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读懂诗歌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要求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象境情A.描写了什么形象B.营造了什么意境C.抒发了什么情感D.运用了什么语言E.运用了什么技巧怎样写的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如何入诗境如何品诗情考点透视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怎样才算读懂?】•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明白表层意思2.领会深层意思7古诗词特点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凝练含蓄言简意丰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8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重要字词、语序、省略)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补充省略!还原语序!重要词语!特点:(写诗)【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调整语序整合句意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1)例: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不知人面去何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2)杜甫《秋兴八首》其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3)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汉阳晴川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11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茅茨:茅草屋带:环绕生:升起怜:喜欢期:约定文言文(词语、语序、省略)12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他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谢冕含义——韵味读诗任务【如何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14鉴赏程序(走进诗歌)看一看抓一抓辨一辨15看一看找启示题目、注释、诗序、作者、甚至标点……合理地“想入非非”,理智地“适当发散”看标题,抓题眼•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暗示情感;2、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提示写作对象、内容和手法;3、点明主旨、中心。4、交代诗歌体裁、类型一看标题一看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季节内容借助题目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在唐代,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译文】: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简析】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朱因而得名。如果没有这个题和这个故事,我们只能将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欣赏。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水部比喻主考官比喻张水部比自己的诗文诗人以“新妇”自比,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忐忑不安和期待心情,希望张水部给予指导的思想感情。闺意(宋)李觏gòu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经霜。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宋)道潜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1.江上秋夜2.秋晚悲怀3.夜宿田家练习:给下列两首诗选择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秋晚悲怀江上秋夜诗歌题目表明诗歌体裁表明写作对象、手法表明写作内容★表明地点、类别表明情感书愤征人怨春夜喜雨悯农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兵车行(杜甫)咏柳(贺知章)寻隐者不遇(贾岛)旅夜抒怀表明时间、背景练一练表明诗歌体裁表明写作对象、情感表明写作内容《征人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鹊桥仙·七夕》表明时间、背景《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二看注释典故解释疑难词句提供写作背景、目的等重要信息注释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呢?(情感)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联系作者注释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都打上了一定的时代的印记。因此,欣赏古代诗歌不能不联系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往往会对一些影响诗歌内容理解的背景作简略注释。从“背景”入手,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歌中的内容、主旨。魏晋、晚唐、南宋注意典故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遣怀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①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②“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③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程恍惚如梦之意。•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总结•看作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要关注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还有诗人所处朝代国势、朝政……•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李白:豪迈飘逸杜甫:忧国忧民•李清照:缠绵悱恻苏轼:气势磅礴陆游:悲壮爱国辛弃疾:壮志难酬三看作者看作者•陶渊明——归园之乐•李白——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清新飘逸•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白居易——雅俗共赏•李贺——奇诡变幻•李商隐——含蓄绰约•杜牧——清丽俊逸特定内容固定风格阅读陆游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鹊桥仙·夜闻杜鹃①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②惊残:惊醒。③故山:即家乡。这首词前三句描绘了一幅的景象;“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运用——手法,突出了杜鹃悲切的叫声;全词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思想感情。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衬托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关键词1、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孤”、“喜”“闲”之类。2、意象词:意象的特殊内涵与诗歌的传情达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修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尤其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关键句1、首句(联):从首句了解基调,许多诗词,往往在开头部分,奠定基调,统领全诗。2、尾句(联):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两句升华,卒章显志,或较为鲜明直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转含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3、重要句:隐含诗歌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4、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人情感。四抓关键词句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点拨:最后一联不仅点明了本诗的感情基调,而且说清楚了是“乡愁”。•关注诗歌情感词“情点”——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意味长。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蝉鸣高洁虫悲鸣,鱼传尺素鸿雁忙。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要注意意象词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意象与情感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菊花高洁、隐逸梧桐凄凉悲伤浮云漂泊意象与情感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指代书信意象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练一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宣城①见杜鹃花李白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注:①【宣城】今安徽宣城县。②【子规】一名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方言: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③【三巴】东汉末年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练习:1、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剩、留、见•剩: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意;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注意修饰词2、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行宫》元稹)本是表热闹的宫花的“红”,却形容之以表冷清的“寂寞”,运用矛盾修辞法,更觉感情深婉。3、数量词•A.用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