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张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和形两方面探究基本不等式;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通过不等式的几何解释,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教学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abba2的证明过程;【教学难点】基本不等式的内涵及几何意义的挖掘.【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基本不等式abba2的几何背景: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我们中国人民热情好客。初中我们曾经学过赵爽的弦图,用来干什么呢?用来证明直角三角形边长之间的勾股关系的.现在我们再次把它拿来是为了研究新的课题“基本不等式”(板书课题)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二、讲授新课1.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22ab。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正方形的面积为22ab。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222abab。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时,正方形EFGH缩为一个点,这时有222abab。疑问:前面的不等式是在a0,b0的条件下成立的,那么a,b的条件能扩大吗?该结论还成立吗?(举例验证)2.得到结论:一般地,如果)(2R,,22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baabbaba3.思考: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作差法)证明:因为222)(2baabba当22,()0,,()0,abababab时当时所以,0)(2ba,即.222abba4.问题1:今有一台天平,两臂长不等,其余均精确。小王说要用它称物体的重量,只需将它放在左、右托盘各称一次,则两次称量结果的一半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他说的对吗?(设物体分别放在左、右托盘称得的重量分别为a,b)分析:①设第一次称量时,放物体一边的臂长为,另一边的臂长为,称得物体的重量为,第二次称得物体的重量为b,用小王的方法所得的结果为2baG②探求真实重量GalGl21Glbl21两式相除得abG2则abG思考:abba与2的大小关系怎样?即abba2与的大小关系怎样?考虑到刚刚证明的不等式,用ba,去替换222abab中的a,b,即得abba2,即abba21)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认识基本不等式abba22)证明基本不等式abba2问题2:你能证明基本不等式吗?abba2用作差法证明:仿照222abab证法。结论: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如果(2,0,0baabbaba说明:在数学中,我们称2ba为a、b的算术平均数,称ab为a、b的几何平均数.那么基本不等式可用文字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3)理解基本不等式abba2的几何意义探究:课本第98页的“探究”在右图中,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的一点,AC=a,BC=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问题3:你能利用右图得出基本不等式abba2的几何解释吗?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可得CD2=CA·CB,即CD=ab.这个圆的半径为2ba,显然,它大于或等于CD,即abba2,其中当且仅当点C与圆心重合,即a=b时,等号成立.因此:基本不等式abba2几何意义是“半径不小于半弦”三、例题示范例1(1)把16写成两个正数的积,当这两个正数取什么值时,它们的和最小?(2)把16写成两个正数的和,当这两个正数取什么值时,它们的积最大?结论: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例2、若,0x求函数xxy1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x的值。变式1:若,0x求函数xxy1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x的值。变式2:已知,3x,求函数31xxy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x的值。已知,10x求函数)1(xxy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x的值。变式3:若x≥3,判断函数的最小值是否为2,为什么?(题后小结:略)四、归纳小结,反思提高提问: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②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你掌握了哪些探求问题的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五、书面作业:1、P100习题3.4:A组12、(1)若xxxfx312)(,0的最____值为_____,此时=______.(2)若xxxfx312)(,0的最____值为_____,此时=______.思考:如果有一根铁丝长16cm,如果让你用它制作一个矩形,应如何操作才能使矩形面积最大?(为下节课设置悬念)六、板书设计:1.重要不等式:2.基本不等式:代数意义:基本不等式几何意义:例1:例2作业:课后思考: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