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衰老与凋亡》说课稿说课者指导教师时间《细胞的衰老与凋亡》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下午好!我叫XX,我说课的内容是《细胞的衰老与凋亡》,采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生物教科书选修第六章第三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本次说课包括六个部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教学效果分析。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教材高一生物必修本第6单元第3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学习中学习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因此,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对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细胞的整个生命过程有个完整的认识。同时细胞衰亡机制的研究与生物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对细胞衰亡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细胞的衰老及凋亡是细胞必须经过的阶段,因此,本节内容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2、能力目标: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关注社会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2、细胞凋亡的含义教学难点:细胞凋亡的含义以及细胞坏死的区别解决方案:安排学生预习,让学生阅读分析教材,熟悉教材,使用多媒体直观显示“蝌蚪尾的消失”等现象说明两者的本质区别第二部分:学生分析高中生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意志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增强,能掌握自己的行为。在课上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能自主支配注意力方向。相比与初中,高中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知识兴趣浓厚。这节课处于高一第一学期的末尾,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增殖、分化的内容,对本章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本节的内容比较接近现实生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可以使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第三部分:教法分析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引导—发现”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另外,我还将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比如在讲到细胞衰老的特征时,可用图片进行比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集体讨论法:针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比如在比较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再进行总结,而不是单一地接受教师传授的观点。3、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如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小组形式通过上互联网、进行问卷调查、走访政府有关部门等方式搜集有关社会老龄化的资料,完成后每组交一份活动报告。第四部分:学法分析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生物课程是一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灵活性很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比较大,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自发的将所学知识理论和身边的生活现象进行有机比较,有利于生物知识的探索与巩固。第五部分:教学过程分析1、课前准备: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学生对本节课进行预习,并对课本上的“讨论”进行思考及小组内部讨论,问题为“人体的衰老都表现出哪些特征?”2、上课后,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说说本小组对“讨论”的讨论结果。这样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同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发散思维的效果。总结学生的发言,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如:人体的衰老特征包括白发,皱纹,老年斑,耳聋,眼花,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等。通过描述人体衰老的特征,讨论如何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引出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关,但二者又不能划等号。(1).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2).多细胞生物个体总是在不断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可围绕这一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课堂短时讨论,并为讲述细胞衰老的特征作铺垫。(15分钟)3、接下来介绍细胞衰老的特征,其中可通过图片比较来总结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衰老的原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至今有多种学说,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同时这个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易感兴趣。这方面教科书处理为选学内容,可适当介绍给学生。(10分钟)4、最后从生物的寿命引入,探讨细胞的死亡。强调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1).细胞坏死,它是由某些外界因素造成细胞急速死亡,是一种被动性死亡;(2).细胞凋亡,这是一种由特定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细胞凋亡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比如胚胎发育期手的发育如果没有细胞的调亡就不会有纤细的手指;如果没有正常的细胞调亡,蝌蚪的尾部就不会消失,它将永远不能变成青蛙……。正常的细胞调亡还肩负着维持各种组织器官固有体积和形态的功能;还会使机体内异常的细胞得到及时清除,去处潜在的隐患;例如癌症就是异常的细胞没有及时死亡的结果……。因此细胞的正常死亡是生物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机制,是机体平衡细胞增殖,调节机体细胞树木恒定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生命过程。(15分钟)5、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本节课所讲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整理,明确其中的重要概念,带领学生再次温习一遍主要脉络,巩固知识结构,查漏补缺。(5分钟)6、布置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关注社会问题的情感教育,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进行书本中的关于社会老龄化相关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书写一份社会老龄化的相关问题的活动报告。7、板书设计。6.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人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二、细胞衰老的特征三、细胞衰老的原因四、细胞的凋亡第六部分、教学效果分析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