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国化给我们的启示学院:统计学院班级:统计班姓名:学号:320131摘要:由于佛教的中国化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安居乐业,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每朝每代都能延续好几百年,经久不衰。在今天,佛教中国化对我们有重大意义。一切历史上的进步的思想和文化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佛儒道教都是教给我们如何做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人,为此,我们今天才能成为了世界上的伟大民族,这是我们中国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的骄傲,是不能遗忘的,是我们的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老本。关键词:佛教历史性启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佛经,出自《金刚经》。大概是说,我们身心以及外界的迁流不止,就如同幻化的梦一样虚伪,也像是泡沫一样脆弱,像露水一样短暂,像电光一样易逝,世界上所有的因为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在我的理解,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不能保持到永远。更喜欢佛家的“山河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是人类智慧的极限,释迦牟尼佛挑战这个智慧的极限获得成功,使后人获益无穷。1.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1.1佛教的传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1.2佛教的发展与融合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2.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原因2.1佛教中国化的内因中国在佛教传入前,儒家法家和道家盛行,儒重礼,法家讲法治,道讲宇宙规律,这正和佛教的事理和佛法相吻合。佛教和儒法道形成了互补的局面,佛教甚至技高一筹,从而佛教极大地发展起来。2.2佛教中国化的外因哪一个统治者都想建立一个永久的统治,要建立永久的统治,不外乎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下功夫,佛教本身的内涵,决定了中国的开明的帝王肯定选择佛教作为他精神统治的支柱。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在全国建立了寺,甚至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许多街道和胡同里都有了寺,寺就是永久统治的意思,也是永久统治的部门。中国的皇帝有两个参谋部,一个是宰相大臣们,另一个就是寺里的高僧大德,寺里的高僧大德直属皇帝,这些出家的和在家的高僧大德和居士们都具有很高的造诣。皇帝每年都要考核审批选拔出家僧尼,以保证为他服务的质量。2.3其他原因任何一个外来宗教想要在新的地域传播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当地的本土文化发生冲突,在冲突中互相排斥,吸收,融合。才能形成最终的稳定形态。佛教传入中国也不可避免的要经历这个阶段。佛教的中国化既有普遍意义,又有特殊意义。普遍意义即如上所说,事实上当佛教传入泰国,越南,日本等地,也不可避免地、适度地当地化了。佛教中国化的特殊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固有的强大包容力,中华民族有比较淡薄的宗教观念,而佛教传入时恰好又填补了我们古代哲学思想、性命修炼上的很多空白。在这些原因综合作用下,终于诞生了佛教中国化的结晶,儒释道三教融汇的禅宗。3.佛教的中国化的启示3.1佛教的中国化的影响3.1.1佛教的中国化,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安居乐业,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每朝每代都能延续好几百年,经久不衰,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唐朝的国泰民安,成为世界性的大帝国,就是非常好的例子。从反面的例子来看,据说清朝皇帝规定皇族要定时读经学经,到西太后时,她认为经上讲的有些对她不利,这一规定被她给取消了,这也是淸灭亡的一大因素。3.1.2佛教的中国化对中国的文学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对中国的说唱文学、小说和诗歌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自南北朝以来,佛经的宣传有传读、梵呗、唱导三种形式,这是中国说唱文学之滥觞。中国的诗歌也与中国化佛教有密切关系。诗人受禅的影响,以禅助诗,以禅入诗,以禅喻诗,都大大深化了诗歌艺术的创作与审美。3.1.3佛教的中国化对中国的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胡适曾说过:“印度的幻想文学之输人确有绝大的解放力。从《列仙传》到《西游记》、《封神榜》,这里面才是印度的幻想文学的大影响。”胡适所说的“印度的幻想文学”,其实就是指的那种充满了想人非非的神话故事的佛经。在佛经的翻译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文体—翻译文学。佛教的传播,创造了变文、俗讲、语录体等新的文体。同样,佛教的那种出世以及因果报应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许多古典作家的头脑。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以及《三言》、《二拍》和许许多多的笔记小说里,无不充满着佛教的各种因果报应之说。