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医疗和疾病防控工作作为监狱内监管改造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是监狱内监管改造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保证监狱内监管改造的顺利进行,保障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身体健康,顺利接受和完成服刑期间的监管改造任务,极为重要。这些年来,我省厅局领导对监狱卫生医疗工作的发展极为重视,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确保监狱卫生事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在有效维护罪犯合法的健康权益、促进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树立监狱机关的良好形象、促进监狱工作向法制化、社会化和科学化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近期在省局年中工作会议上,省局领导要求各监狱做好在押犯人的医疗统筹,早日实现监狱医疗工作社会化,目的是保障和改善在押犯人的医疗环境和医疗条件,在编制允许范围内加大教育改造力度,确保首要标准的早日实现,监狱医疗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在押犯人监管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这也是监狱医疗工作社会化改革的第一次提出。笔者就这一命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一、我省监狱医疗形势及现状安徽监狱系统现有二级医院四所,一级医院五所,卫生所17所,专业技术人员525人,从事医疗工作及卫生管理类的人员1200人,通过近些年的改革和发展,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医疗管理体系较为健全。规范全省监狱系统医疗网络体系,构建以监狱医院为基础,省局中心医院为平台,地方医院为依托的大医疗预防网络体系,并进一步完善了监狱总医院、监狱医院、监狱卫生所三级医疗体系建设,建立了监狱卫生所早期防治、监狱医务人员定期巡诊、总监狱医院诊治的“三级医疗网络”保证罪犯有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加强罪犯医疗场所分类建设与管理,分别在监狱总医院设立重症精神病收治病区;重症肺结核病收治病区,重症综合病收治病区,在白湖监狱管理分局设立精神病罪犯集中关押监区;肺结核罪犯集中关押监区,分别接收以上两种康复期病犯,监狱总医院、白湖医院、九城等监狱分别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行双向联系,各监狱均与当地医院签订了《医疗合作协议》,打通罪犯外出就诊的“绿色通道”。(二)医疗管理制度更加规范。监狱医院严格落实《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行业法律规章,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会诊制度等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并结合监狱医疗工作实际,先后出台了《罪犯精神疾病防治管理办法》。《罪犯传染病疾病防治管理办法》、《全省监狱系统HIV阳性罪犯集中收治的管理规规定》、确保监狱医院建设投资适度,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能”,切实提高监狱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三)医务人员配备较为齐整。目前全省监狱医疗机构共有工作人员1200余人,其中卫技人员525人,大专以上学历300余人,占60%;525名临床医师中,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近200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30人)。高度注重医学人才引进和培养,每年通过公务员招考等方式,引进医学人才,近几年共招录医学类人才100余人,96至98年,我们还委托扬州大学医学院代为培训了一批国家承认学历的医务人员;(四)医疗经费保障更加有力。一是加强监狱医院建设及设备经费保障。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淝河监狱、白湖医院、九成医院等4个监狱医院均达到社会同级医院建设标准,其余数个监狱医院规划在十一五末全部建设到位;并于近五年内,先后投入数百万元用于监狱必备医疗设备配置,每个卫生所都配备X光机等必要的医疗设备。二是加强监区医疗场所建设经费保障。对全省各监区统一规划设立卫生室,并规范落实“三专三基”要求:即“专(兼)职医务人员、专用医疗场所、专用药品橱柜,基本就医制度、基本医疗规范和基本医疗台账”,要求每个卫生所统一配备药品柜、巡诊箱、诊查床、担架、急救箱、药品柜、基本救治器材等设施。三是重视罪犯大病医疗经费保障。我省在保障罪犯基本医疗的同时,对患重病而又不能保外就医的罪犯,为维护罪犯的健康权益,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五)疾病预防工作更加完善。各监狱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罪犯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严把罪犯收监体检关,根据体检结果,提出了分类管理的要求,建立了由医院统一保管的罪犯健康档案。同时,密切与地方疾控中心合作联系,争取地方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支持。一是罪犯艾滋病防治工作稳步开展。我省艾滋病犯集中收治得到全行业与司法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罪犯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明显。我省对多个单位罪犯进行结核病普查,同时对部分监狱罪犯的结核病发病情况进行跟踪,做到发现及时、诊断明确、隔离到位、规范治疗。三是重视对罪犯慢性病、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四是加强急救管理和急救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制度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近两年,尽管我省先后受“甲流”的袭击,安庆监狱受洪水的困扰,由于我们防控措施的到位,确保了狱内无重大疫情发生。二、安徽监狱医疗面临的问题我们在看到监狱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监狱办社会”的旧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监狱医疗工作社会化改革的步伐依然步履艰难;主要表现在:(一)思想观念上的不适应。一些同志,包括监狱的领导同志和卫生管理部门的同志,对监狱医疗工作社会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思想上仍留恋“小而全”的封闭式自我服务的旧格局。习惯于原有模式,舍不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缺乏长远的眼光;有的同志一遇到矛盾就退缩,不愿意花大力气研究新问题,能过且过,“小富即安”,害怕动真格。另外服务对象的思想观念也存在不适应,一些民警职工(尤其是离退休职工)习惯于享受福利性服务,对接受社会化服务方式不适应,也不完全理解。所以就形成监狱医院的小而全。(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不适应。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理解,也反映在监狱医疗卫生的具体工作上。