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及预测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流行第二节植物害虫种群动态第三节植物病虫害预测第四节杂草群落演替与种群动态预测第五节农业鼠害预测(自学)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流行一、病害流行的概念二、病害流行的类型三、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单循环病害与多循环病害的对比流行因素有哪些?第二节植物害虫种群动态害虫种群及其特征、结构种群消长型种群的生长型生命表在昆虫种群动态研究中的应用影响种群动态的因素第三节植物病虫害预测病虫害的调查方法病虫害预测技术一、病虫害的调查方法病虫害的空间分布型调查取样方法调查的类别田间病虫情的表示方法二、病虫害预测技术预测的内容预测时限与预测类型病害预测的依据与预测方法害虫发生期预测及发生量预测方法第四节杂草群落演替与种群动态预测一、杂草群落演替二、农田杂草群落演替的对策三、杂草种群动态预测第六章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及预测对比单循环病害与多循环病害在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上的不同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分析(思考与病害三角的关系)昆虫的种群季节性消长类型及主导因素分析不可小视的昆虫生命表研究及应用病情、虫情田间调查时如何取样,又如何表示?病虫害预测的内容及期限病害预测的依据虫害发生期预测方法第六章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及预测病害流行: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植物病理学上指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定量流行学中把植物群体的病害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增长都泛称为流行对比单循环病害与多循环病害在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上的不同病害流行的类型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单循环病害,积年流行病害:水稻恶苗病、小麦散黑穗病、棉花黄萎病等。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种传或土传的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能较小。病原物抗逆性强,越冬率较高,较稳定。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在—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多循环病害,单年流行病害:稻瘟病、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多次再侵染,气流和流水传播,局部侵染,病原物越冬率低而不稳定,越冬后存活的菌量(初始菌量)不高。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对环境条件敏感。多循环病害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害数量增幅大,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单循环病害与多循环病害的防治策略也有不同。防治单循环病害,消灭初始菌源。防治多循环病害主要应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增长率。多循环病害单循环病害•再侵染多次无•发病部位局部系统•传播方式气传、雨传、远种传、土传、近•寄主感病时期长感病时期短•潜育期短长•环境敏感性强弱•传播体寿命短长•病原物越冬率低高•病原物增殖率高低•典型病害稻瘟病玉米黑穗病•防治对策降低流行速度消灭初始菌源(一)感病寄主植物(二)强致病性的病原物(三)有利的环境条件气象、土壤、栽培等因素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分析(思考与病害三角的关系)•存在感病寄主植物是流行的基本前提。•感病寄主植物还包括特定生育期或栽培不当造成的敏感状态的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种植单一农作物或单一品种•强致病性的小种或菌株•病原物的大量繁殖和有效传播,菌源大量积累•病原物抗逆性强,初侵染菌源数量多•气象因素:能够影响病害在广大地区的流行,其中以温度、水分(包括湿度、雨量、雨日、雾和露)和日照最为重要•土壤因素: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等,影响病害的局部流行•栽培因素: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所采用的各种栽培管理措施,在不同情况下对病害发生有不同的作用。有利于流行的条件应能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且出现在病原物繁殖和侵染的关键时期。害虫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集合,同一种群内的个体能随机交配,共享同一基因库。昆虫的种群季节性消长类型及主导因素分析种群特征个体性状:出生、死亡、年龄、性别、基因型、滞育等种群特征: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配、性比、基因型、滞育百分率、数量动态、空间分布型、集聚与扩散种群特征与个体性状的关系种群特征是个体相应特征的一个统计量。种群不等于个体的简单相加,它还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如数量动态、空间分布型等。不同种群间个体自由交配的可能性极小,长时间的生殖隔离使不同种群间形成一定的遗传差异,产生不同的地理宗或生态宗。种群密度的季节性消长类型昆虫的种群密度随着自然界季节的演替而有起伏波动,这种波动在一定的空间内常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了种群季节消长类型。一化性的昆虫季节消长比较简单,在一年内种群密度只有一个增殖期,其余时期都呈减退状态。多化性昆虫和季节性消长比较复杂,一般表现为斜坡型、阶梯上升型、马鞍型和抛物线型4种。斜坡型--粘虫、小地老虎数量春夏秋冬阶梯上升型--三化螟、玉米螟、棉铃虫数量春夏秋冬马鞍型--桃蚜、棉蚜数量春夏秋冬抛物线型--高粱蚜、稻苞虫数量春夏秋冬昆虫种群消长即种群的数量动态,取决于两个方面。内因:如生理、生态特征及适应性等内因与栖息地各外因间特殊的联系方式种群数量动态类型也是在一定条件下种的特性,掌握种群消长的动态类型,有利于进行害虫的预测。气候制约型以物种对气候的适应性为内因,以栖息地的气候条件为主要诱发因子的季节消长类型。如: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气候-食物制约型以物种对气候条件或其食料条件的适应为主导因子的季节消长类型。如三化螟等天敌制约型以外界天敌的季节性消长为主导诱发因子的季节消长类型。