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俄罗斯古典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俄罗斯古典主义及其代表人物2014年3月第一节古典主义形成及其背景:古典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是在18世纪初形成的,它形成的背景是快速发展的民族意识和理性主义思想在西欧国家的普及。为了确立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民族国家,需要对国家的法律作理想的解释,人们才能尊重中央政权的威力,让自己的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政权的利益,让低下的感情服从崇高的理智。由此产生了古典主义的创作方法的文学流派。古典主义的创作是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的。古典主义的第一批代表人物•俄罗斯古典主义的第一批代表人物是康捷米尔、罗蒙诺索夫、特列季亚科夫斯基。他们认为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学作坊,世界上所有的诗学都应该经过它的洗礼,使之成为优雅的作品”。他们仿效其题材、思想、形象和语言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改革诗学和体裁。•俄罗斯的古典主义文学家们创立了文学的体裁体系,研究了公民的道德理想和具有英雄主义特征的思想观念,发展了诗学文化,丰富了俄罗斯的诗学传统,善于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俄罗斯古典主义体现了创作中的两种倾向:一是讽刺、揭露性倾向,二是肯定的、颂扬的倾向。安季奥赫·德米特里耶维奇·康捷米尔•康捷米尔是俄罗斯第一个讽刺作家。•他被认为一切文体的大师。他写过颂诗、爱情歌曲、诗体书信、讽刺诗、文学理论著作,还翻译过许多国外的文学杰作。但是他最杰出的成就是讽刺作品,即他写的九篇讽刺诗。•康捷米尔是彼得改革的跟随者和拥护者,因此,他把讽刺的矛头指向所有妨碍彼得改革和俄罗斯社会发展的一切社会丑恶现象,揭露和谴责反动保守势力在彼得逝世之后企图复辟倒退。•在康捷米尔的讽刺作品中既反映了人们优秀的品质,也描写了他们的缺陷,而且不是抽象地描写,而是尽力使之人格化,用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来反映这些品质,描写的人物有生动的手势和表情,事件发生在日常生活和现实环境中,使得讽刺对象更为鲜活,更为逼真。•康捷米尔是俄罗斯讽刺文学的奠基人。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罗蒙诺索夫是俄国第一个伟大的学者、思想家、诗人。•他热心教育事业,一生积极从事启蒙活动,热情希望把俄国转变成有高度文化水平的国家。在他的倡议下创办了莫斯科大学。他是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物,不仅在物理、化学、天文、冶金等自然科学领域,而且在文学、语言、哲学等人文领域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在《修辞学》一书中,针对当时的崇外风气,指出俄罗斯语言以其“天然的丰富、美和力量”,“具有西班牙语的华丽、法语的生动、德语的严谨和意大利语的温柔”。•在深入研究活的语言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部《俄语语法》(1757),对当时的俄语标准语进行了规范。还在《论俄文诗律书》中提出俄语诗歌的发展道路应符合俄语的特点,即由固定数目和位置的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组成音步(抑扬格等等)。在其重要的哲学著作《论俄国宗教书籍的裨益》中,他根据古希腊罗马的传统,描述了语言的三种语体:高级体、中级体、低级体。•罗蒙诺索夫最喜欢的文体是颂诗,他共写了20首颂诗,他的颂诗主要献给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罗蒙诺索夫在自己的颂诗中表现了对伟大的俄罗斯民族的信仰:俄罗斯大地能够诞生自己的柏拉图和思维敏捷的牛顿。在颂诗中他还表达了对科学对世界的看法,因此,罗蒙诺索夫的颂诗可以看成是对沙皇的训导和俄罗斯文化的纲领性作品。其颂诗中的形象主要有:彼得一世、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叶卡捷琳娜二世以及一些“有益的东西”如俄罗斯国家、科学等等。