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模型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各种关于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战略研究中,都需要预测若干年后区域的城镇人口数和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预测期限常常是10年、20年甚至更长,属于长期或超长期预测,要求得到的是一种控制性指标。下面介绍的是几种常用的预测模型。(一)联合国法这是联合国用来定期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时常用的方法。它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的两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假设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在预测期保持不变,则外推可求得预测期末的城镇人口比重。根据假设:式中U(i)——i时的城镇人口;R(i)——i时乡村人口;t——时间;K——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对(1)式取不定积分:最终可以得到:lnU(i)-lnR(i)=Kt+c(2)即总人口,则PU(i)为城镇人口比重,(2)式可变成:(3)式正是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可见联合国法预测城镇人口比重符合正常的城镇化过程曲线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从(2)式可以找到一种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的简便方法:式中:URGD——城乡人口增长率差;PU(1)——前一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PU(2)——后一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n——两次普查间的年数。(4)式的优点是避免了用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绝对值进行计算的麻烦。假设URGD是一个常数,就可以从下式(5)向前估计两次普查年之间每一年的城镇化水平,也可以向后预测某年的城镇化水平:式中:t——距离第一次人口普查的年数。例如,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公布市镇人口比重为20.6%,当时这一数字比较接近中国城镇化的实际水平,但后来各年因市镇范围扩大,国家公布的市镇人口比重已失去意义。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用新的统计口径,公布当年市镇人口比重为26.23%,也比较接近实际。作者用联合国法求得1982~1990年中国城乡人口增长率差为0.03939,据此修补了1983~1989年各年的城镇人口比重。按这样的情况发展,可预测2000年中国市镇人口约为34.5%,2010年可能为43%。①(二)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法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实际是多因素的综合。利用本章第二部分关于城镇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对数曲线关系的原理,只要得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计划指标,则可通过下式预测计划期末的城镇人口比重:y=blgx-a(6)式中:x——人均国民生产总值;y——城镇人口比重。式中a,b可利用足够长年份或足够多地区的x和y的实际资料,通过回归求得。在没有GNP资料时,也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等其它人均指标。作者用1977年时的世界模型预测过中国人均GNP达到800~1000美元时的城镇化水平。用此法预测山东省、济宁市域等具有一定规模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时,效果也不错。地域范围过小时,如县、市区,则不一定适宜,要视相关性检验而定。此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符合城镇化的内在机制。(三)劳动力转移法从乡村对劳动力的推力的角度,也可以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笔者和几位同志在山东济宁工作时,曾设计了这样的式子:式中:Pn——规划期末城镇人口;Po——基期城镇人口;g——农业人口中的劳动力比例;Bo——基期农业人口;S——规划期末总耕地数;Q——期末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t——预测时间;r——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α——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系数;β——进城劳动力的带眷系数;m——可能从区外迁入的城镇人数。(7)式右边第一项代表现有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二项是本区因乡村劳动力富余向城镇的迁移,其中α,β,Q需要参照全国和本地区的情况进行估计,S可根据本区历史上耕地变化趋势求得,第三项取值是考虑到今后区内新建、扩建工矿业可能从区外迁入的人口。这个方法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取得的系数较多,工作量比较大。(四)时间趋势外推法这种方法是选用一种数学模型来拟合城镇化水平变化的历史过程,然后按时序外推,适合于历史资料比较长,发展比较平稳的地区。可选择的模型通常有:y=a+bt,y=a(1+b)t,y=aebt或y=k+aebt,y=ao+a1t+a2t2+…+antn式中:a、b、k——均为常数,通过回归求得;t——时间;y——城镇人口数。(五)系统动态学方法系统动态学是研究社会大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它可以方便地对各种决策进行实验,分析,选择合理的符合实际的结果,应用面很广。用它来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时,可以把人口过程、城镇化过程和经济发展过程连结在一起,构成一个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系统内一个因素的变动往往会引起其它众多因素的连锁反应,运用一般的传统方法就很难对此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和估计。北京大学在泰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试用过这种方法。整个系统包括人口模块、城镇化模块、乡村人口转移模块。各模块主要系统变量各不相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功能。人口模块主要研究和反映人口的发展和控制、人口构成、劳动力供给、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人口密度和人均耕地的变化。城镇化模块的重点在于研究工业生产与城镇化的关系、非农业人口比重、城镇人口及城镇驻地人口的变动趋势。乡村人口转移模块着眼于分析伴随着城镇化,乡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过程,涉及耕地变动、农业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乡村剩余劳力向城镇的转移等问题。各模块之间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系统内一个因素的变动往往会引起其它众多因素的连锁反应。工作步骤分为:①明确系统目标、边界,选择相关变量;②分析系统内机制,确定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③画出流图,运用Dynamo语言,构造方程式,建造SD模型;④计算机仿真和结果分析。此方法的突出优点是对那些受政策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决策变量进行调整,可以得出多方案的仿真结果,供决策者选择。(六)目标优化法城镇人口、非农业人口虽然一般而言要比乡村人口、农业人口创造更多的价值,但他们数量的增加并不是无条件的,而要受到人口、用地、粮食、投资、水资源、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等多种条件的制约。在满足区域的各项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兼顾生活和生产,寻求与区域国民经济优化目标(如国民收入最大)相适应的城镇人口的合理比重,就可以采用城镇化水平分析的线性规划模型。模型的建立包括选择优化变量,确定目标函数,寻找约束条件,确定每个约束因素的数量关系。预测结果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①目标函数中对各优化变量的系数的确定,这些系数实际上是赋予各优化变量以不同的“权重”②约束条件中各项系数及常数项的确定。考虑的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越多,模型就与实际的系统越吻合,计算的结果也就越符合实际。但是需要收集的资料也越多,城镇化与这些变量之间确定性数量关系的分析的工作量也越大。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