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时教案执教人:课题9、古诗三首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课件PPT教法、学法讲读法想象画面感情朗诵教学过程活动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建议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三首古诗,分别是什么呢?(生答)这三首古诗,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但是,你可曾想过,在这种和平宁静生活的背后,有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我们把表现这些内容的诗,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齐读三首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1)学生交流识字,轮流读词,师正音。(2)注意区分形近字“摩”和“磨”。3.分小组再次齐读三首古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读完三首古诗,再与前面我们所学的三首关于童年的古诗相比较,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语言比较严肃,注重环境描写。)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从军行》,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吧!(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王昌龄。(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题“从军行”,初步理解古诗内容。(3)(齐读古诗第一、二句)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第一、二句,集中写了边塞之景,诗中描写了哪些边塞的景物呢?(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奇丽壮阔,苍凉雄浑)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讨论探究:抓住重点词“暗”“孤”)这两句诗突出了什么呢?(环境恶劣;战争惨烈;戍边将士的孤立无援)现在我们已经抓住了这两句的主要情感,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从这座孤城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4)如果你是戍边将士,此刻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想些什么?(快点回家)那么,诗中的将士又在想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齐读第三、四句)第三句主要写了什么?(战士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然而,即使战争如此惨烈,他们还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败敌人,誓不返回家乡。突出了戍边将士为了保家卫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大敌当前时决心奋战到底的豪情壮志。四、课堂小结。诗人在描写战争时,先描绘边塞风光以渲染战争气氛,再集中概括戍边战士长期战斗的艰苦生活及誓死破敌的豪情。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将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试着背诵这首诗吧!主题丛书随堂阅读板书设计从军行{景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情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壮志豪情誓死破敌课题9、古诗三首课时2教学过程活动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建议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军行》,在那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中,感受到了戍边将士誓死破敌的决心和爱国热情。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背诵这首诗,体会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2.接下来我们要来学习另外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背景。1.(出示资料)了解诗人陆游。2.齐读古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内容。3.这首诗的诗题很长,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时间:秋夜将晓。地点:篱门外。事情:迎凉有感——一阵凉风吹来,心中产生一阵伤感。)所以简单来说,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学生读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景?(漫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巍峨的华山直上云天。)从句式上看,你发现这两句诗有什么特点?(句式一致。)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对偶)。除此之外,这两句诗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2.这两句诗写了奇伟壮丽的山河,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美丽。然而,如此大好河山,却沦于敌手,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写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宋朝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满怀希望地望着南方,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如此一年又一年。)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人民的伤心欲绝?(泪尽)大好河山,沃土千里,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然而,他们的愿望却一次次落空,这是多么令人心碎啊!4.自由读诗,体会其中的情感,并背诵全诗。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诗,一首写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另一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后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看看这首诗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吧。(板书课题)2.(出示资料)了解诗人杜甫。3.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4.反复诵读,感悟诗情。(1)感悟“悲喜交集”。(2)探寻“喜欲狂”。五、小结。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看到了古代边关的烽烟四起,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到了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主题丛书随堂阅读课题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彭、拟”等8个生字,会写“泽、彭”等11个字,会写“拟定、锻炼”等10个词语。2.找出文章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博大的胸怀。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教学重难点找出文章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博大的胸怀。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PPT教法、学法自主感悟阅读交流教学过程活动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建议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出示毛泽东图片)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毛泽东)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2.(出示生字词)着重指导。注意区分形近字“拟”和“似”、“眷”和“誊”。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毛主席接到毛岸英牺牲的电报悲痛万分,但是最终,他还是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同意将毛岸英葬在朝鲜。)板书设计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忧国忧民失望悲愤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悲喜交集爱国之情教学反思三、了解背景,交流资料。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历史。(生交流抗美援朝的资料。师出示地图,简介历史。)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第“一”和“二”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诗在课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初读课文,不仅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将诗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毛主席用此诗表达的情感。)五、小结。老来丧子最是心痛,此刻,毛泽东只是一位孤独无助的父亲,他失去了最心爱的儿子,他心中是多么痛啊!课题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2教学过程活动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建议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在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了毛主席痛失爱子,悲痛欲绝。但是,他作为一位领导者,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丧子之痛,还有后续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是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接着看。二、掌握内容,感受细节。1.感受丧子之痛。2.体会抉择之痛。(1)屋漏偏逢连夜雨,事情还不止如此,秘书带来的志愿军司令部的电文,让这颗滴血的心更痛了。出示电文的主要内容,轻声地读。这封电文的到来,说明毛主席面临着什么?(2)面对这封电文,毛主席是怎样的心情呢?你觉得用什么词可以概括出来?指名回答。(犹豫、痛苦)(3)他犹豫什么?为什么为难呢?(4)交流并指导朗读。(5)小结引读。3.总结课文,升华主题。(1)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可谁想,踏上朝鲜战场才一个多月,年仅28岁的毛岸英就牺牲了。(2)请你默读课文有关段落,在重点词句下加上小圈,然后多读几遍,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交流并指导朗读。这该是一个多么难熬的漫漫长夜啊!请你闭上眼,走近他,贴近他这颗滴血的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你用手中的笔为我们重现这个夜晚。学生进行练笔,播放音乐《神秘的花园》来烘托气氛。出示练笔的开头:“窗外的风更大了……”学生完成练笔后,点名反馈。三、朗读诗句,总结全文。1.尽管不舍,尽管悲痛,但主席克制了自己的情感,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泽东那宽广的胸怀和深深的父爱。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再次引读,让学生在再三读诗句的同时,明白诗句中蕴含着伟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五、布置作业。主题丛书随堂阅读板书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接到电报:痛失爱子教学反思课题11军神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沃、匪”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教学重难点3.找出文中对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其心理活动,感受其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理解其被称为“军神”的原因。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试着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学准备课件PPT教法、学法讲读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活动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建议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师板书:(板书:军),给军组词。2.补充板书: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题目是(板书:军神)。3.释题:“神”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出示“神”的解释)4.过渡:这里的“军神”是什么意思呢?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快速浏览全文,标出自然段,找出不认识的字词。2.(出示生字)生齐读,师正音;生汇报有问题的字词,师指导认识。注意:(1)多音字“晕”:yūn(晕倒)yùn(晕车)(2)“崭”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3.(出示新词)学生开火车比赛读词。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谁称赞谁是军神?出示句子: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堪称军神!”明确:沃克称赞刘伯承是军神。2.了解人物:(1)沃克是一位……(生齐说)(2)刘伯承呢?川东支队的将领。(3)背景介绍。(出示多媒体)3.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刘伯承眼睛受了重伤,在就医时因从容镇定被沃克医生认出其军人身份,在手术过程中拒绝使用麻醉剂并坚持到手术完成,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二、感受细节,体会心理。(一)学习“求治”部分,从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变化,体会他对刘伯承态度的变化。(二)学习“术前”部分,了解手术前刘伯承的坚决镇定,体会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三)学习“术中”部分,感受刘伯承的坚忍顽强,体会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四)学习“术后”部分,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仰。1.学生自读第1-6自然段,体会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是怎样的?(冷漠)2.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体会两人的对话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学生交流:吃惊、平静。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师下江南的一幕;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勋。他是中国的——“军神”。(齐读课题)2.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诗,想把这首诗献给刘伯承将军,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赞美一下军神吧!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主题丛书随堂阅读板书设计军神求治术前术中术后教学反思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