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苏马罗科夫•苏马罗科夫建立了一整套文学体裁的体系:讽刺诗、颂诗、警世长诗、哀诗、歌曲、寓言、叙事诗、田园诗、书信、十四行诗、讽刺模拟诗等等,不过他在戏剧领域表现出独一无二的天才,他被认为是俄罗斯第一个悲剧家和第一个喜剧家,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戏剧之父”。•苏马罗科夫共写了九部悲剧:《霍烈夫》(Хорев,1747),《哈姆雷特》(Гамлет,1748)等等。苏马罗科夫的所有悲剧都严格遵守古典主义的美学规则即五幕剧和“三一律”,“三一律”是指同一时间即事件必须发生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在同一个地点,戏剧只能建立在单一的情节上。并且都是诗体格式,根据严格的标准写成(六步抑扬格押双韵)。苏马罗科夫的悲剧情节皆取自俄罗斯历史,此举明显表现了作家对写作本民族悲剧的重要性的自觉意识。•如果说西欧的悲剧表现的是理智和感情的斗争,最后总是以感情服从于理智而结束。而苏马罗科夫的悲剧则表现善与恶的斗争,真理与谎言的斗争。加夫里尔·罗曼诺维奇·杰尔查文•杰尔查文是18世纪俄罗斯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是俄罗斯诗歌从发展初期到迈向辉煌的承先启后者。•1783年他献给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颂诗也是他的代表作《费丽察》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声誉,获得“费丽察的歌手”的美誉。先后被任命为奥隆涅茨省和唐波夫省的省长,女皇内阁秘书,参政员等职,最后在亚历山大在位期间任司法部长。•其诗歌最大特点是对诗意形象优美的风俗化描写。在杰尔查文的诗歌中的人就是一个普通的土地的拥有者,处于真实的日常生活环境中,他的周围是丰富的静物写生画,这幅画是五彩的,充满了各种声音。•在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中杰尔查文总是尽量达到细节的真实,在《费丽察》中诗人在描写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外貌时解释道:“准确地描写女王的外表,她的步态、性格、声音等等”•生活在俄罗斯历史这个重要的时代,杰尔查文在诗歌中准确地描绘了那些伟大的同时代人的事迹和功勋,因此他的诗作这些一定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是编年史。在作品中诗人歌颂了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态度,说明了个人在历史中的责任和地位。•杰尔查文的后期诗歌具有较强的哲理性,表现了诗人对死亡和永生的思考,如《上帝》,和对虚荣和荣誉的思索,如《瀑布》,对自己以往的生活道路的思考,如《天鹅》,对诗人的责任的思考,如《致抒情诗》。•杰尔查文的诗歌蕴涵了古希腊罗马和欧洲诗歌的传统,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他的诗作中有许多民歌和童话的成分。他对于后来的俄罗斯诗人如普希金、涅克拉索夫等都有很大影响。第二节杰尼斯·伊万诺维奇·冯维辛•18世纪中叶,在欧洲启蒙主义运动的背景下,俄国政权的黑暗和专横就表现得尤其的触目惊心。60年代俄国知识分子开始思索农奴制和专制制度的问题。在时代的压力下叶卡捷琳娜二世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她与法国的启蒙主义者伏尔泰通信,伏尔泰看后认为他看到了“从北方升起的启蒙运动的朝霞”。在文化领域,叶卡捷琳娜弱化了报刊检查制度,开始鼓励出版,因此历史学家称60年代为18世纪俄罗斯社会民族意识形成的第一个时期。•她自己带头匿名创办了讽刺刊物《万象》(Всякаявсячина,1769-1790),声称宗旨在于“不针对个人,只针对缺点”。虽然叶卡捷琳娜的用意是嘲笑吝啬、妒忌、迷信等一般人类弱点,而不允许涉及根本性的现实具体问题,如官僚制度、农奴制度等,但也不能否认她的这种做法多少推动了社会思想的活跃,带动起一批较好的讽刺刊物。叶卡捷琳娜把农奴制度看成道德问题,而把滥用对农奴拥有的权利看成个人缺陷的问题。这种思想受到讽刺政论作家诺维科夫、冯维辛、拉季舍夫等的反驳,对叶卡捷琳娜的观点最有分量的反驳来自冯维辛的喜剧《纨绔少年》(Недоросль,1783)。•给冯维辛带来声誉的第一部大作品是喜剧《旅长》(Бригадир)。《纨绔少年》•《纨绔少年》是冯维辛最重要的代表作。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后重申彼得三世颁布的“贵族自由令”(贵族完全不负担任何公民义务,不任公职),从此大批地主贵族回到领地上过起最放任自由的剥削寄生生活,出现了许多不学无术的纨绔儿。《纨绔少年》反映的正是这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喜剧讲述的是外省女地主普罗斯塔科娃(Простакова)的庄园内发生的事。•喜剧的人物分为“家庭里的人”和思想者两类。