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平台,悟君子情怀——《爱莲说》解读与教学设计【我解读】《爱莲说》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之君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小品,风格极为简洁,语言凝练自然,比喻贴切,寓意深刻。.文章先写了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的情况,作为一正一反的衬托,然后才从容不迫地说出自己喜爱莲花的原因,“出淤泥而不染”这一段是脍炙人口的片断,句句说的都是莲花,而同时句句又都是在说君子的道德品行。接下来作者分别把菊、牡丹和莲花称为花中的“隐逸者”、“富贵者”和“君子”,以比喻的方式,巧妙地把借花喻人的用意点了出来,赞颂了像莲花那样的君子的高尚志节,而对追求富贵的世俗思想加以讽刺。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概叹。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写出了莲花的生长环境,虽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内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写出它声名远播,美名远扬的特点;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卓尔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的风度气质。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在写法上,作者围绕一个“爱”字写了三种花,先从莲花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个方面写莲花,接着又写了菊花和牡丹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这篇短文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蔓不枝”。【我说课】《爱莲说》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爱莲说》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之君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格的“莲”自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与文体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文言词语。(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表现方法。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情怀。(三).教学重点:理解“莲”的君子形象和高洁质朴的品质。(四)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寓意和把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二、说教法学法依据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自主点拨法、质疑讨论法、提问思考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同时还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写法导入,激发兴趣,铺垫教学。(二)走近作者,了解文体1.了解文体“说”,理解课题。2.简介作者,了解其人。(三)朗读品味,整体感知以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生读、学生评议、全班齐读等形式美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四)自主合作,疏通文意小组互助,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讨论疑点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教师检查指导重点词句。(五)品析课文,明确写法分析写莲角度,探究莲花品质;探究托物言志、衬托手法;探究作者对三种花的情感,明确主旨。(六)教师小结,品读美文总结写法,感悟美点,品读美文。(七)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欣赏咏荷诗,理解托物言志;学以致用,借物抒情。四、说板书设计生长环境莲体态香气君子(象征)——君子者无风度气质菊——隐士(正衬)——有德者鲜牡丹——富贵者(反衬)——趋利者众【我设计】《爱莲说》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爱莲说》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花之君子”单元的一篇美文。作者借莲自喻,通过对莲高贵品质的赞美,含蓄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品性的人生追求,委婉问批评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不良风气。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与文体常识,识记并理解之中文言的语。2.学习课文借景抒怀,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爱莲说托物言志1.欣赏荷花图片,了解作者生平与文体,通过朗读来体味文章主旨。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体味作者的人生态度、情操。3.在探究讨论中理解莲和君子的联系,领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和衬托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情怀。三、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四、教学难点: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涌读品味、问题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在我国古典文化长河中,文人墨客们常常把自己的志向和情操寄托到山水花草之中。当人们在众芳摇落之中发现只有梅花迎斗雪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诗句,联想到毛泽东“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赞叹,体会到梅花的高洁和坚贞。那么当我们面对这一池莲花的时候,又会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散文小品《爱莲说》的学习,体会到作者寄托到莲花中的思想和感情。(依次投出图片与诗句并用音乐创设学习氛围)(二)作者简介、交待背景——走近作者1.提到“爱莲说”,人们自然想到周敦颐,那么你们了解他吗?2.