如银纹夜蛾等生命表是按种群的年龄(虫龄和虫态)程序编制的,系统记录种群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殖力。昆虫生命表技术为种群数量动态分析和害虫发生量预测提供了有利的工具。根据多年的生命表数据可分析出影响昆虫数量变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时期,从而组建昆虫种群数量预测模型。不可小视的昆虫生命表研究及应用小菜蛾在甘蓝上的种群生命表虫期(x)每期起始虫量(lx)死亡原因(dxF)死亡数(dx)死亡率(qx)存活率(1-qx)卵1580未受精250.0160.9841龄幼虫1555降雨30mm11990.7710.2292龄幼虫356降雨125mm小茧蜂寄生36520.1010.1460.8990.8543龄幼虫268姬蜂寄生690.2570.743蛹199姬蜂920.4620.583蛾107性别540.5050.495雌蛾53成虫死亡与生殖力减退390.7360.264正常雌蛾14(平均蛾产卵57粒)全代15660.9910.009病情、虫情田间调查时如何取样,又如何表示?(一)病虫害的空间分布型•空间分布型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种类有害生物种群(或被害作物)在田间的空间分布类型•空间分布型取决于生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种群密度、寄主植物以及其他环境条件在田间的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核心分布嵌纹分布空间分布型的类型(二)调查取样方法植物病虫害调查取样常采用随机取样法,但随机并不是随便,而是按照有害生物或其危害状的田间分布类型,采用一定的取样方式,间隔一定的距离,选取一定的样点。样点内全面计数,不得随意变换,以避免调查者的主观成分。常用的取样方法对角线取样法:适合于密集的或成行的植物和随机分布的病虫害。有单对角线和双对角线两种棋盘式取样和五点式取样法:适合于密集的或成行的植物和随机分布的病虫害。五点式(长度)五点式(面积)棋盘式分行取样和平行线式取样法:适宜于成行的作物和核心分布的病虫害Z字形取样法:适宜于嵌纹式分布的病虫害(三)田间病、虫情的表示方法以病情的表示方法为例发病率: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调查它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或一定寄主单位上出现的数量。发病率是指发病田块、植株和器官等发病的普遍程度,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发病率病叶(杆)数调查总叶(杆)数100%=×ABA45100%=×=80%B45100%=×=80%严重度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调查发病器官在单位面积上发病情况。严重度表示田块植株和器官的发病严重程度。严重度叶(杆)孢子堆面积调查叶(杆)总面积100%=×ABA1+1+1+15×10100%=×=8%B65×10100%=×=12%病情指数病情指数表示总的病情,由普遍率和严重度计算而得。病情指数(株数×各级值)总株数×最高级值100=×ABA1×2+2×1+3×1+4×15×4100=×=55B3×15×100=×=15病情分级:00级10%1级50%2级100%3级=100%4级4ABA1+1+1+15×10100%=×=8%B65×10100%=×=12%严重度田间虫情可以用作物的被害情况表示被害率被害指数损失系数健株单株产量100%=×(健株单株产量-被害株单株产量)以虫口表示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调查它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容器或一定寄主单位上出现的数量。•地上部的害虫,可抽样检查单位面积、单位植株或单位器官上害虫的卵或虫数。•地下害虫,检查单位面积一定深度内害虫的数目,必要时进行分层调查。•飞翔类昆虫,可诱捕,以单个容器逐日诱集数表示。病虫害预测的内容及期限预测的内容•病虫害发生期预测:主要是估计病虫害可能发生的时期。•发生或流行程度预测:主要是预测有害生物可能发生的量或流行的程度•损失预测:也称为损失估计,主要是在病虫害发生期、发生量等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育期和病虫害猖獗相结合的观点,推断灾害程度及所造成的损失大小预测时限与预测类型超长期预测:即长期病虫害趋势预测,一般时限在一年或数年。准确率较差。长期预测:即病虫害趋势预测,时限一般为一具季节以上,有的是一年或多年。预测结果需用中、短期预测加以校正。中期预测:时限为一个月至一个季度。预测结果较为准确,主要用于作出防治决策和作好防治准备。短期预测:时限约为20天以内。准确性高,使用范围广,主要用于确定未来的防治适期、次数和防治方法。•根据菌量预测•根据气象条件预测•根据菌量和气象条件进行预测•根据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生长发育状况预测病害预测的依据小麦腥黑穗病:种传病害,可检查种胚内带菌情况,确定种子带菌率和翌年病穗率。美国利用5月份棉田土壤中黄萎病菌微菌核数量预测9月份棉花黄萎病病株率。水稻白叶枯病病原细菌大量繁殖后,病害严重程度与水中噬菌体数量呈高度正相关。1.根据菌量预测2.根据气象条件预测葡萄霜霉病菌以气温为10~20℃,并有6小时以上叶面结露时间为预测侵染的条件。在北京地区,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若出现大于15mm的降雨,且其后连续2天相对湿度大于40%,则梨锈病将在6月份大量发生。3.根据菌量和气象条件进行预测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条锈病的春季流行通常依据秋苗发病程度、病菌越冬率和春季降水情况预测我国南方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主要根据越冬菌量和小麦扬花灌浆期气温、雨量和雨日数预测4.根据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生长发育状况预测预测稻瘟病的流行,需注意氮肥施用期、施用量及其与有利气象条件的配合情况水稻纹枯病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栽培密度、氮肥用量和气候条件。油菜开花期是菌核病的易感阶段,预测菌核病流行多以花期降雨量、油菜长势、油菜始花期迟早及菌源数量作为预测因子。虫害发生期预测方法(1)发育进度预测法根据害虫田间发育进度的检查结果,参考当时气温预报,加上相应的虫态历期,推算以后虫态的发生时间。此法用于短期预测,方法简单,准确率高。具体方法有历期法、分龄分级法及期距法。利用发育进度法预测害虫发生期,关键是获得该虫的各种历期或期距资料。•历期法是对前一虫态(或虫期)的田间发育进度(如化蛹率、羽化率等)进行系统调查,当调查到其百分率达到始盛期和高峰期时,分别加上当时气温下各虫期的历期,就能推导后面某一虫期的发生时期。•分级分龄法是选择害虫幼虫期和蛹期作1到2次发育进度调查,记录幼虫各龄(各级蛹)的数量,分别计算百分率。然后根据各龄期到成虫所需的发育天数,预测成虫的始期、盛期和末期。此法方便可靠•期距法是根据期距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期距通常是指各虫期在田间出现的始盛、高峰和盛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