3.1.4佛教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比如现在我们常见的各种形式的寺院及塔的建筑,都是佛教传人中国后带来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这在中国建筑史上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从而使建筑科学更加丰富起来,遍布全国的佛教寺、塔,已不再只是一些宗教建筑,都已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结晶。法门寺唐代地宫的面世,同样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佛教绘画和雕刻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仅敦煌壁画连接起来就长达30公里。佛经中动人的故事往往成为画家的题材。以云岗、龙门、敦煌三大石窟为代表的中国石窟艺术,都是以佛经为依据雕刻的。如果中国没有佛教,很难想象会有如此辉煌的石窟艺术。而这些石窟艺术,早已成为世界意义的艺术宝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3.2佛教中国化的意义和启示佛教对我们今天的意义和启示是无处不在的,她是积极进取,也是与时俱进的,她并不抽象,小到我们身边琐事,大到整个宇宙,她的教义渗透在无尽的虚空之中,並且越来越被近代和现代科学所证实。一切历史上的进步的思想和文化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佛儒道教都是教给我们如何做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人,为此,我们今天才能成为了世界上的伟大民族,这是我们中国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的骄傲,是不能遗忘的,是我们的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老本。今天奉行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应该说也是我们历史上做人标准的继续和发扬。3.2.1这种中国化的形式,体现了哲学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佛教在印度是印度式的佛教,而当佛教传到中国是,当它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影响下,又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特点的佛教文化。这又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用特殊性的普遍存在的观点看世界看问题。3.2.2佛教中国化启示我们要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任何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较,都有其不足的地方,因此,在他的发展过程中要保持活力,只有不断吸收外来活力,以滋养自己,丰富自己。中国文化因为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才能壮大,更新自己,由此可见,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文化要在全球文化的氛围里,不断的吸取好的文化内容与形式,这样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更新,不断壮大。3.2.3一个文化总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最基本的特征就需要保存,否则,就会成为历史的沉积,就不能推动现在文化。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是教人入世。儒家的“修、齐、治、平”和印度佛家出世大相径庭,在融合佛教过程中,并且,我们应该在这种文化的碰撞下寻找文化之间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去壮大自己的文化。3.2.4我们还要从佛教的中国化中明白,在任何的环境之下,我们都得找到适合自己各方面条件的道路。中国就应该走中国式的道路,走中国是的发展道路去适应和发展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而佛教教给我们的正是如何解决当今的时弊,她的意义和启示正在这里。佛不能代替我们成佛,也不能点石成金,让我们瞬间变佛,佛教只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走成佛的道路,和如何走这条路。走不走是你自己的事,佛只是个好老师,“善知识”。佛的教学方法是两手,一是严厉不骄纵,一丝不苟,不打谎言。二是提供善巧与方便,因缘施教,因材施教。佛教之所以不是迷信,原因就在于此。正要压邪,驱弊就利,谈何容易。首先要己正,正大光明,不为私利,不为某国,某个大小集团,某个方面的私利,找任何借口。不能口是心非,做样子,作秀。做官不为官,有权不为权,才能取信于民。种什么因有什么果,这几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只有自己成为大智慧者,才能带领民众成大智慧者。这样,中国人民才能在正确的道路走的顺利,走上发展的道路。在国外文化的影响之下,我们不能够盲目的跟从,要根据自身国家的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道路的策略。佛教对我们今天的意义和启示是无处不在的,她是积极进取,也是与时俱进的,她并不抽象,小到我们身边琐事,大到整个宇宙,她的教义渗透在无尽的虚空之中,並且越来越被近代和现代科学所证实。参考文献:[1]陈登;宗教传播与文化调适——关于佛教儒学化与基督教儒学化比较研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2]费泳;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传播格局的转变[J];敦煌研究;2004年02期[3]段玉明;南传佛教入滇考[J];佛学研究;1994年00期[4]李玉昆;泉州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及其史料价值[J];佛学研究;2000年00期[5]陈洪;《百喻经》版本校勘佚文等问题考论[J];佛学研究;2003年00期[6]匡长福:《宗教学导论》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