监狱管理体制与医疗工作社会化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监狱卫生管理部门习惯于对监狱医疗的“统、管、包”的工作方式尚未完全改变,监狱医院乐于“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也未完全转变;在需要投资时,上级管理部门希望医疗社会化;在需要服务时,又要求医疗工作福利化、无偿化。从而,造成高端有效的设备无钱购买,小型设备大量重复购置,人浮于事、资源浪费现象越来越突出,使监狱医院的改革有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而在监狱医疗工作走向社会的同时,如何保证监管场所的安全、病犯得到适时有效的服务,二者之间也经常出现摩擦和碰撞。(三)服务质量和规模效益上的不适应。在现行监狱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下,资源利用率低下,运行机制不灵活,因此服务水平和质量难以提高,民警职工对医疗服务也不尽满意。此外,由于“小而全”状况使医疗机构自身发展受到制约,由于点面过多、战线过长,不能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实力,监狱医疗有时不能对监管改造工作提供有效服务,因而制约了监管改造工作的科学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监狱领导的精力,同时也浪费了十分宝贵的监管改造资源。(四)医疗队伍素质问题上的不适应。监狱医疗队伍有着“三不”、即:“文化层次不高”、“技术力量不强”、“职业道德修养不厚”;由于受编制的限制,监狱的主要业务是监管改造,还不能把医疗卫生工作做的很大很强,只能做细做精,尽管在近几年公务员招录中增加了一些新鲜血液,但由于专业技术职称暂时还没有和工资福利挂钩,大家学习专业技术的劲头不大,气氛不浓,甚至有些专业人员根本就不在医疗岗位上工作,这势必造成监狱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困难。三、监狱医疗工作社会化的运行模式为了改变监狱系统医疗卫生工作目前的困境,解决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行监狱医疗工作社会化,当然,监狱医疗工作社会化改革也应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我省监狱医疗工作社会化的模式。笔者认为,目前我省医疗工作社会化改革的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一为社会化模式,二为社会和监狱医院联合协作模式,三为各系统内医院互通有无的联合模式,四为自创品牌模式。面对监狱医疗工作的客观实际和改革的特殊性,分析何种模式才是符合我省具体情况,符合监狱医疗特点与需要的新型监狱医疗保障体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一)社会化模式。社会化模式是指在依托社区服务的前提下,监狱撤销所有的社区服务网点,在职能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转移至监区内,集中为病犯服务,民警职工及家属子女的医疗服务完全由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承担,以政府和社会为服务主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减少监狱对社区服务的投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集中使用。此模式中,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减轻了监狱医疗投入的负担。因为社区的医疗服务功能目前已相当完善,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和社会大医院一争高低,争夺病员。我们只能把眼光和精力放到大墙之内。笔者认为,监狱系统还应该创造条件,尽快将在押犯人的医疗服务加入社会统筹,把病犯的医疗服务做成两头在外,即门诊服务交给社区,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到社会上三级医院住院治疗。监狱医疗部门只负责各类常见病、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承担一些慢性病、专科疾病及不利于外出就诊病犯的住院治疗。这样,对于监狱来说,既节省费用,又减少风险。还充分保障在押病犯应该享受的健康医疗权。对于监狱来说,又能保证充足的警力投入到监管改造工作,确保首要标准的实现。(二)监狱和社会大医院的合作型模式。社会和监狱的合作型模式是指由监狱与社会大医院合作,监狱医院一般皆为二级医院,其功能还不能函盖所有疾病,有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必须依靠三级医院的支持。这种模式的合作,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我们监狱总医院、白湖医院和九城医院已经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立双向联系点,并且已有一定的运作经验,但笔者认为,这种双向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要真正让高校的专家和大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在监狱的医疗工作中发挥作用,带动监狱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充分利用专家们在晋升职称前6个月下基层锻炼这样的机会,解决好他们的生活保障,让他们可以安心住下来,集中精力予以带教、查房、处理疑难病例;二是把我们这里的骨干医师有意识和大医院来的专家接对子,拜师傅,以便能在短期内接受他们手把手的教学与指导,并通过他们长期参加大医院的教学查房,接受新的医学理论;三是在大医院的各科室开辟绿色通道,为我们的危重病犯向大医院转诊或请大医院专家来监狱会诊提供便捷;四是充分利用大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以提高我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五是有条件的医院,要求大医院的专家来院开展专家门诊,设立专科病房;六是依靠专家,或为专家提供素材,和专家一道对我们身边经常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临床研究和科学探讨。(三)监狱系统内医院联合模式。监狱系统内医院联合模式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将若干所监狱成片布局,各监狱医院、卫生所的隶属不变,性质不变,但医疗技术方面,医疗设备使用方面、专业技术人员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联合组成医院联合体,以连锁、联营方式形成医疗服务网络,为各监狱病犯提供医疗服务。另一种是彻底打破原有各监狱办医院的局面,充分整合全监狱系统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医疗设备,由监狱总医院牵头组建安徽监狱系统医疗集团,建立独立于监狱之外的总医院、分院,统一为各监狱病犯提供医疗服务。现行的监狱医疗都是各自独立的,而监狱系统内医院联合模式则是要求各监狱医院、卫生所之间打破封闭体制,进行有机联合,形成病犯诊断和治疗上的规模效应。实行分病种收治,药品集中采购,集中配送,对为病犯服务以便利、让利为标准,提供优质的服务,精湛的医疗技术,优惠价格为准则。确保在押病犯在服刑期间得到有效合理的医疗服务。(四)一院一品模式。即为自创品牌模式。不管采取哪种模式,作为监狱医院,都必须对自己的服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监狱医院一般都在二级到一级医院,不可能治疗所有的疾病,但我们的服务对象和面对的疾病都有一个相对的范围,有些我们可以通过联合的模式来解决,有些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摸索,如农场医院须不断总结日射病、皮肤病等的治疗经验,创立此类疾病的治疗品牌,而从事室内劳务加工的工业单位医院则需不断研究心学管疾病的发病规律和治疗抢救措施,必要时,相互转院治疗或互派专家指导治疗。四、监狱医疗社会化改革的推进进程总之,监狱医疗工作社会化要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