第一类是粗人,第二类是高尚的、有文化的人。他们的姓名也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点:Простакова、Скотинин的词根就是Прост和Скот,而思想者的名字却与精神、理智等联系在一起如Стародум-дума,Софья-Мудрость,Милон-Милый,Правдин-Правда等等。第一类人常常局限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家或村庄,他们日常所关心的就是食物、衣服和钱,他们的行为常常是吵嘴、骂人和打架。进入这个物质空间的的人就与精神生活隔离开来。而第二类人不局限于一个狭小的空间,他们来去自如,他们读书、思考、交流,他们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中心莫斯科有密切的关系。以此作者通过这两类活生生的形象有力地暴露了农奴制关系的停滞甚至是后退,指出具有启蒙主义思想的贵族阶层的前景。•《Недоросль》是个一语双关的题目,它不仅指米特罗凡(Митрофан)代表的地主阶层粗鲁、愚蠢、野蛮以及他们没有未来。同时也指理想化的俄国启蒙主义者贵族阶层,他们是俄罗斯“新人”的萌芽,因为Стародум等人所代表的这些人还没有形成对当时俄国社会的影响力。•喜剧的内容与它的形式一样,也有大量的双关,一方面揭露地主的愚昧,又表现他们与启蒙主义者的冲突。冯维辛戏剧的特点•冯维辛既继承了苏马罗科夫的戏剧传统,又写出了富有特色的俄国喜剧,在剧中作者赋予自己的反面角色欧洲悲剧中的角色的某些特点,结局一般不是由喜剧的人物来决定的,而是由开明的官员代替神和命运来决定的,此外,还有许多偶然性(许多评论家批评《纨绔少年》的作者在喜剧中表现出过多的戏剧程式化),以此来说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俄罗斯现实是毫无意义的,要想获得正常的理性的生活只能靠运气和外来的支持。第三节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拉季舍夫感伤主义的兴起:•18世纪中叶,在欧洲崛起了第三个阶层,他们提出这样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这个口号后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标语。由此出现了专制体制及其合理哲学和古典主义文学的危机。新的感觉论的哲学思想开始广泛地传播,如果说纯理性主义认为思想带有天生的特点,那么感觉论则认为思想的源泉是经验,并且证实,国家是使混乱的社会思想和谐化的工具,而且必须利用国家法律保障它的每一个成员的权利。这种对国家的观念的巨大改变也导致了个性观念的改变。相应地出现了新的文学流派即感伤主义,它宣扬人的感觉,反对古典主义对理性的崇拜,推崇感情,认为人最崇高的精神特征就是崇高的感情生活,内心的情感活动。拉季舍夫的创作•拉季舍夫在诺维科夫的杂志《风景画家》上发表了一系列诗歌、散文和政论作品,还翻译了西欧的启蒙主义者的作品。•在自己的作品中拉季舍夫表现得如同一位为自由民主而斗争、反对专制的勇士。他写道:自由是人类的“无价之宝”,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源泉”(«Вольность»),而“沙皇专制是违反人类本性的社会制度”(法国启蒙主义者马布里《论希腊史》,译著)。他在长篇小说《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旅行记》以感伤主义的风格——旅行笔记的形式写就。作品由许多章节组成,每个章节都是用彼得堡到莫斯科沿途的车站命名的。如:Софья,Тосна,Любань,Чудово,СпасскаяПолесть等等。叙述分三个层次展开,第一,旅行者以一个敏锐的观察家的身份仔细地观察周围的环境并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其次,他思考自己的所见所闻,并把自己的感受与情感表达出来;第三,从自己的观察、感想、情绪、感觉而至哲理思考层面。•旅行一开始,叙述人就发现现实与官方宣传的完全不同:邮站的官员不是为往来的旅客提供马匹,而是躺在床上睡大觉;大路只允许女皇一人通行;农民要为地主干六天活,只有一天能为自己干;军官本应挽救落水的人,却视若无睹,使他们差一点淹死;省长提拔自己的下属不为别的,只因为此人给他送过牡蛎。•叙述人的心灵因人类的痛苦而受到强烈的刺激。旅行者开始为自己以前认为很正常而现实觉得很丑陋的行为感到耻辱,开始怀疑社会制度的公正性。越往前走,不公平的现象越多,而他就越感到变革的必要性。在Зайцево站,他听自己的老朋友讲述了一个故事,地主如何在农家姑娘新婚前强暴她们。在Медное站,又亲眼目睹备受压迫的奴隶被当作会说话的牲口出卖。农奴主的残暴蛮横和残无人道以及农奴的无所依靠简直到了忍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