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十则文论•文艺(学)理论。•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南朝·刘勰)•夹杂在各种经、史、子当中的文学理论。•诗话、词话:《六一诗话》(宋·欧阳修)、《随园诗话》(清·袁枚)、《人间词话》(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七则王国维作者介绍(P115注释①)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清秀才。近代中国著名学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主要作品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观堂集林》。《人间词话》王国维把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融合起来,成就了他的美学文艺理论著作《人间词话》。《人间词话》围绕词的创作,探讨艺术、人生和事业,重点在于谈论艺术境界。“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第一则:“境界”可分为哪几种。有我之境:情感强烈,主观情感浸染外物,把物人化。无我之境:情感冲淡,外物触动主观情感,把人物化。有我之境:境由心生。无我之境:物我一体。第五则:三个词人,三句话,三种境界目标境:晏殊的本意是写相思之苦,王国维在此比喻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必须高瞻远瞩,耐得住寂寞孤独,并要设立明确的追求目标。追求境:柳永的本意是写对爱的无怨无悔,王国维在此比喻在创业治学的过程中,必须百折不挠,不懈努力,历尽艰辛也不放弃。成功境:辛弃疾的本意是写在内心感到无望之际,突然发现自己苦苦找寻的对象,王国维在此比喻在创业治学的道路上,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探究,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成就。第二则:能写出真景物,真情感的就叫做有境界。即:真情真景完美交融在一起的诗词就叫做有境界的诗词。第三则:境界有大小,大小无优劣。即:境界的多样性。第四则:眼界大、感慨深的(李煜)词自然“气象”阔大。第六则:言情真挚,写景清新,言辞畅达,见识深远,正是大家的境界。第七则:既要深入生活又要理性思考也是大家的境界。奇人轶事: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后,王国维亡命日本,以“前清遗老”自命。1916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同时应满清逊帝溥仪之召,在紫禁城小朝廷内当五品官:南书房行走。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一笔。板桥题画三则郑燮题跋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体,指的是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后的文字。写在画幅上的叫题画,题画或文或诗,一般比较简短。从内容上看,有的叙写作画缘由,有的点拨墨情画意,有的借题寄意写志,涉笔相当宽泛自由;然均追求画面与题词相互补充之用和相映成趣之妙。题跋:自幼丧母,早年的生活十分贫寒,在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12年的官场生活,目睹腐朽和黑暗,使他在61岁时愤而罢官归去,仍回到扬州,重新过着“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卖画生活,郑板桥诗、书、画、印皆有成就,号称“四绝”。这里所选的三则画题,皆是他画竹的心得,虽非严思宏论,却自有其深彻独到之处。郑燮(P116注释⒁)第一则核心句?“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概括?画竹得力于潜心观察、师法天然。第二则画竹过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观察自然—艺术构思—绘画作品概括?从画竹过程中总结出“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作画经验。第三则胸有成竹:师造化(学习积累)文与可,北宋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他特别擅长画竹子,有“墨竹大师”之称。他说:“我只不过把心中的竹子画出来罢了。”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gǔ)落,少纵则逝矣。《文与可画筼筜(yúndāng)谷偃竹记》第三则胸无成竹:自成局(变化求新)郑燮认为绘画应不墨守成规,不拘泥定势,而是灵活地运用绘画的原理,创造性地发挥个性。他画竹不拘一格,任意挥来,手到竹成。他在诗中写道:“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概括?画无定法。板桥体——他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创出这种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于楷的字体。09上海卷作文题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根据以上材料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作业背诵《人间词话七则》的第五则中的三境界,下周二早读默。“有我之境”即缘情造境。欧阳修《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位女子因为她所想念的人在外游荡不归,无法留住,所以在“无计留春住”时非常悲苦。她把花人格化而去问它,又以花的飘零来显示自己的感触。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诗人遭到贬谪,把自己悲苦的心情移到景物上去。所以看到的是孤馆春寒,再加上个“闭”字,显得孤寂凄冷,听到的是杜鹃哀鸣,又在“斜阳暮”的时候,更显得悲苦。“无我之境”即触景生情。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当时的心情是平静的,在东篱下采菊时,偶然抬头看到南山的气象很好,飞鸟结伴而归,引起了自己的感触,觉得气象与自己的恬淡心境相契合。元好问《颍亭留别》“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诗人急于想归去,内心焦急,可是他看到寒波淡淡,白鸟悠悠,很悠闲的样子,跟自己的心情并不相同。诗人于是把悠闲的物态写出来,用来同自己的心情对照,起到反衬的作用。当时诗人的心情并不悠闲,这种悠闲的感觉是外界的景物唤起来的,所以也是触景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