学生交流作者信息,教师投影补充:周敦颐(1907-1073)宋代道州(湖南省道芸)人,字茂叔,宋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人们就称其为濂溪先生。谥号“元公”。本文选自《周元公集》。3.解题“爱莲说”我们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哪个字是作者的写作对象?(莲),哪个字表现了作者情感?那么“说”怎么理解呢?教师投出“说”的资料:“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本文就是借对莲花的歌咏,说明爱莲的道理。(三)朗读品味,整体感知过渡:了解作者生平易,走进作家心灵难,古代散文小品语言凝炼,情才飞扬,要想领悟其精髓,朗读是法宝。“三分诗文七分读”,就让我们以读的方式走进文本,聆听作者的心声。1.学生自朗读,认准字首(投出课文),教师指导。2.字词认读,排除障碍。3.听名家范读,赏荷花美景,注意节奏,领悟情感(教师播放视频朗读)。4.过渡:你读准了吗?教师投出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周敦颐yí噫yī可爱者甚蕃fán出淤泥而不染yǖ花之隐逸者也yì濯清涟而不妖zhuó陶后鲜有闻xiǎn不可亵玩焉xiè5.同桌互读,每人一自然段,完后点评6.教师指导点拔:三个特殊句式的读法。莲,花之君子者也。(陈述语气)平调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疑问语气)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感叹语气)降调(教师点拔:作者用了三种句式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以上三种句式分别是什么句式?教师可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应该读什么语调)。7.全班齐读(四)疏通文意1.小组互助,利用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疑点。2.学生质疑,解决问题。3.教师重点点拔,引导学生理解,实词和“之”的用法。(五)品析课文1.问题探究一:(1)文章题目是“爱莲说”,也就是说要说说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在哪里呢?(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从这些语句看出,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描写莲花的,突出了莲花的什么品质?教师点拔明确: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高尚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纯洁”2.问题探究二(1)思考:读了对莲花的描写,你认为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明确:莲,花之君子者也。(2)小组合作,探究思考:那么莲花和君子有什么联系呢?学生连线匹配。(3)教师小结: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品质。托莲花来表明自己情趣,就是托物言志。请将描写莲花的句子与相对应君子品质连线匹配。君子品质莲的特征君子莲自尊自爱出淤泥而不染不同流合污中通外直仪态端庄不蔓不枝美名远扬濯清涟而不妖独立高洁香远益清不依附权贵亭亭净植内心通达,行为方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问题探究三作者除了写莲花还写了几种花?分别把它们比作一种什么样的人?文章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它的花呢?明确:还写了菊花和牡丹分别比作隐逸者和富贵者,来衬托君子的高尚品德。追问:为什么牡丹是隐逸者?牡丹是富贵者呢?明确: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不与群芳争艳,正像离群索居。坚守节操,不向恶势力低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屈原,正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居世混浊而我独清的屈原,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过世俗的生活,就隐居乡野的陶渊明十分相似。因为牡丹美丽华贵,每到暮春时节,权贵们为了互相攀比富贵竞相购买,因此,昂贵的牡丹就成了富贵者的象征,对于这,有刘禹锡、白居易的诗为证。刘禹锡诗:“花开时节动京城,惟有牡丹争国色”。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4、问题探究四:作者用三种花比喻三种人,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明确:以三种花比喻三种人,用三种爱代表三种生活态度,作者对三种花的态度是叹惜菊花,为洁身自好,避身世外,有些消极;鄙视牡丹,追名逐利,攀附权贵,未免有些庸俗;赞美莲花,虽然出身污泥却永葆高洁。(六)教师小结,品读美文1.教师引导点拨并总结:本文围绕一个“爱”字写了三种花(菊花、牡丹、莲花),用了三个比喻(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比喻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进行了三种评价(惜菊花洁身自好,避身世外;鄙视牡丹,追名逐利,攀附权贵;赞美莲花,虽然出身污泥却永葆高洁),表达了三种感慨(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从三个方面写莲(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用了三种写法(象征、衬托、托物言志),全篇仅114字,语言优美简练,情感含蓄丰富,真可谓莲之美——“不蔓不枝”。2.让我们以读的方式再次享受美文,感受美文之美。(七)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欣赏咏荷诗,理解托物言志。千百年来,荷以其高洁的品质,引得文人墨客们竞相咏叹。荷花因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着华彩诗章,成为千古绝唱。请欣赏咏荷诗。(学生交流所知咏荷诗后教师补充投示咏荷诗句)2.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仿照下面的句式说一句话或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爱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采莲曲》鱼戏莲叶南例:我喜爱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学生习作展示:《爱梅说》梅,性情之高洁,可傲然于天地间,寒风暴雪,不可撼也,此乃真君子也。严冬之时,冰封万里,白雪皑皑,百花皆凋残也,然白雪间惟有一红,自是昂首不屈;吐露芬芳,历久弥香。临风傲立,悠然独放,惟其浩气,凛然长存于天地间也。古往今来,爱梅者居多,多少文人墨客与梅为友。其中以宋陆游为首。其诗云:“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束梅花一放翁。”盛赞其品性,不受世俗之污,高风亮节,留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