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术的配合及管理气管插管术的定义气管插管术是将特制的气管插管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插入气管内气管插管的目的•保护气道,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最常用的方法。•防止误吸,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正压通气,维持气道通畅,减少呼吸道阻力,保证有效的通气量在急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当病人发生呼吸心搏骤停、呼吸衰竭、呼吸抑制和窒息等危急状况时,需要紧急气管插管,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以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病人赢得抢救和治疗时间。医生行气管插管术,护士应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操作程序,积极准确的配合,能有效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用物准备用物准备气管插管前的准备•体位准备•取下床头板,病人取仰卧位,头部尽量靠近床头,如有活动义齿应取下,检查牙齿有无松动,注意保护,清除口鼻腔、咽喉部分泌物。•将病人头向后仰,使口、咽、喉三轴线尽量重叠,插管径路接近为一条直线,如喉头暴露仍不好,可在病人肩背部或颈部垫一小枕,使头尽量后仰。疑存在颈髓损伤病人,需两人配合,1人插管,1人保持续的线性牵引。正确的插管体位气管插管•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型号适宜的喉镜及气管导管。•认真检查喉镜及灯泡的亮度和导管气囊有无漏气。插入导丝备用,长度以插入导管后其远端距离导管开口0.5cm为宜,严禁导丝的前端露出气管导管的斜口端,否则可引起咽喉、气管损伤,并利用导丝将导管前端保持一定的弯度,有利于导管进入声门。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医护配合•医生插管时,护士立即将准备好的吸痰管与吸引器连接好,传递给医生,及时吸出咽喉部的痰液、分泌物、血液等,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插管的顺利进行。•如遇到比较胖、脖子粗、短,声门不易显露的病人,护士可以用手指按压病人的喉结节以帮助声门显露。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医护配合•待喉镜暴露声门时,护士传递带导丝的气管导管,医生用右手将气管导管前端对准声门,轻柔地随导管沿弧形弯度经声门插入气管内,过声门1cm后,护士协助将导丝拔出,否则易造成气管损伤。医生将导管继续旋转深入气管,成人3cm~4cm,小儿2cm为宜,过浅易致导管滑出,过深则易插入一侧支气管。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医护配合•导管插入气管后,若气管内有分泌物时,护士再次配合医生吸出。•医生将耳靠近导管外端,感觉有无气体进出;若病人呼吸已停止,护士应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气管导管挤压给氧,观察双侧胸廓起伏情况,并用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注意是否对称。•如果呼吸音不对称时,可能为导管插入过深,进入一侧支气管所致。应及时将导管稍后退,直至双侧呼吸音对称,可避免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医护配合•确定导管插入气管后,医生用手固定气管导管及牙垫,护士用备好的长胶布妥善固定导管及牙垫,并用注射器向导管气囊内注入空气。注气量不宜过大,以气囊恰好封闭气道不漏气为准,以免机械通气时漏气或呕吐物、分泌物倒流入气管。•观察记录气管导管距门齿处的刻度,将病人头部放平,取合适体位,以减轻插管对咽后壁的压迫。•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球囊或呼吸机行人工机械通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呼吸机参数,对心跳停止者行胸外按压或电除颤并给予药物治疗。气管插管术•机械损伤:牙齿折损、脱落,口腔黏膜、鼻腔、声带、食道损伤。•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心动徐缓、心跳停止。•浅麻醉的插管刺激:喉头痉挛、支气管痉挛、血压上升。•与插管导管有关的合并症:(1)气道阻塞。(2)气囊过度充气,使插管前端压向气管壁。(3)经鼻插管引起:鼻翼坏死、变形,副鼻窦炎。气管插管并发症人工气道的管理-位置管理气管插管位置管理•主导管的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2-3CM•经口22+2或22-2CM•经鼻27+2或27-2CM•儿童双唇12CM+年龄/2或12CM-年龄/2•过长时可适当减掉人工气道管理-位置管理证实导管在正确的位置•用听诊器在两侧腋下听双肺呼吸音•手法充气能顺利抬起胸廓•气管插管内有冷凝湿化气•X片检查人工气道管理-位置管理气管导管的固定•胶布固定•线绳固定法•弹力固定带固定•支架固定专用胶布固定加寸带固定法人工气道管理-位置管理•每班记录插管深度并做好交班•正确固定插管位置•证实导管在正确的位置•给患者翻身时,防止脱出气管导管•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适当的上肢约束或用镇静剂,防止脱出人工气道管理-气囊的管理气囊的作用•封闭气道,防止机械通气漏气•防止口咽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吸•固定气囊的分类•低容高压型气囊:注气后呈球形,与气管壁接触面积小•高容低压型气囊:充气后呈椭圆型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建议:维持高容低压气囊压力在25-30cm水柱之间,高容低压气囊不需要间断放气。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主要依据:气囊放气后1h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气囊放气容易使护士忽视气囊容积和压力的调整,气囊放气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危重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建议: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常规进行气囊压监测。•定时检测气囊压力•每天2-3次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检测气囊压力方法•手捏气囊感觉法•定量充气法•最小闭合容量•最小漏气技术•气囊压力表检测法检测气囊压力方法•手捏气囊感觉法•判断者根据临床经验,用手捏压气囊的压力感觉,“比鼻尖软,比口唇硬”为适宜,此方法的判断标准,不同个体的感觉存在很大差异,无法准确判断气囊压力。检测气囊压力方法•定量充气法•充气一般5-10ml,因病人个体及气管导管型号不同,气囊充气量不同,也不能精确判断气囊压力的大小。检测气囊压力方法•使用气囊压力表测量气囊内压,没有条件者,临床上常使用最小闭合容量和最小漏气技术。•最小漏气技术-吸气时允许少量气体漏出•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听其漏气声,向气囊内缓慢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然后从0.1ml开始抽出气体,直到听到漏气声为止。检测气囊压力方法•最小闭合容量技术-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抽出0.5ml气体,可闻及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一般充气不超过8-10ml。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气囊测压表:测压及充气、放气没有研究证实此方法(CPM)比MOV或MLT更好,CPM方法测量压力受患者体位、导管位置、头部位置、咳嗽、肺顺应性、气道压和胸腔内压力的影响什么时候放气囊?•气囊放气主要用于:•当气道峰值压力明显增高或降低时,为避免气道压力过高或过低,应将气囊放气,重新充气•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拔管:•拔管前,准备好鼻导管吸氧管、吸引器、吸痰管•彻底清除气管插管内分泌物,清除口腔分泌物•更换吸痰管,给气囊放气后,快速拔除气管插管,并且边拔管边吸痰•拔管后,监测病人血氧饱和度That'all!Thankyou!