!此去行军,当屯淯水。探军人报道,还有三百余里的路程,若从小路进发,能近百里.我意若从小路而行,今乃暮春麦秋之际,又恐马踏田地禾苗.”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曹操的治军精神。这点地方的念法,应该是平静的。不能骄和躁,要不缓不急,口气上应显出曹操雍容大度。在技巧上是这样:“诸位将军”用较和谐的语气,来表示曹操和部下的关系是融洽的,好给后面他要自尽、众将阻止留下脚步。“此去行军”的“军”字应重,往上挑。“当屯淯水”的“淯”字要念真了,不要念成“雨”的音。“三百余里的路程”前面重音放在“三百余里”的“三百”两字,“百”字可微拖长一些,因为这是曹操要抄小路走的原因,要向观众交代清楚。“的路程”三字,“的路”要连念,“程”字要沉要顿,和后面的句子断开。后面有两个同音字应区别开,一个是“若从小路进发”的“进”字是尖字,后面“能近百里”的“近”字是团字,不能颠倒,不然很难听。到“今乃暮春麦秋之际”应念出曹操的喜悦情绪情措,这很重要,如果也念得平淡而过,那就不足以表现他关心粮熟的心情。最后“又恐马踏田地禾苗”是整段念白的重要地方,要特别深沉,万不可轻浮。下面是“夏侯惇听令,今日行军,卷旗息鼓,马摘鸾铃,大队人马从小路而行,不许属踏田地禾苗,糟扰百姓,违令者斩!”这段是说曹操要行小路,而又防糟蹋青苗所采取的措施,是向他带领的十几万人马传令,要念出“威”来,和前一段不同。如果这段也用和缓口气,那就显不出十几万人马的元帅的威严来了,没有威就不能使众服。这段是威,前一段就是恩,这叫恩威并用,才能治军,在念的时候,应该注意这几个地方:“今日行军,卷旗息鼓”念得要清楚、稳。这是曹操交代主意,得让夏侯谆明白,旗子不打鼓不击,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